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配资!不要配资!不要配资!”7月5日晚间,李昆在他的家人群、同学群里都发了这样一句话。

A股接连大涨,商场惊呼“牛市”来了,李昆的亲戚朋友也纷繁入市,不少人跟他探问怎样进行场外配资。作为从前的配资从业者,李昆觉得有必要向亲友们进行危险提示,但他发现没有多少人真实相信他的话。

配资被更多人知道是在2015年的那波“牛市”中。人们后来在总结那轮行情时发现,其间张狂的场外配资成为了商场火爆的首要“助燃剂”之一,监管层也由此加强了对场外配资的管控和整理。

榜首财经记者在查询中发现,场外配资近几年实际上并未彻底从商场根绝,5~10倍的杠杆配资行为一向存在。跟着本轮上涨行情的到来,各种配资渠道的揽客广告更是争相冒头,日积月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出资者配资的保证金来自于从银行套取的信誉借款,无异于危险的两层叠加。

“股民动用配资都是‘借鸡生蛋’的心思,但许多人会忽视其间潜藏的巨大危险,搞欠好终究便是‘人财两空’。”李昆提示。

15倍杠杆赌命运

“大盘都涨成这姿态了,你还不来配资,怎样着你家里有矿?”这是微博上的一则配资渠道揽客信息,相似的广告近来在互联网和移动渠道上不断增多。

榜首财经记者在微博、微信、百度等渠道以“配资”“开户”“股票资金”等要害词进行查找,发现有不少推介配资渠道的信息。在微博上,一些近来新开的账号在发布配资信息,有一些10万+粉丝的ID账号也在分发这样的“硬广”——信息中一般对配资渠道的介绍比较含糊,但会很清楚地留下渠道的网址、电话号码等要害信息。

依据指引,记者发现这些渠道往往不止一个网址,一般在夺目方位标有“股票收益最高10倍,期货收益最高20倍”“高收益、低危险”“3-10倍杠杆”“一个涨停收益110%”等宣传语。归纳这些渠道信息来看,配资金额最低可几百元起步,最高配额则可达5000万元,配资份额一般为5~10倍,最高配比可达15倍(即10万元的“保证金”可获得150万元的配资)。这些渠道一般都会着重是免息供给资金,但要收取必定的“手续费”,这种费用一般是按日核算,提取份额大多为所配资金的千分之零点几,也有更高的。

多个渠道的客服人员在承受记者咨询时着重,客户在按要求提交相关信息(一般仅身份证信息、银行账号这类基本信息即可)及收到保证金后,渠道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发放资金至配发账户,收益资金也能保证在几分钟内到账。这些渠道都宣称有多年继续运营的经历,且资金实力雄厚。

2015年7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整理整理违法从事证券事务活动的定见》,以标准不合规的场外配资行为。榜首财经查询发现,虽然这些渠道看似是近期才忽然冒出来,但场外配资事务这些年并未真实根绝,有的面目一新,操作愈加荫蔽,直到这轮上涨行情呈现,各路渠道再也按捺不住纷繁冒头。

长沙的明先生在上一年下半年就做过一轮场外配资,其时由熟悉的朋友介绍。“他给我引荐过几只股票,说是跟着做私募的朋友一同做,我也赚了一点小钱。后来他问我要不要配资。”明先生从朋友的“私募朋友”那里以10倍杠杆获得了100万元的配资,“私募”对配资不要利息和手续费,只约好盈余部分两边五五分红。但不到一周,明先生就被平仓了。

据李昆介绍,这几年不少配资渠道都变得比较“软性”了,不像在股市大涨时相同明火执仗和开门见山。“有些渠道往常便是经过荐股、出资剖析等方法来集合人气,有的被包装成私募基金、出资沙龙等,然后当令引进配资论题,有需求的人会被引流到相应的渠道。”有的渠道还会在网上开设各种账号,或与某些“大V”协作进行引流。

李昆的配资渠道从前与华中某大学一位闻名教授协作。这位教授长时间研讨出资,对股市趋势和个股走向的判别一向较为精准,有着数字不小的拥趸。在与李昆等人协作后,这位教授依然是如常在网上写写剖析文章,线下进行一些出资剖析讲座,不同的是会偶然引进配资论题。从成果来看,两边协作的作用“适当不错”——李昆的配资渠道获得了较为安稳的客流,教授则获得了他“以常识入股”所得的分红。

“一般来说,(配资)都不期望出资者亏钱,只需‘双赢’才是长久之计。”李昆说。

但高杠杆也使得出资变得极为软弱,有时就变成了赌命运的游戏。

“被平仓后,那只股票涨了。或许是我命运欠好,但我不敢再玩配资了。”明先生说。

叠加危险

7月7日和8日这两天,是陈一明的还贷日。

杠杆配资(上海黄金交易所杠杆)

上个月,陈一明从微粒贷借了8万元,一起从信誉卡套现了15万元,两笔告贷都被他投入到了股市。他用这些资金加上自己原有的近30万元本金,在证券公司按1:1.5进行了融资。一个月下来,他的本金盈余现已挨近翻倍。

在上海作业的杨先生,也拿出了自己的50万元积储,加上几张信誉卡合计50万元的额度悉数套现出来,前两个月满仓买进医药股和消费股,很短时间内就上涨了30%。但考虑到危险比较大,杨先生趁这波大涨,先退出来了。

相似陈一明和杨先生的故事,在股市行情看好时并不罕见。而当行情接连上涨,则有更为张狂的故事产生。

宋用军很早就开通了融资融券账户,也比较喜爱动用融资杠杆,几年下来盈余多过亏本。上一年下半年,他发现各家银行都在推送信誉贷信息,而且大都对用处的监管并没有幻想中那么严厉,所以开端以信誉贷来当本金进行融资炒股,“刚开端有点惶惶不安,毕竟是(银行借款利率与证券融资利率)两层压力,但好在股票体现还不错,刨除利息仍是赚了,也就没那么忧虑了”。随后,他动用了全家人的账户,在多家银行进行了信誉假贷,所借资金都用于炒股的融资本金。

与记者碰头时,宋用军说他正考虑去进行场外配资。他说自己倒不是想去赌高配资带来的高收益,首要是因为“(证券公司的)融资标的仍是有限,不太好玩”。

多位受访者奉告榜首财经记者,他们都有过动用信誉贷作本金进行证券融资的操作,其间也有人用这类借款作为“保证金”进行了场外配资。这些受访者都宣称自己知晓其间的危险,但以为上涨行情还将继续,自己不太或许被爆仓。

“这种叠加杠杆的操作太软弱了。”李昆说,许多出资者并非不知道其间的危险,但有的没有去细心算账,“比方10倍杠杆的配资,不到一个跌停就会导致平仓,如果是叠加杠杆的状况,或许略微有一个‘调头’就会爆仓。”但总会有人悍然不顾投入其间,“一方面是被行情影响的,另一方面是银行的钱太简略套出来了”。

近年来,因为大数据技能的开展,以及钱银环境的改变,银行都在力推各种信誉借款,有的银行还引进了外部渠道。相关于传统的典当借款,信誉贷的放款流程更为简略,放款也更快,不少组织都完成了“秒批”“秒贷”,真实做到了“随借、随用、随还”。

有银行从业者奉告榜首财经,监管部门和金融组织自身都很注重对信誉贷的监控,首要会经过大数据剖析借款申请者的适格性,一起对资金用处也有详细的要求。不过,关于借款用处的监管在许多状况下形同虚设。“一般便是采纳借前奉告、发问的方法,而且将这种奉告与答复视同为坚信行为。但事实上只需资金发放,就很少再会对详细的流向和使用状况进行盯梢,更多重视终究的还款状况。”

信誉借款也由此被不少人用来“过桥”以作他用,转为配资的“保证金”实际上也仅仅各种“过桥”用处中的一种罢了。

宋用军们正是看中了各家银行信誉贷的“快捷性”,才动用多个账户套取了多笔借款。

“(许多信誉贷的)年化利息不超越10%或许10%左右,资金本钱其实不高,为什么不必呢?”宋用军笑着说。事实上,有的渠道乃至还推出了30天免息的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套取银行借款用于配资的潜在用户,并非只需寻求配资的股民。李昆就介绍,他知道的几家配资渠道都有“有组织套取银行资金,且不仅仅是信誉借款”的状况。

呼吁强化管控

“我只会用3倍左右的配资,不会用10倍(乃至更高的)杠杆。”宋用军企图阐明他具有较强的危险防控认识。但在李昆看来,不管几倍的配资都是高危险行为。

作为浸淫配资职业多年的从业者,李昆提示:场外配资的危险首要有两方面,一是自身高杠杆带来的稳仓软弱性,许多人对此好像都理解,但真实面对时往往会被或许的高收益冲昏头脑;另一方面是有的配资渠道自身便是诈骗渠道,会以虚拟盘、卷款等恶劣行径,并吞配资股民的资金。

“但从现在的状况看,场外配资不会绝迹。”李昆剖析,“人道的贪婪很难按捺,而现在的监管机制存在缺点——配资渠道的冲击都无法做到洁净、到位,更甭说套取银行资金这些了——监管难度大。”他以为,应树立更全面的监管系统,不仅是对渠道自身,还包含资金来源与流向的监管。

事实上,监管层这几年都在强化对配资的监管与冲击。

2019年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作业会议纪要》清晰,将证券商场的信誉买卖归入国家统一监管规模,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不合法从事配资事务。该纪要显现,在案子审理过程中,场外配资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另据媒体报道,本年5月底,监管部门密布展开了一轮冲击场外配资的举动,场外配资遭重拳围歼 ,183家黑渠道被曝光。其间,5月21日,北京证监局发布了辖区证券期货商场“场外配资”事项的危险警示;5月27日,福建、天津、四川等多地证监局发布了一批场外配资组织名单。5月28日,深圳、上海、广东、青岛、厦门、宁夏、云南、贵州、重庆、吉林等多地证监局公示场外配资“黑名单”。本年6月,有多达220家场外配资渠道“黑名单”被证监会曝光。

监管部门指出,“场外配资”组织不具备运营证券期货事务资质,不能从事融资融券事务。

但跟着这一轮上涨行情的到来,各路配资渠道又粉墨登场了。

“在网络上打广告拉客的鱼龙混杂,有不少便是诈骗渠道,这一块其实不难冲击。那些‘低沉’的渠道,或许更难查办,不然这几年也不或许都一向活得那么好。”李昆说。至于他自己,他说前两年就从渠道退出了。在看到有熟悉渠道的客户配资后爆仓出事,“感觉自己也是做了坏事似的”。

(文中一切受访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