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旱季,到超市、便当店买把雨伞暂时应急是习以为常的事儿。但最近有市民发现,在便当店买雨伞居然也被“套路”了。货架上的雨伞各式各样,价格靠猜,扫码结账时才发现远远超出了心思价位。
现象1:雨伞不标价
7月5日,一位友反映,她在便当店里挑了一把没有标明价格的雨伞,结账时才得知这把雨伞居然要88元。
昨日,记者依据友的反映造访了多家连锁便当店,发现这样的状况竟具有普遍性。以崇文门商圈的一家便当店为例,一进门便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货架上插满了雨伞,有的标明了价格,有的则没有。随手拿起一把,雨伞价格为68元,这个价格明显不适合暂时应急。在很多雨伞傍边,记者随手挑了一把个头最小的,尽管这把雨伞没有标价,但个头小是不是能廉价点呢?扫码结账时才大跌眼镜,其价格为79元。
现象2:货签不对位
7月10日,市民赵先生到双井邻近的一家便当店买雨伞,每层货架上贴了1到3个价签,每个价签究竟对应的是哪几把雨伞,着实让人看着模糊。赵先生说,价签上写了雨伞的标准,但字特别小,乃至有的现已磨损看不清了。他在倒数第二层发现了一个标明着14.9元的价签。不过,拿起雨伞去结账才发现,这把伞的实践价格为45元。记者造访了这家便当店,很快也找到了标明着14.9元的价签。价签的产品称号上贴了一张半透明的红纸,透过红纸细心辨认,被遮挡的物品称号实践为拖鞋。而这个货架上的确有拖鞋,方位在最底层,不蹲下来简直很难看到。
监管部门对明码标价有要求
在造访各便当店时,记者向多名店员问询为何不明码标价,有店员回应说,便当店采纳自助扫码的方法结账,扫码时屏幕上就会显现价格,这便是明码标价;还有店员称,货架上的产品频频移动,价签却是贴死的,有时会呈现不对位的状况,但不能算不明码标价。
其实早在4月25日,北京市商场监管局就向各经营者及相关单位发布了《标准商场价格行为提示劝诫书》,在认真执行明码标价准则这一条傍边,明晰了具体内容要求,即要实在做到价签价目完全,标价内容实在明晰、笔迹明晰、货签对位、标明夺目。假如雨伞的标价方法能依照以上要求执行,“雨伞套路”在顾客面前也就无处遁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