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者南京手机炒股,大名“杨怀定”也。这个名字南京手机炒股,不炒股的人,估计没多少人知道是谁?炒股的人知道的也不多,特别是80后、90后、00后的“新韭菜”,更没几个知道他是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尹武
如果提起“杨百万”,可能很多人就熟悉了。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百万”可是大富豪的炫目名头,不像如今房价火箭似的起飞,“百万”已成了“穷光蛋”的代名词。
老杨是那个年代的“百万”,而且是一介布衣平民,在工厂里干的是苦脏累活,文化程度是高中?还是初中?反正没读过大学。得益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市场活力,老杨试水初期的证券市场,一跃而成了身价百万的“中国第一股民”,奇哉!奇哉!
老杨的“老巢”在上海,常“流窜”全国各地,江苏、特别是南京,是他的主要活动据点之一。所以,在这里,老杨的“狐朋狗友”不少。不仅与老杨相识相交,也与他的“朋友圈”相识相交,包括早期他的经纪人,他的炒股的徒子徒孙。
曾亲耳听老杨很自鸣得意的说,他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活化石”,中国证券市场每逢“大庆”,媒体势必要把老杨拉出来“炒一把”,没有老杨站台亮相,就觉得场面不够好看,戏里就缺了一个角儿。
如今,活化石没了,老杨走了。他带着证券市场初期的成功荣耀,他带着三千点原地踏步“牛短熊长”的遗憾,他带着一批批新老“韭菜们”被割的滴血伤痕,走了……
昨晚,不断的有人发来微信,说老杨走了的事,夜里也有人发,弄的睡意也没了,尽想着和老杨交往的故事。
今天中午在单位食堂,收到财经部马燕老师的电话,说她们报了题,要写老杨,问有嘛想法?答曰,看今天的点评吧。
上世纪90年代,刚进报社工作不到一年,就撞上了老杨。此时,“杨百万”已名扬上海滩,正在奔全国各地给炒股者“传经布道”,来南京时,采访了他,由此结识。
由沪来宁,交通极便,老杨一抬脚就窜到南京,南京炒股的老少爷们、大妈大嫂又都认他,且老杨天生口才极佳,胡说海吹,自有一套,再加上媒体的抬轿子、吹喇叭,老杨在南京人气很旺。
老杨带着他的徒弟,在南京多种场合办所谓“股友交流会”,人民大会堂、青春剧场、红宝石歌舞厅等等。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段时期,每逢周六都来南京举办专场,基本上都始终陪同着他。
有次一大早到南京站接他,然后一同乘飞机到徐州。那时,南京到徐州每周大约两个航班,而且是小飞机。我们到了徐州,当天下午与投资者见面,讲完散场后,又乘飞机回宁,当晚老杨再返上海。
老杨后来跟儿子一起,捣鼓出一款炒股软件,后来与股民交流,更多的是叫卖产品了,这种软件现在有几人用?
和老杨单独相处的机会太多了,他到南京来,必定要会面。在上世纪,证券市场一度低潮时,没人买股票,让徐宁苏拍了老杨照片,发头条大标题“杨百万喊南京手机炒股:我要买股票!”一时轰动,老杨此后,念念不忘。上世纪90年代,南京31岁女股民周星因炒股亏损而在家自缢身亡,其女儿才出生不满百日,抛夫别子的股市惨剧。事发后立即赴周家采访,并告知老杨,老杨即筹措在上海股友中募集爱心捐款。
老杨人高马大,声若洪钟,看着挺粗,实则心细,且“鬼”的很。
和老杨接触多了,听他讲了很多“投资跑江湖”的故事,曾相约,等人生安定,整理成书,以育后者,以娱世人。
为了旅途快活,老杨突发奇招,一人买了三张连号的座位票,上车后就“躺平”。车上人越挤越多,骂声也越来越多,指责老杨不像话,一人霸占三个座位,老杨一声不吭,直到吵来了乘警。老杨张口南京手机炒股:“是否凭票占位?”乘警答南京手机炒股:“是!”,老杨二话不说,张开捏着三张车票的手掌,乘警及众人面面相嘘,不知所以。
这类鬼把戏,老杨玩了很多,老杨说,“没办法,都是逼出来的。”
有一次去接老杨,上车后,老杨看到司机买7位数彩票做的功课,画的K线图。老杨笑了,并开导司机,买彩票不是买股票,彩票中不中就是看概率,完全随机性的,没必要费神画什么K线图。
印象中,老杨不喜欢洗桑拿,几次酒足耳酣之际,拉老杨去洗一把,老杨笑拒,说以前在工厂当工人时,天天洗桑拿,都洗厌了。老杨说的“桑拿”,是指他在工厂一线干锻造工,那是高温环境,天天都是热烤的汗流浃背,老杨戏称“天天洗免费桑拿”。
和老杨交往30年了,发现他皮夹子里没啥现金,就放一张百元钞和一张银行卡,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没有支付宝之类网上支付系统。老杨大大咧咧,口头禅曰:“谁不认识我。”确实,喝酒自有人买单。需要大花费时刷卡,皮夹里仅有的一张百元是需要临时打车的费用,那时没有网约车。
老杨的朋友遍天下,或者说天下股民谁不知君?
斯人已逝,吾辈苟存。证券江湖上从此不见老杨的身影,但证券江湖上会永远流传着老杨的传说。
“中国第一股民”这个“铁帽子”,老杨是戴定了。说着老杨,又想起另外一个人:年广久,“傻子瓜子”的老板。他们都是改革开放初期,市场搞活发展的“符号性的人物”。他们都没啥文化,更没啥理论,完全是自我觉醒、自找出路,壮着胆子硬闯。凭着社会经验,仗着江湖体验,发现商机,追寻利润。挖得人生第一桶金。
正如多次讲过,经济学里强调,“利己”行为带来“利他”结果。恰恰由于,有了老杨、年广久等这批“不安守己”的人都出现,我们的市场才活了起来。
今天,那么多“韭菜们”前赴后继的扑向证券市场,能说没有老杨的“百万”利诱所起的作用吗?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