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同半年报发表季的收官,与上市公司上半年的运营成绩一起浮出水面的,还有二季度的组织们重仓股的持股意向。

常常到了这个时分,总有媒体和出资者以抽丝剥茧的极致耐性去整理组织大佬们又大手笔买入/卖出了哪些股票,以期为自己的下一步出资找到新的突破口。

跟着组织的重仓股来做出资,其底子逻辑天然是“大佬吃肉我喝汤”。乍看之下好像没缺点,究竟半年报上发布的但是板上钉钉、童叟无欺的数据。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抄作业”的出资法,除了会遇到发布信息滞后等bug外,却还存在以下危险。

望文生义的客观数据会“扯谎”

上星期有媒体发现,一向以白酒龙头铁粉形象示人的某明星私募基金大佬在刚刚曩昔的二季度减持了相关个股。这波操作随即引起商场的轩然大波,直至后来这位大佬做出回应,上述减持是“被迫降仓位”——由于个股的上涨导致持仓现已超越了20%的个股持仓约束,超越部分有必要卖出。

「好乐买超值区」中泰证券:为什么抄机构重仓股 却抄不出机构的好业绩

猜到了最初,没猜不到结局。减仓未必便是看空,上述包括巨大信息量的私募“被迫减持”实在事例给咱们的提示是,就算是客观如持股意向的数据,在望文生义的语境下也可能会“扯谎”。由于咱们所见到的持股信息仅仅出资中的冰山一角;若在既不知道出资操作背面的逻辑、也不知道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冒失地跟着大佬们“抄作业”,无异于盲人摸象。

更何况,中报作为定时陈述的信息发表存在适当的时滞性。即咱们所看的持仓并非最新,仅仅反响了二季度末组织的持仓成果。若仅唯成果论,在当下内外部金融商场改变较大的布景下,两个月前的持股名单和调仓意向于个人出资者的参阅含义,或许相对有限。

组织也抱团,确定性不代表没危险

组织是个抽象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下自有其五花八门的组成部分。而抱团,则是不少组织在应对弱市时的战略之一。

还记得咱们在2019年8月发布的中泰资管危险月报中说到的调查吗?咱们继续观测到,商场很多资金拥挤在短期被以为“确定性最高”的头寸上:股票商场的仓位大类会集在“中心财物”上,估值差继续拉大;债券商场都往利率和高等级会集;被以为最保值的黄金遭到资金的大力追逐,连续创出新高。

个人出资者之所以会挑选跟着组织重仓股买买买,片面上天然期望消除危险、追逐“确定性”;但消除“不确定性”不代表没有危险,其实反而可能是暴露在更大的危险面前:世人拾柴可使火焰高,可一旦达观预期生变、抱团机制呈现松动,彼此践踏便是必定。而更重要的是,爱抱团的组织一旦做出撤离决议,出逃速度比你更快。

回到标题,为什么光抄组织重仓股却抄不出组织的好成绩?一则咱们所知信息甚少,唯成果论的持股意向,难以复原出资的真实逻辑;二则就算是个高确定性的好东西,一旦被我们疯狂追逐之际,就不再是个好东西了,由于很简单会为此支付过高的价格。

从这个含义上,一份组织重仓股名单,远不如一个清晰的出资之锚来得重要。

本文源自中泰证券资管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站(j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