中国金融
网上配资被骗上哪投诉,网上配资被骗上哪投诉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老挝经贸、投资往来日益密切,人民币在两国经济往来中得到广泛使用。人民币的跨境支付、交易业务也不再止于中老边境地区,人民币正成为老挝金融系统中增长较快的外国货币。与巴黎、伦敦等离岸金融中心模式相比,中老经贸往来中人民币使用以真实的贸易、投资为支撑,真正拓展了人民币的结算和计价货币功能。同时,老挝的金融环境在东盟国家中相对宽松,与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在经济模式、金融体系等方面又有相似之处,因此老挝提供了在邻国基于真实需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沿视角。
产权证号?产权证号
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在老挝推行的机遇
短债基金,短债基金
第一,中老两国经济互补性强,经贸投资前景看好。中国是老挝的第一大直接投资国。老挝虽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但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污染小,与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和“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建设的顺利开展,中国对老挝的直接投资项目分布愈发广泛,投资额度大幅上升。2018年上半年,中国对老挝新增直接投资额7.9亿美元,同比增长22.4%,累计对老挝直接投资74.45亿美元。目前,中方在老挝投资的水电、矿产和农林项目百余个,这些项目多是采取直接投资加进口中国机械设备的模式,都伴随着对人民币的真实需求。由于历史原因,多数项目仍选择美元计价结算,中资公司除承担投资风险外,还额外承担汇兑损益。因此,若人民币清算、结算系统和其他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那么对老挝投资项目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则有巨大的现实需求。
沃华医药?沃华医药
第二,两国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2018年,中国已成为老挝第一大出口国,还是仅次于泰国的第二大进口国,中老经济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2018年1~8月,双边贸易额为21.9亿美元,增长15.2%。其中,中方出口8.9亿美元,增长2.2%;进口13亿美元,增长26.1%。在经贸往来中,中国进出口商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因此双边贸易结算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比重迅速上升。2015年,中老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还非常低,但到2018年9月末,云南省前三个季度对老跨境人民币结算额为1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占全省对老挝本外币收支的38.4%,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第三,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土壤。老挝金融环境相对宽松,外汇管制逐渐放宽。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在商业银行开设多币种存款账户,在老挝境内任一商业银行开立账户后,原则上均可进行美元、基普、泰铢和人民币的取现、转账支付等交易。从交易习惯上,老挝企业比较习惯于与交易对手协商合同中的计价和支付货币,其中美元最多,泰铢次之,很多与中资企业有经贸往来的企业也接受使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和支付货币。从吸引外资上,老挝也对外资机构进入老挝市场持积极的开放态度。
笔者调研的三家银行在建行之初几年人民币存款比例极低,美元是主要的存款货币和业务货币。但是随着两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人民币在金融系统中的供给和需求均有所增加,2018年人民币存款已占全部存款总量的30%以上。人民币贷款、拆借业务也从无到有,并呈加速发展之势。同时,老挝境内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款也在增加。
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在老挝推进中面临的挑战
人民币在老挝本地金融体系中占比少
首先,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开启时间尚短,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政策的启动促使人民币大规模境外流通,2010~2015年人民币跨境支付量虽然上升迅速,但主要是基于套利目的,这样的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增加了短期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交易量也会在套利机会消除后迅速萎缩。因此回顾人民币国际化的简要历程,基于真实需求的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一个长期培育过程。
其次,三家中资或中资背景的商业银行成立时间不长,业务开展仅限于首都万象,相关业务模式的成熟和市场的适应、磨合和拓展也需要时间。
再次,老挝境内的非中资背景商业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刚刚起步。调研发现,老挝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老挝外贸大众银行,从2017年起人民币存款开始增多,其他人民币相关业务尚在起步阶段。目前,商业银行自身的外币存款管理机制尚不足以支撑人民币的流通,新增的人民币存款反而增加了银行的管理成本,因此,老挝境内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款是没有利息的。贷款业务发展也受老挝央行政策的制约。老挝央行要求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不超过4%,人民币存款量少且无存款利息使得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业务也无法开展。在缺乏人民币存款派生机制的情况下,当地银行人民币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尚需时间酝酿积累。
最后,中老以往的经贸交流中没有使用人民币的交易惯性。老挝美元化程度高,跨国贸易甚至境内贸易合同多用美元计价、结算。泰国在2017年之前都是老挝的第一大进出口国,两国国土相邻、语言相通、文化相近,经贸交往频繁,因此泰铢也是常用的计价和结算货币。
中资银行在老挝业务拓展受限
根据老挝中央银行的监管规定,外资银行在老挝开设的分行不能继续开设分支机构。调研发现,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老挝分行均有进一步开设分支机构的打算,但囿于监管政策而不能实行。因此两家银行的业务开展仅限于万象,ATM也不允许放置在办公地点以外的地方。笔者在走访琅勃拉邦的中资和老资企业时发现,很多企业在办理利润汇回、跨境支付等业务时必须去400千米以外的万象。多家企业表达了希望中资银行在琅勃拉邦设立分支机构的强烈需求。
老挝央行去美元化政策倒逼地下钱庄盛行
近年来,老挝地下钱庄规模激增,业务范围遍布全国。老挝的地下钱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批准的货币兑换点,在朗勃拉邦和万象街头随处可见;另一类则是真正的“地下钱庄”。这类钱庄未经批准,私下经营,多位于边境地区。老挝批准货币兑换点的本意是让游客兑换货币更加便捷,但2012年央行开始实行汇率官方指导价,而且由于老挝金融体系不健全,央行给出的美元兑基普的官方报价明显低于市场价,导致大量企业和个人选择去兑换点换汇。同时,老挝央行推行本币化政策后,通过行政手段限制各家银行的外币现金数量。以美元为例,目前多数银行限制每个账户每天只能提取5000~20000美元,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出于便利考虑将现金转存钱庄。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地下钱庄是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调研发现,从银行体系中流入老挝的人民币远多于从老挝回流境内的,这与中国对老挝投资中大量需要从中国进口设备、原料的经济事实不符。据银行从业人员估计,很多人民币资金通过地下钱庄途径汇回境内。这些资金游离于中国央行和外汇局的监管之外,不能追踪其用途和去向,不符合我国关于资金跨境流动的监管要求。
政策建议
第一,充分了解和落实老挝方面的政策需求。调研了解到,老挝方面的政府、银行和企业表达出两方面诉求。一是希望中国海关在相关政策变更时可以即时在站上公告,明确工作日与休假安排。相关单位应提高政策公开的及时性,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和透明度。二是老挝外贸大众银行也有意在中国设立分行,这会进一步增加老挝银行业对人民币的需求和供给,让老挝的人民币业务不再仅集中于中资行,需要全面完善和升级中老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因此,建议相关监管机构放弃如注册资本等规模类指标的准入要求,仅以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盈利能力等相对值指标作为对其准入和监管的重点。若老资分行能在中国境内设立,将直接激励其学习人民币业务的管理机制,培养商业银行对人民币兑老挝基普的直接报价能力。
第二,尽快与老挝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中国已成为老挝第一直接投资国,但目前很多投资均是先在国内换成美元,到老挝后又换成基普进行投资和交易。企业不仅需要承担货币兑换费用,还面临汇率波动风险。如果两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那么在本币互换额度内直接投资都可以在央行直接兑换为对方国家的货币,减少投资中的成本和风险。进一步地,货币互换意味着老挝央行将持有一定规模的人民币外汇储备,有利于人民币储备货币功能的发展。因此,在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之前,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功能,培育人民币的支付、计价和储备功能,为其真正成为国际货币奠定基础。
第三,鼓励继续开展中国与老挝商业银行间的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目前,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业务已经在两国银行间开展,但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币现钞需求。继续将该业务规模做大,发展成专业化、流程化的资金调运产品,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扩大人民币在老挝的流通性与认可度,有力提升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市场地位和国际声誉。
第四,对于中方来说,在万象以外地区开设中资银行分支机构的需求迫切。如能通过政策沟通,扩大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在其他地区进一步开立分支银行的权限,将更大程度满足在老企业对人民币业务的需求。
第五,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培育人民币和老挝基普之间的直接报价机制。目前,云南边境地区的一些商业银行(如富滇银行)已经可以每日对人民币与老挝基普进行直接报价,中国银行万象分行有成为报价行的积极意愿。如果人民币对老挝基普能够进入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将实现中老两国货币的直接兑换,有利于形成透明的人民币对老挝基普的直接汇率,帮助市场主体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人民币与老挝基普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同时,银行体系的交易有正规单据,流动性充裕,市场化报价后更能有效对抗地下钱庄,让跨境资金流动在正规金融系统中运行。这将进一步促进两国金融合作,扩大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