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林伟萍
编者按:壳资源概念的走势总会出人意料。在上一年10月底开端的那波行情以及近期的异动,好像都在标明:壳资源概念从未离场。
已然被称作“资源”,壳天然有它的价值。但曩昔的经历标明,壳炒作既不是商场干流,也无法统领行情,并且一旦壳炒作潮起,那就离“被监管”不远了。
假如说壳资源对非上市公司还有必定价值,那么壳公司自身的出资价值则是在不断衰减。据本刊计算,借壳成功率接连几年下降,出资的胜率更是继续走低,有些出资者更是在壳公司身上“一夜回到解放前”。这些改变的背面,是接连多年的严监管,并且新开板的科创板更是强化并精简了退市流程,根本堵上了一家公司成为“壳资源”的口儿,若触及退市规范也是“赶快退出商场”,退市时长估计仅为以往的一半。
“壳资源”价值在下降
6月13日,出现在人们视界仅200多天的科创板火速开板。这是科创类公司的喜讯,但为壳资源类公司敲响了丧钟。在注册制的大方向下,IPO排队时刻将大为减缩,退市却大为提速,“壳资源”将在科创板成为前史名词。科创板如此,其他商场的壳资源也迎来了十字路口。有剖析以为,创业板制止借壳上市的方针有望松绑。但能够比照的是,主板和中小板商场的壳公司们,其时就面对着资金的摇摆不定。
从《红周刊》记者计算数据来看,最近5年多来借壳成功事例占比急剧萎缩,借壳上市难度加大。从本年借壳重组事例来看,*ST仁智和*ST赫美等个股财物重组计划可谓“闪败”。而壳资源,炒作不断降温的背面是加大退市力度等严监管的直接推进,还有科创板和注册制的“釜底抽薪”,以及商场干流资金转向根本面出资的环境大变迁。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次新股沦为“壳资源”,壳资源的部队继续“强大”。在这样的布景下,许多出资者不小心“触雷”丢失惨重。
防范次新股“壳化”
有次新股沦落到“壳资源”的地步,使得商场“炒新”热心逐渐降温,“一”字板数量骤降。《红周刊》记者还整理发现,近年来,不少上市时刻不长的次新股也加入到“卖壳军团”,部分个股更是在上市次年即开端谋划“卖壳”事宜。
次新股“卖壳”大致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当上市公司壳资源质量欠安(总财物大或许债款大等),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般会将原有财物悉数留给借壳方,回收现金,必定程度上可看做是“甩包袱”。
另一种途径则是经过财物重组,公司大股东除了把上市公司主业“回收”外,还额定具有部分上市公司股权,然后完成财物“增值”。例如,某2016上市的中小板企业,近期宣告将被某药企“借壳”。从重组计划来看,上市公司将在除保存部分钱银现金及可转债外,将其他财物及负债作为置出财物,与买卖对手持有的某企业进行100%股权中的等值部分进行财物置换等。保存部分钱银现金及可转债金额,根本被公司当年IPO募资总额所掩盖。假如借壳成功,这意味着该公司上市3年后,不只上市前的财物返回到原有股东手中,并且还具有部分上市公司股权(被借壳后公司退居第二或第三大股东,能够经过质押或解禁后减持套现)完成了增值。”
若不小心踏入壳资源“雷区”需做好维权预备
许多所谓的财物重组,到最后都变成了一场圈套。“踩雷”出资者在证监会对相关主体作出行政处罚后,能够向法院立案要求违规主体承当民事补偿职责。
自4月8日商场调整以来,到6月13日收盘,ST或*ST板块(危险警示股票)股价累计跌幅高达36.22%,其间,6月份以来,已有41只个股股价创出前史新低。而从本年以来跌停天数来看,在板块内139只个股中,*ST欧浦、*ST康德、*ST郝美等19只个股跌停天数在20天以上,占比13.66%,其间*ST欧浦、*ST康德跌停天数均为31天。同期跌停在10天以上的个股多达59只,占比42.45%。而从最新收盘价来看,部分个股股价越来越“仙”,如*ST华业13日收盘价跌破1元,为0.99元/股,*ST大控、保千、*ST雏鹰等38只个股也均处于“1元股”队伍。
但壳资源概念股的成绩“变脸”或许“爆雷”,最受伤的往往是这些公司的出资者。从《红周刊》“民间维权”出资者反应数据来看,不少出资者在近年来壳资源概念股的“爆雷”事情中丢失惨重。
东北黑龙江出资者王涛(化名)就是其间之一,2015年因“重仓+融资”买入借壳飞乐股份上市的中安消(现为*ST中安)亏本200多万元,根本上赔光了一切身价“一夜回到解放前了”。王涛介绍,他其时买中安一方面是由于它是其时商场的“明星股”,主业做安防的,感觉商场空间和远景都不错。另一方面,中安上市后不断资本运作,个股体现强势。“别的,中安其时还得到了安信、海通、齐鲁三家券商团体引荐,其间还有位业界特别有名的电子职业研究员,以往其引荐的个股都是翻两三倍的大牛股,感觉可信度很高,就全仓买进去了。没想到中安后来能跌这么多,尤其是造假丑闻出来后股价继续大跌,我的账户就直接爆仓了。”
北京的一位律师在承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明,从其触摸的出资者维权事例来看,像王涛这种状况的出资者不在少数。出资者对个股误判、盲目运用杠杆、风控认识单薄等成为许多出资人丢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其表明:“假如其他相似出资过错给出资者形成的出资丢失是从100到50,那*ST中安则让许多出资者直接从100到5,更有部分出资者由于在2015年融资买入,在2017年复牌后的接连跌停中爆仓、穿仓、乃至赔光身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则,假如上市公司、实践操控人等存在虚伪陈说、内情买卖、操作商场这三种景象的,相关职责主体是要承当补偿出资者出资丢失的民事补偿职责的,最高人民法院也就上市公司虚伪陈说对出资者形成出资丢失后怎么补偿作出了专门的司法解释。出资者“踩雷”遇到以上这三种景象,在证监会对相关主体作出行政处罚后,能够向法院立案要求违规主体承当民事补偿职责。“从以往经历来看,关于被监管组织立案查询或许行政处罚的上市公司,出资者提起诉讼胜诉的概率仍是很高的,由于这标明上市公司的确存在问题。主张不管上市公司赔付才能怎么,出资者都应先以最小的价值获得具有法令功率的文书。假如出资者与索赔上市公司处于异地,能够经过红周刊民间维权通道递送相关材料,由红周刊帮忙后续维权事宜。
更多壳资源数据及剖析内容,敬请重视6月15日第46期证券商场红周刊封面文章:《壳资源幻灭》封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