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配资

(图片来源虚拟货币配资: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颖馨8月21日虚拟货币配资,陈文从一场区块链活动出来时已是中午,他打开日程表数了数,还有5个局等着他,地点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北京。

这要放在半年前,他绝不会给自己定下这样的行程。自半年前从一家P2P平台离职,陈文便选择“追风”区块链,也开始了“打鸡血”似的游走生活。

“若要说自己还在做O2O,绝对没有投资机构搭理你。市场在倒逼着我们进入区块链,冲入币圈。”陈文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多地标式“漂移”,让他能与更多的人聊出更多的行业趋势,打入更多的圈子。如今,他已变成某“虚拟货币”质押借贷平台的负责人。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虚拟货币”质押借贷突然大爆发:“虚拟货币”交易所、“虚拟货币”钱包、垂直第三方“虚拟货币”质押借贷平台,甚至是部分网贷平台等等,都在挤入这个赛道。

花式质押

“虚拟货币”质押借贷,其实就是传统金融中质押借贷的变形。以往用户的质押资产通常是车、房等,如今则变成“虚拟货币”。按照“虚拟货币”的兑换类型,可以分为质押“虚拟货币”兑换“虚拟货币”、质押“虚拟货币”兑换法币、质押“虚拟货币”兑换稳定币等等。

“模式比较轻,稳赚不赔。”在陈文看来,“虚拟货币”质押借贷具有传统质押借贷无法超越的优势:质押物不会出现多重抵押的情况,贷前、贷中风控相对简单,贷后也不用进行催收,若用户不还款,直接处理质押的“虚拟货币”即可。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的垂直“虚拟货币”质押借贷平台主要 包 括 ETHLend、EasyLend、Salt Lending、Libra Credit、JaneLending、KC Chain、TokenLoan、LendChain等。与此同时,“虚拟货币”交易所、“虚拟货币”钱包、部分网贷平台,也已涉入这个市场。

虽然都在做同样的业务,但每家平台却各有各的玩法。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平台可质押的币种主要是比特币(BTC)、以太坊(ETH)等相对稳定的主流“虚拟货币”,对应的质押率在30%~70%不等。在借款利率上,部分平台虽未超过法定的36%红线,但存在“砍头息”或者收取其他费用的情况;也有平台借款年化利率达到近200%。

“持币者将自己的‘虚拟货币’质押到我们平台,一般会按照实时币价的30%放款(法定货币)。目前平台的借款年化利率不超过36%,产品期限倾向短期(7天/15天)。”Jane-Lending创始人臧成都告诉记者,不排除会在市场变化下,尝试质押“虚拟货币”又借出“虚拟货币”的业务。据臧成所说,JaneLending是国内首家数字货币质押贷款服务平台,成立于2017年。

与 JaneLending不同,Token-Loan则主要是质押“虚拟货币”兑换稳定币(如USDT);而LendChain除了提供质押借贷外,还提供理财等服务,主要通过投资机构借款形式形成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也会有一些质押以太坊的项目方。这些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会因标的不同、时间期限长短而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借款方所质押的“虚拟货币”价格波动致平台产生损失,平台会设定相应的预警线,跌至预警线后,便会提醒借款人中途停止或进行补仓。如借款人选择停止,平台便会中止交易,借款人需支付相应本金及一定的利息,赎回“虚拟货币”;如借款人未补仓,“虚拟货币”持续下跌至平仓线,平台就会强制平仓,借款人质押的“虚拟货币”就由平台自行处理。

“虚拟货币”交易所的参与形式更像是传统金融中的股票配资,也即币圈人常说的“以币炒币”。

记者了解到,目前“虚拟货币”交易所每日向借币方收取万分之二到千分之一不等的利息,提供的杠杆从1到100倍不等。选择的杠杆越高,可获得较大的收益,但用户所承担的风险也越大。而“虚拟货币”交易所在为炒币者提供“虚拟货币”配资时,也会设定对应的平仓线和爆仓线。

据陈文透露,“虚拟货币”钱包则主要是在原有服务基础上,新增借贷和理财的功能;而布局“虚拟货币”质押借贷业务的网贷平台,更多地则是“悄悄”开设类似于钱包的测试项目。“这些平台私底下在做类似的‘副业’,从不敢对外说,赌的就是一个‘风口’,万一未来市场开放,他们就会立即杀进来。”

“虚拟货币”质押贷款平台的目标人群与传统借贷人群是否有重合之处虚拟货币配资?臧成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些人必须是炒过币,且持有币的人群。他们中的大部分并非真的需要钱,更多的是借钱炒币,且以大户为主。”

总体来看,“虚拟货币”质押借贷业务的人群可以分为几类:普通的持币用户,他们没有专业的数字资产的金融工具,也不具备专业群体拥有的投资渠道和消息面的优势,因而对于数字货币的借贷和理财有很大需求,矿工也是如此;

其次,除了C端用户,B端的投资机构有质押“已投、上市、流通的‘虚拟货币’”获取流动性的需求,尤其在如今币圈熊市的情况下。

此外,也有部分项目方希望通过质押部分融资来的“虚拟货币”,从而弥补日常支出。“比如在每个月发放工资的时候将手中的‘虚拟货币’质押进行借款,以得到足够的现金支付员工工资和其他费用。”一名“虚拟货币”项目方告诉记者。

目标人群的明确,帮助质押借贷业务平台更精准地获取用户。“区块链重社群运营,初期获客主要是混在‘虚拟货币’交易所的社群里,找准时机向大家推介项目,或是通过参加币圈的线下聚会,介绍熟人参与进来。”陈文把这种方式解读为在币圈存量市场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增量。

而为了留住用户,提高用户粘性,多家平台会在自己的系统内发行代币,即“糖果”。这些“糖果”可以提高质押率,抵用各种手续费,甚至可用作该平台的质押资产,又或者可转借给其他用户。从某种程度上说,发“糖果”的做法与现金贷、P2P平台的运营思路如出一辙。

寒冬来了虚拟货币配资

一家质押借贷业务平台的90后负责人告诉记者,团队虽是今年5月成立,但如今已做到几千万人民币的交易额,按照这个速度估算,一年盈利几百万元不是问题。“这样赚钱比ICO快多了,现在投资机构都投一些‘嗜血’的项目,聊下去发现你很善良,都不会选你;你首先得要会‘忽悠’,要能证明自己可以迅速赚钱。”陈文说,目前很多项目方在与他接触。“质押‘虚拟货币’借贷这个业务不需要什么门槛,谁都可以进来做,马太效应不强。能形成壁垒的地方还是在于品牌,谁的知名度和安全感更高,就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上述质押借贷业务平台负责人直言,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生意,行情好的时候躺着就能赚钱。

而对这些平台来说,这门生意更大的想象空间还在于质押币的“处理”与资金来源的开拓。

理论上说,用户在将“虚拟货币”进行质押后,“虚拟货币”会存放在一个特定的地址(少数平台采用的是基于以太坊系统的“智能合约”),以保证质押币不被挪用。但由于目前平台发展处于初期,模式尚未成熟,因此如果平台将这部分“虚拟货币”用作量化投资或是再次出借给其他用户,那就又存在更大的暴利空间。陈文透露,他现在确实在考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部分“沉睡”的质押币。

资金来源上,记者注意到,目前大部分“虚拟货币”质押借贷平台均是采用自有资金(主要来源于初期股东)放贷。显然,相比起是否具备放贷资质等问题,这些平台更关注如何开拓新的资金来源。

“后续资金若是补充不上,就会考虑开设理财端平台,以募集更多的资金。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对接上海外的金融机构,拿到更便宜的资金。”陈文团队目前已在海外接洽相关事宜。

金钱的积聚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虚拟货币”质押借贷的赛道。他们虽然生于不同年代,来自不同领域,但却有着共同的“区块链信仰”和逐利的本性。

而他们也不是没有想到,这个在今年下半年突然爆发式增长起来的业务,或将面临来自监管的狙击。只是,没想到会那么快。

8月24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共同发布《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指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

整治也在同步进行。8月21日晚,多个涉及区块链和虚拟货币领域的自媒体公众号遭微信官方封号处理。微信官方回应称,部分公众号涉嫌发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信息,违反《即时通讯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已被责令屏蔽所有内容,帐号被永久封停。

8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金融社会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记者确认,已于近日下发《关于禁止承办“虚拟货币”推介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商场、酒店、宾馆、写字楼等地不得承办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推介宣讲等活动。

影响开始显现,8月23日、24日两天,与区块链相关的多场活动已临时取消。多家涉及“虚拟货币”交易业务的平台选择“静默”,不再对外发声。

对此,有“虚拟货币”质押借贷业务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影响有限,因为他们已经开拓海外市场,即便服务器被封,做海外用户即可。

“其实大部分用户还是来自国内。‘虚拟货币’质押借贷是典型的融资融券模式,模式本身是成熟的,但是放在“虚拟货币”交易上,就不太合适。一方面垃圾币太多,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监管的不确定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实践教授胡捷告诉记者,封停服务器只是一方面,还是要看监管对在国内在运营团队的态度。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亦向记者强调,对违法犯罪行为,我国法律采取的是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为辅,兼采保护主义原则。依据我国《刑法》第六条、第七条、第九条的相关规定,不是说直接切掉国内用户,做海外市场,且服务器在海外,监管就无从干涉。只要是中国人,在国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我国法律仍有管辖权。

(应采访者要求,陈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