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期市场波动下,QDII基金收益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记者根据统计数据发现,截至3月29日(下同),384只QDII基金年内仅有43只实现正收益,占比仅为11.20%。其中,有11只同期收益在40%以上,原油和天然气等商品类占比较高。与之相对应的是,排名靠后的4只产品年内收益则低于-30%。
多位公募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今年以来全球股票和商品市场波动较大,相关QDII基金同期收益颇受影响,加之该类产品所投资的范围较为宽泛,业绩分化也在所难免。不过,基于对国内外市场的投资机会考虑,未来公募还会加快对该类产品的布局。
年内仅43只实现正收益
根据Wind统计数据,今年以来,在43只获得正收益的QDII基金中,以原油、天然气等为主的商品类产品取得不错收益。其中,持续霸屏年内榜单前十的产品,几乎全部为商品类基金。统计显示,有11只产品年内收益率在40%以上,嘉实原油、南方原油A、国泰大宗商品分别以47.45%、43.99%、43.87%的收益率居排名前三名;另有7只产品年内收益率在30%至40%之间。
中信保诚基金经理顾凡丁告诉记者,商品类QDII基金取得了不错收益,一方面在于全球经济滞涨风险显现,尤其是疫情以来对商品供应链产生了很大冲击,部分产业产能永久性退出了市场,且全球疫情至今仍有反复,导致供应链修复缓慢,商品供应不足,商品价格上升,造成通胀压力;同时,美联储开启加息意味着疫情后的货币宽松周期转向,经济的快速修复阶段也将结束并重新进入休整。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增加,形成滞涨环境,利好商品价格。另一方面,地缘冲突事件加剧了油气市场的供给不确定性,也加深了市场对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担忧。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面临通胀压力有所抬升,目前通胀压力依然处于上升趋势。”华宝油气基金经理杨洋向记者表示,在通胀压力上行的宏观环境中,大宗商品类资产,包括大宗商品上游开采类股票,都是最好的投资标的。石油作为大宗商品之王,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布伦特原油价格从2020年的“负油价”上涨到今年最高130美元/桶,实现了一波“超级周期”。
杨洋表示,从微观上来看,大部分商品投资在过去几年都严重不足。去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强劲,这使得原油需求快速恢复,而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使得低库存原油价格更受支撑。
公募表现出较高布局热情
整体来看,384只QDII业绩分化严重。
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排名靠后的产品中,有4只产品年内收益低于-30%,排名最后的是国泰境外高收益,收益率为-36.87%。与此同时,有多达44只产品年内收益在-20%至-30%之间,有133只产品收益率在-10%至-20%之间,这些产品类别大多为全球互联科技、中国香港恒生科技、中短期债券、全球医药和全球精选等。
对此,顾凡丁表示,由于QDII基金分类比较模糊和笼统,通常有各自不同的投资目标和范围,比如股票类、债券类、商品类等;今年以来各类资产走势分化,不同类型的QDII基金表现也会有明显差异。
杨洋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居高不下的通胀预期使得市场担心美联储是否会加快货币政策正常化速度,而全球股市、债市和期市等的相关标的资产价格因下修而下跌,包括A股和港股市场在内都经历了一轮回调,调整幅度较大的是长期受到基金经理青睐的成长板块和赛道股,这也是年内QDII基金业绩分化严重的主因。
虽然QDII基金年内业绩分化严重,且投资类别较为复杂,但公募依然对其表现出较高的布局热情。“QDII对基金公司的运营管理、硬件支持、风险把控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公募基金布局QDII产品的周期较长。”顾凡丁表示,公募布局QDII产品相对比较保守,倾向于布局和境内关联度高的领域,未来公司会继续拓宽QDII公募基金产品系列,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配置海外各类资产的产品。
杨洋表示,目前公募QDII基金的布局大部分都集中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市场,也有部分产品布局了日本、欧洲和越南资本市场的资产,虽然局限性主要来自QDII额度,但公司会努力为投资者丰富境外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