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单商场

北京西单商场外景

西单那么多商场西单商场,只有一家叫西单商场。

想当年西单商场,西单商场曾经是横扫整条西单北大街的存在,是整个西单的代名词。

30年代,刚建成的厚德商场,让西单从“拉屎大院”一跃成为当时北平城里“商场”的代名词(与之相对的,“市场”则是指东安市场)。

80年代,“逛商场就去西单,逛大楼就去王府井,逛市场就去东安,逛大街就去前门” 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默契。

可以说,西单商场就是西单一众商场的老大哥,陪着一代一代的人成长。

西单商场

90年代的西单外景

西单商场

90年代西单商场内景

西单商场

1995年改造后的西单商场神奇玩具城的一角

就在前天,西单商场宣布将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面改造,明年起将通过三年的时间对商场进行全面升级打造以5G基站为基础、无线互联为手段的高科技、高体验、高融合智慧商业。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西单商场历史上工程最为浩大、最为艰难的一次改造——职工共建争气楼。改造的起因还要说到1972年那场中美“破冰”之旅。

破冰之旅 争气楼的契机

西单商场自1930年5月建成以来,先是在1937年经历了一场大火,房主用断垣残壁兴建起来。

1956年公私合营后到1962年,只因陋就简地修缮了两次。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外景 1961年

1971年6月,经检测鉴定,因房屋老旧,地基下沉,墙身裂缝,砖墙酥碎,钢筋混凝土梁、柁、楼板断裂,冬季商场内生了大炉子也不顶用,依旧冰冷,夏季内部则被烈日烤得闷热。

另外,下水道也全部损坏,一场春雨,漏雨竟达50多处,用职工的话说西单商场:“外边不下场里下,平地一踩满腿泥。”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内景 1962年

为了顾客和职工的安全,营业面积从7000平房米减少了5370平方米,只剩不到四分之一的营业面积,条件十分简陋。直到1972年,一个不经意的机缘促成了西单商场的转变。

1972年2月21日,美国领导人访华,实现中美“破冰”之旅,作为北京最热闹的商场之一,自然是美联社记者们的首选之地。在近2000平方米的大厅内,闪光灯一亮一亮地,专门对准破烂不堪之处,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内景 1962年

这个场面,西单商场职工们看在眼里,红在脸上,心里憋着一口气,深感必须自力更生,改头换面,提出要盖“争气楼”。

1972年初,市、区领导同志考虑到西单商场的情况批准分批翻建,然而高兴的嘴巴还没合拢,眉头又皱了起来。原来,根据市政规划,还要再等几年才能动工,即使动了工,也只能打打停停插空干点,工期也不能确定,这样一来,新的商场大楼怕是遥遥无期。

大家都在思索三个字西单商场:怎么办?

这时商场领导班子经过深思熟虑,当即决定自己动手盖大楼。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1962年

1972年8月开始,商场陆续抽调了300名职工,将旧楼分段停业改造,边营业边盖大楼。设计方案请北京设计院提供,市政府拨了一部分资金,商场自筹了一部分资金,就这么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职工们得知要自己动手盖大楼,纷纷踊跃报名,被批准的兴高采烈,当时没被批准的职工还老大不高兴。

磨练技术 边学边练边盖大楼

自力更生盖大楼的决心下定,“大军”调齐,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技术问题。

对这些卖货收款扒拉算盘十分熟练的商场职工们说,盖大楼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只是有20多人在前一段时间挖过防空洞,砌过质量要求不高的砖墙。于是在最开始外请师傅时,发生了如下的对话:

西单商场

尽管如此,还是请来了40多位建筑部门退休下来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各工种技术工人,在他们的指导下,职工们经过一个多月的“战前”练兵,学了些初步的操作常识,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边干边学边提高,终于培养出各个技术工种的熟练工100多人。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慎重起见,工地施工先盖东边四层全部混合结构的附属楼,并开始了“战前练兵”。

建楼之初 架子工先行

架子工最先由师傅带着上阵了。

他们在太仆寺街八一小学操场里先埋六七米的大杉篙5根,又准备了麻绳,一天练搭一层,成绩是否合格要看捆扣结实还得好拆。一天练下来手上磨成了泡,有的鲜血直流,却挡不住他们学本领的决心。捆了五层有六七米高,拆下来再重练。

在日日夜夜反复教与学中开始能搭起一般的架子了,而后终于成了工地不可少的一支队伍,拆房、起重几吨的锅炉、拆大梁大柁等重而危险的活都需要搭脚手架,抹墙砌砖也离不开它。

西单商场

1972年在建的西单商场“争气楼”

尤其是搭高车架,楼有多高,架子比楼还要高,架子升到20多米高愣是由架子工每1. 5米站一个人由单臂抖上去的。一根杉篙六七十斤或七八十斤重,上面还有刺儿,一天干下来胳膊磨红变紫鲜血流出。

无论是冬天干起活儿来大汗淋漓又遇西北风吹,还是夏天酷暑烈日整天烘烤着,他们都顽强地完成了任务。

建楼之基 瓦工砌墙

瓦工,主要负责砌墙,也是盖楼的重要工种之一。

在老职工带领下,瓦工班的职工们跟师傅在六场天天用黄土泥练砌墙,今天砌了明天拆。师傅传授怎么砌二四、三七墙,怎么把角,怎么出三七腿三七垛等。砌起的墙朝外边的砖缝儿还要求看上去整整齐齐的。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职工自己动手共建“争气楼”

打算盘的手在学怎么拿砖、怎么使大铲、怎么挖灰、怎么甩灰。一铲灰下去要撒得平,砖往下一按就得放得合适,要不怎么能又好又快呀,否则再重来就晚了,砖粘不住,质量也就保不住了。

他们整天反复练习,手被灰烧破,被砖磨起泡,手腕练得红肿疼痛难忍,却获得了砌墙的好手艺。

有个女职工在家砌小墙,砌得见棱见角、又快又好,父亲看到后非常惊奇,不知女儿何时学了这么一手。

抹灰班的职工们永不认输

抹灰,又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技巧的工作。

开始时手腕总不听指挥,灰膏沾不上墙。但职工们不肯罢休,坚持天天在旧墙上抹练到深夜,第二天请老师傅检查。为了不浪费灰膏,刮下来再用。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治服了灰膏。

在抹货场的房顶时,技术要求更高了。

职工姑娘们抹灰膏时,不但往下掉还往眼睛里钻,她们到医务室冲冲眼睛回来就接着干。有时人还没下脚手架一大块灰就掉下来了,只好穿着雨衣接着干,下班后再用水冲刷。

西单商场

抹灰 图源:百度图片

她们细心看师傅怎么抹、压,下班后自己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每次都是一身汗。双手因为日日夜夜泡在水里、泥里,不少人的手被浸烂了皮,疼得钻心,用胶布一裹坚持练。

莫道时间短,手上功夫深。师傅终于称赞她们学得挺好能比上四五级师傅,可以单独工作了。

内装修高空抹灰作业时,小组成员们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站成一排,这时谁抹得怎样立即显露出来。她们都不服输,争着抢着把货场房顶打扮得更平整、更光净、更美观、更淡雅。

练就神力 推水泥车

打水泥盖板,关键是推水泥车,需要的是力气和技巧并重。

西单商场

水泥车 图源:微博

第一次打水泥盖板是附属楼第一层,工地请来师傅指导,这位师傅看到木板钉成的车道踩在上面颤颤悠悠,连说:“打水泥(建筑上叫砼)最重要的是推水泥车,要稳而且及时不间断供料,我看你们供不上砼,不行。”

工程现场指挥刘永庆请师傅们先试试看。这时已练就一身推车硬功的田淑兰班长,把第一车五六百斤的熟料(砼)推上了木板道,车身连弯儿都没打,直直推上去并且很顺利的把料倒了下去。

师傅们忙让后边的车停下来说,这一车看得出你们行,真不愧是西单商场自力更生盖大楼,挑了大拇指。

打盖板顺利完成了,但师傅们没看到这些老中青干部职工回家就躺在床上动不了了。

盖一整栋大楼,所用到的工种自然不止这些,所遇到的困难也不止如此。

越是艰难,职工们越是精打细算。凡是拆楼的旧料,能用的绝不扔掉。像是水泥纸袋,“破纸袋子只能卖烂纸,一斤不到一毛钱,要按缝线拆好一个可卖4毛钱。”职工们得知后,工地上打水泥一班下来用几百袋,破袋子不超过4个。

在整个工程中,商场职工共投入69万个劳动日,打混凝土4500立方米,砌砖540万块,支模板1.57万平方米,绑扎钢筋900吨,制做并安装通风管道1.5公里,安装水暖电工管线21.5公里,搬运钢材、砖、木、水泥、沙石等建筑材料和渣土7万多吨。

西单商场

搬运木料的两位职工 图源:新京报

历经6年的艰苦奋斗,1978年9月,一栋建筑面积较过去大了4倍的五层商业大楼终于建成。经有关部门鉴定,完全达到了设计标准。

西单商场

1978年新建成的西单百货商场正式对外营业

西单商场

80年代的西单商场

这座凝聚着全商场干部职工求实奋进拼出来的争气大楼,为西单、为北京、为新中国争了一口气西单商场

时任国家代主席的董必武闻讯后,欣然为其题写了店名:“西单百货商场”。

西单商场

董必武题字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门口董必武的题字

您还记得第一次去逛西单商场是什么时候吗?

致谢和声明:本文个别图片源自网络,在此感谢原作者!

参考文章:宋学进、赵洪斌、王岫雯,自力更生盖大楼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

西单商场忆旧:当年横扫整条街的西单商场什么样子?

西单商场

西单这么多商场都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

西单商场

北京的过街天桥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传统文化联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