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希腊哲学到教一神论,西方思维于对逾越性范畴的建构。可是怎么将逾越性的完善落实为实际国际的举动和实践,却是一个历来没有解决的难题。其间的窘境在于,逾越性的无限性无法成为有限的常识,因而难以被人类真实知道和把握。但是,中国传统思维提出过与之不同的考虑径,它将人类视为人事的发明者,而非逾越性的观察者,所以得以用发明的无限性与般配。在人事中,是首要且仅有的合理价值寻求。并非某个的者,而是以他人为务的人。思维差异的本源在于和的区别。

王惠民;;思维差异的本源:逾越性与生生之德[J];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王晓朝;“教”怎么“解构”“哲学”──论古代教对希腊哲学的“接收”及其结果[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吴伦水;张利周;;的潜隐:传统教哲学中的“”与“”[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赵林;;的“四端”与教的“原罪”[A];教思维谈论第二辑[C];2005年

沈清松;;全球化、教与(英文)[A];论坛(2005)文明的调和与一起昌盛——全球化视界中亚洲的机会与开展:“全球化年代的东西方哲学对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赵杰;;两种“生命的学识”——从比较研讨办法看儒学与教“会通”之途径[A];教思维谈论第五辑[C];2007年

思想差异的根源:超越混合型基金性与生生之德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婷;主体解释学与教“倾诉自己”的技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