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归根究底,咱们需求作出最适合香港、最有利于香港的决议,而不是最安全、最简单的决议。
关键速览:
1.从1993年第1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到2001年有91家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历经8年;但在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间,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数量到达了530家。中资企业逐步成为港股的国家栋梁。
2.李小加离任之际,总结了他掌握港交所十一年间的严重革新——“连水、换鱼、跨界、改制”。
3.与A股的途径类似,中资企业最早进入港股市值前二十强的都是国有企业,银行股居多。跟着“换鱼”的推动,新经济企业迎来春天。
4.答应未盈余生物医药企业在港股上市等革新行动的好处肉眼可见——港交所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买卖中心。
Hello大家好,这两天B站(09626.HK)正式在香港二次上市,尽管上市首日股价体现欠安,但美媒称,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B站现已从二次元社区转变为YouTube在华最大的竞争对手。
而此前快手在港股上市时,首日即大涨近200%,市值超1.38万亿港币,总市值进入港股前十——这些新经济企业连续在港上市,正是近年来港交所活跃推动革新的一个缩影。
从1997年香港回归至今,港股市值前20强的公司有哪些改动?李小加带领下的港交所革新又带来了哪些影响?中资企业是怎么一步步成为港股市值龙头的?港股又为何对新经济公司有如此剧烈的吸引力?
这些问题,能够在本期视频找到答案。这也是小师妹资本市场数据专题——《关于A股不得不说的话》第三集。
01
中资企业渐成国家栋梁
1992年,56岁的李业广开端担任香港联交所主席,这时距香港“四所兼并”刚曩昔六年。这一年,李业广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写信,提出让“优质国企”赴港上市。4月,李业广又到访北京,在与朱镕基面谈时,再次提出让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朱镕基当即表明:挑选10家左右国有企业到香港上市。
一年多后,1993年7月15日,香港联交所买卖大厅迎来了榜首家内地国企——青岛啤酒。
(图注: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HK0168)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现场每一位嘉宾手中都拿着一扎青岛啤酒以示道贺。)
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内地与港澳关于树立更严密经贸关系的组织》,为两边在银行、证券和稳妥范畴的协作打开了方针“大门”。自此之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脚步加速。
这一期间的代表作就是2004年在香港上市的腾讯控股。
(图注: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树立更严密贸易关系的组织签署典礼)
从1993年第1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到2001年有91家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历经8年;但在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间,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数量到达了530家。
2005、2006年开端,证监会开端发放车牌,答应中资金融机构到香港开展业务,比如海通证券。这一方针的标志性事情是交通银行赴港上市。尔后,内地银行掀起了赴港上市潮,工商银行更是创始“A+H”同步上市。
与此同时,香港IPO十大承销商也从被外资投行及本乡投行独占,开展成为内资投行占有主动的局势。
02
“连水”“换鱼”见成效
李小加离任之际,精心总结了他掌握港交所十一年间的严重革新——“连水、换鱼、跨界、改制”。其间的“连水”“换鱼”对港股的影响不可为不深远。
在李小加的比方里,“水”是指资金,他说金融就是“水利工程师”。而推动香港资本市场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就是“连水”。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的先后推出,将内地的“钱”与海外的“券”以及内地的“券”与海外的“钱”汇聚在香港。
(图注:2016年10月13日,李小加在深港通投资者推介会上。)
自沪深港通别离于2014年和2016年注册以来,截止到2020年末,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1.20万亿元,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72万亿元。而2020年,沪股通及深股通均匀每日成交金额到达913亿人民币,同比大增119%;港股通均匀每日成交金额到达244亿港元,同比大增126%。
“换鱼”则是要从传统的银行、房地产股,换成新经济股。这一项革新能够说与香港的开展密切相关。
上市准则的革新,同股不同权的推出、以及答应未盈余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敞开赴港二次上市等行动,让港交所及时拥抱新经济,没有错失这个年代。
这一阶段的典型事例就是阿里巴巴。在2014年,同股不同权和合伙人准则没能被香港认可的阿里,回头就去了纽交所上市。
直到港交所修改了主板上市规矩。阿里巴巴总算在2019年末重回港股二次上市。
(图注:2019年末,阿里巴巴重回港股二次上市)
小米、美团、快手等新经济公司均获益于此,连续在港敲钟。
当然,新规也让港交所获益。
2018年共有205家公司在港上市,募资金额在2877.57亿港元,港交所全年IPO上市数量和筹资额双冠全球。到了2020年,港交所IPO募资额现已到达4002亿,位列全球第二。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年报显现,港交所全年新上市公司的154家公司中,64%的募资额都来自50家新经济公司,其间22家为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及/或第二上市公司。
能够预见,未来会有更多头部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
03
新经济企业的春天
与A股的途径类似,中资企业最早进入港股市值前二十强的都是国有企业,银行股居多。
而跟着“换鱼”的推动,到了2020年末,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和美团别离以5.41万亿港元、5.03万亿港元和1.73万亿港元的市值位列当年港股市值的榜首、二、五位。前二十强里,新经济公司还有京东集团(11位)和小米集团(16位)。
(图注:2020年末,新经济企业位列港股市值排名)
同样是2020年,A股市值前20强里,则初次有7家民营企业上榜。
港股和A股,都在活跃革新。
拉长时间线,回到2005年。那一年,国企我国移动、建设银行、我国石油化工股份、我国电信和我国海洋石油将将好占有了当年港股市值前十的半壁河山。
而到了2010年,金融股体现亮眼,工农中建四大行的市值悉数进入当年港股十强,其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还排列2、3位,那一年的港股“股王”则是我国石油股份,市值为2.35万亿港元。彼时,腾讯控股还排在第18位,市值刚刚超越3000亿港元。
上一集咱们讲过,A股“股王”茅台的市值从2005年的215亿元成长到2020年的2.5万亿元,15年市值增长了115倍。
而2004年上市的港股“股王”腾讯,市值从2005年的146.85亿港元成长到2020年的5.41万亿港元,15年市值增长了367倍。
04
生物科技职业奋勇赶上
在“换鱼”的过程中,生物医药板块也是港交所非常垂青的部分。
答应未盈余生物医药企业在港股上市等革新行动的好处肉眼可见——港交所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买卖中心。2020年全年,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49.5%)更是跑赢恒生指数(-3.7%)
2020年末上市的京东健康,挂牌首日涨幅达55.85%。尔后几天,连日上扬的股价,让其以4776.55亿港元的市值排在当年港股市值第22位。
(图注:2020年京东健康香港上市典礼现场)
纵观香港1997年回归后港股的变迁,咱们能够看到:“革新”和“内地”是贯穿一直的关键字。
这23年中,一方面,香港资本市场依托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敏捷开展壮大;另一方面,香港亦成为连通我国内地和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通道。“让我国钱买上国际‘货’,让国际钱买上我国‘货’”是港交所曩昔20年的真实写照。
曾经在港交所要不要为阿里巴巴改动规矩的争议最剧烈的时分,李小加表达了自己的情绪——要作出最适合香港、最有利于香港的决议,而不是最安全、最简单的决议。
在力排众议的革新之下,香港资本市场不只没有丢掉新经济公司这个大年代,还在生物科技范畴不断进取。
关于港股市值的变迁,本期小师妹先聊到到这儿。下期,咱们一同来看看我国公募基金这10年的开展,小师妹会告知你,谁才是真实的收益之王?
(注:本文数据除特别阐明外,均源自同花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