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5月中美经贸“百日计划”中,中方承诺向美国开放信用评级市场。

2019年1月28日,根据今天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的公告,美国标普全球公司(S&P Global Inc.)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标普信用评级”)正式获得备案。

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也发布公告,接受标普信用评级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评级业务的注册。

央行发布的公告中称标普信用评级:“这标志着标普已获准正式进入中国开展信用评级业务。”

标普落地较为迟缓的原因,据国内排名前三的一家评级机构内部人士向36氪透露,是“中国和美国关系起伏导致”。

实际上,作为世界上主要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标普和它的同行惠誉以及穆迪,很早之前就已进入中国评级市场。

标普信用评级(惠誉信用评级)

目前,中国国内的主要评级机构主要是中诚信、联合评级、大公、新世纪和鹏元等五家,2017年占据整体市场份额的97%左右。其中,中诚信与穆迪、联合评级与惠誉、新世纪与标普均有合作。“三大”入股了这些评级机构。不过,各方的主要合作不涉及评级工作,多为技术输出和管理。

“(入股)属于财务投资。”上述评级机构人士向36氪透露。

虽然各方有所合作,但中国的评级体系与境外的评级体系有许多不同之处,华研数据研究院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的评级分级差异不像“三大”那样明显标普信用评级;因主权评级限制(即人民币本币自然享有国家主权最高级别,即AAA级),这一问题导致中国的评级机构普遍的评分较高,甚至出现泡沫化的情况。

例如,券商中国统计的2018年券商评级中,处于Top3级别(AA、A和BBB)的券商总数占到全部评级券商总数的70.4%。

标普正式开展中国业务后,将面临走哪条路的问题。

标普信用评级(惠誉信用评级)

前引评级机构内部人士向36氪透露,目前尚不清楚标普单独获得评级资质后采用何种评级模式。一种可能是标普将以独立第三方的机构,采用自己的评估模型进行评级;另一种方式则是采用中方评级公司的模式。

但他表示,目前来说,标普落地后暂时不会对中国的评级公司的业务产生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