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顾业务再迎试点“小伙伴”。6月28日晚间投顾和分析师,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同步公告称,试点开展基金投资顾问业务收到中国证监会复函,证监会对公司试点开展基金投顾业务无异议,业务试点期限为一年,展业一年以后,应当按照要求申请续展。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统计,截至目前获得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的机构已超过30家,涵盖基金公司、券商、银行等类型的机构。

从本质上来说,购买投顾平台的策略组合,相当于购买了一个FOF产品。那投资者为何要选投顾?“三分投七分顾”,基金投顾成功的关键在“顾”,这也是其区别于FOF产品的一大关键。但有基民表示,“基本没有‘顾’的感受,有点迷茫,所谓的投顾产品只是一个大的集合,主要是购买基金经理已经选择搭配好的组合。”业内认为,机构需要思考如何提升用户的获得感,这也是行业中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金投顾试点扩容目前获批机构已超30家

基金投顾业务往往被认为是财富管理的“催化剂”,券商、基金机构纷纷进行布局,在试点资格申请方面做好了充足准备。有多家机构表示,在此次投顾业务的筹备中,前后历时两年。

我国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自2019年开始试点,至今不足两年时间。2019年10月,证监会机构部下发《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标志公募基金投顾试点正式落地。

《通知》发布后,2019年10月,华夏、嘉实、南方、易方达、中欧等5家基金公司或子公司率先获批试点基金投顾业务。

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统计,目前获得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的机构已超过30家。其中,证券公司有13家。但2020年营收排列前十名的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目前尚未传来试点获批的消息。

据了解,新一批的申请正在筹备。业内人士预计,公募基金投顾试点逐步转向常规化,预计将有更多机构获得试点,机构财富管理转型的步伐加快。未来基金投顾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发展空间巨大。

首批试点已经展开业务 投顾服务有何不同?

目前,首批获批的5家基金公司均已通过自身APP或第三方销售平台在开展业务,而券商和银行机构的投顾业务多凭借自身APP投顾和分析师;三家第三方销售平台也均在自身APP上开辟投顾入口,例如蚂蚁基金的投顾品牌为“帮你投”,腾安基金的投顾品牌为“一起投”。

投顾和分析师(投资分析师工作内容)

开展基金投顾业务首先需要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其中部分券商的投顾平台要求投资者填写风险测评问卷和理财目标,根据结果来匹配策略;部分券商和基金的投顾平台则将不同风险程度的方案列出供客户选择。而第三方销售平台,由于本身有用户日常理财的相关数据,会直接通过系统匹配适合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例如,记者在蚂蚁基金的“帮你投”平台体验发现,该平台推荐的“锐意进取策略”,80%的资金投向股票类基金,20%资金投向固收类基金,投资收益率目标为10%。页面显示该策略自2020年3月26日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35.89%,最大回撤为10.89%。

投顾平台一般会建立基金产品备选库,也就是“基金池”。目前大部分机构覆盖了全市场的公募基金,且不少以明星基金经理在管的产品作为打底。据西部证券统计,在首次试点的五家基金公司中,中欧行业成长混合、中欧价值发现混合、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被投顾产品标的池选入的次数最高,分别为41次、40次和34次。

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在基金池中,基金公司较多选择自己公司旗下的产品作为组合。也有部分机构的部分投顾策略仅纳入自家产品,例如嘉实基金的投顾服务“智盈慧投”组合策略的备选基金池仅涵盖嘉实旗下的基金产品。

基于产品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或者投资者人年龄、财务状况以及养老、教育等场景需求,投顾平台给出不同的策略,搭配不同的货币、固收和权益类基金。从本质上来说,购买投顾平台的策略组合,相当于购买了一个FOF产品。

从费用来看,目前大部分机构对投顾的收费主要为投顾服务费。不同的基金投资组合策略,收取的费用比例不同,收益率越高投顾服务费率越高,常见的6%收益率策略通常按照每年资产管理总额的0.25%来收取投顾服务费,易方达设置了0.25%-0.8%的投顾服务费。还有部分机构根据持有时间或投资金额设定了浮动投顾费率。投顾服务费一般按月或按季度收取。

投顾和分析师(投资分析师工作内容)

此外,还有基金手续费,该费用遵循策略下每只基金的费率规则,包括申购费、赎回费以及持有期间的管理费等。该费用的多少和平台、产品收益率高低有关。以收益率6%左右的投顾策略组合来看,中欧基金的综合交易费率为0.32%,易方达为0.54%,不过目前都因推广限时免费。

“投”和“顾”如何兼备?“三分投七分顾”面临困境

谈到基金投顾,业内多提“三分投七分顾”的理念,但在实际应用中,不少机构更多还是“三分顾七分投”,顾问服务远远不够。

“基本没有‘顾’的感受,有点迷茫,所谓的投顾产品只是一个大的集合,主要是购买基金经理已经选择搭配好的组合。”有基民表示。

从投后服务来看,目前各投顾平台均会在投资后根据市场状况进行自动调仓,但大部分投顾平台没有事先说明调仓逻辑。除此之外,根据记者体验各家机构的投顾平台,目前的投后服务主要是机构提供研报、投顾定期报告、市场解读等形式,但较为宽泛,投资者从其他平台也能了解到这些信息。

顾问服务也是投顾区别于FOF产品的一大关键。华泰证券分析师林晓明等提出,顾问服务是基金投顾业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投资者可以及时了解自己持有的产品信息,可以向投资顾问了解市场的变动和当前的行情并获取投资建议,此类陪伴式服务能够提供相对较好的投资体验。FOF作为标准化产品,将提供每日净值、定期报表和重大事件公告等信息,此外无太多额外服务,投资者需要自己进行投资决策和市场行情分析,陪伴感和体验感相对较弱。

平安证券分析师徐勉等提出,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基金投顾成功的关键在“顾”,在客户更换投顾的原因中,65%是服务,只有35%是业绩。除了构建信任关系之外,“顾”还能带来alpha收益。以美国的vanguard集团为例,vanguard投顾服务所带来的alpha会有年化3%的收益增厚,其中“投资行为指导”的价值最大。投顾中的顾问服务还有助于解决国内投资者追涨杀跌的问题。

国外投顾服务中的“顾”形式多样,包括金融规划、面向个人及小企业的资产组合管理、面向投资公司的资产组合管理、面向资产集合的资产组合管理、养老金咨询服务、投顾选择咨询服务等,线下服务占据较大比重。

国内来看,公募基金公司和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的投顾主要提供线上服务,券商和银行由于具有网点优势,同时提供线下服务。不过,国内投顾也在逐渐完善线下服务,包括客户访谈交流,投顾方案选择、策略介绍、投教知识、情绪疏导等。

业内多位人士也表示,机构需要思考如何提升用户的获得感,这也是行业中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由卖方投顾向买方投顾转型 券商、基金公司和第三方平台优劣势如何?

基金投顾其实是在推动基金由“卖方投顾”向“买方投顾”转型。

林晓明等指出,在“卖方模式”的投顾业务中,业务收入与代销产品的规模和申赎产品的次数挂钩,催生了投顾业务中的过度推销、反复更换多次申赎等现象,投资者成本得不到降低。而当投顾业务从“卖方模式”向“买方模式”转变,机构收入来源不再是销售而是投顾费用,竞争的不是销量而是资产存量,基金投顾的目标和客户高度一致,从而有动力降低交易成本和持有成本,以便更好地实现资产增值的目标。

公募基金应如何定位投顾业务?徐勉认为,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投顾是一种更专业的直销模式。融合资产配置、基金优选、顾问服务、投资者教育等,将有助于投资者取得更好的业绩和投资体验。投顾业务也非常有利于吸引和服务高净值用户。另外,对于公募基金的传统优势投研能力,可以借助投顾业务对外输出投研,随着各种投顾业务的开展,还可促进投研的能力提高。

中金公司分析师姚泽宇等指出,错位竞争下互联网平台及头部券商优势明显。买方投顾的价值在于通过KYC(了解你的客户)让客户承担其所适应的风险、通过资产配置、基金选择、动态调整来增厚收益、通过投后陪伴引导长期持有来提升胜率。对于长尾客群,互联网平台流量优势明显。对于中高净值客户,投研及产品筛选能力突出、掌握稀缺投顾资源的头部券商具备相对优势,能够为不同层级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安排,或需在IT及运营上补强。基金公司在零售客户触达方面、银行在资产配置能力方面往往存在短板。

林晓明建议,各参与方需要在投资能力、顾问服务、平台运营和客户渠道等多个方面补齐短板,并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基金公司开展投顾业务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投研能力、丰富的产品运作经验以及较高的品牌认可度,劣势则主要在于销售渠道、客户资源与投顾服务经验。短期内与第三方销售平台合作上线智能投顾服务,有利于基金公司在行业发展初期提前抢占市场份额。但长期来看,基金公司还是要搭建并维护自身的客户渠道,其中一种性价比较高的选择是布局机构客户。

券商开展投顾业务没有明显的劣势或短板,可逐步向成熟市场的线下人工投顾+线上智能投顾混合模式迈进。

第三方平台的优势在于客户数量较多、平台建设完善、技术水平较强,但其劣势也较为明显,即投研能力、投顾经验和产品管理经验与其他机构差距较大。因此当前获批的三家第三方平台均采用与外部机构合作的方式,引入外部投资机构开发的投资策略和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定制化服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胡萌 编辑 陈莉 李薇佳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