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成功,这些专利的价格的价值很难用钱来衡量。
关于澳大利亚企业家克雷格·史蒂芬·赖特(Craig Steven Wright)是不是中本聪这件事,剧情已经翻转了好几次。说老实话,就连崇拜“中本聪”的我也累了。
但在数次证明自己“是/不是中本聪”之后,赖特似乎决心用更加实际并且具有合法性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身份:通过一家叫做EITC控股的公司,向英国提交了50多项围绕比特币和其底层区块链技术的专利申请。
截止发稿,我们未能查到实际专利申请信息和内容,但是根据路透社从EITC公司员工口中得到的消息,赖特和EITC上周已经又向英国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另外11项专利。
这对于一众国内外使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应用及服务的公司、银行、个人来说都是一颗“氢弹”。
区块链起飞跑道被埋上地雷?
图片来自Scoop
实际早在2014年比特币“大火”之时,许多对其进行深入了解之后的人已经发现了其基础技术——区块链,在其他应用中的潜力,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金融。
正如我去年年底在《让我们再来谈谈比特币吧:微软也加入了》中写的那样: 也许它永远成不了货币,但它将改变很多东西。
再引用我另外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信息。一家全球领先的提供专业电子金融,加密和数字货币的公司,R3 CEV,已经在其数字货币计划的合作伙伴中写下了这些名字:
摩根大通,高盛,汇丰银行,美国银行,巴克莱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BMO金融集团,法国巴黎银行,纽约梅隆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花旗集团,德国商业银行,瑞士信贷银行,丹麦银行,德意志银行,荷兰商业银行,联合圣保罗银行,麦格理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摩根士丹利,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tixis银行,野村证券,Nordea银行,北方信托,东英金融集团,加拿大丰业银行,道富,住友三井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苏格兰,SEB,兴业,多伦多道明银行,瑞银集团,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皇家银行,美国合众银行,富国银行和西太平洋银行。
一共是42家国际性银行。而这个计划的目的也很简单: 明确,设计并且最终给出下一代的金融技术。
除了银行之外,围绕着区块链技术展开的创业项目及公司同样不少,参考比特币业界知名网站CoinDesk给出的2016年第一季度投资数据,2016 Q1是自2015 Q1以来区块链行业融资金额的又一个高点,达到了1.6亿美元。而且参与其中的传统企业、机构数量还在增加。
▲资料&图片来自CoinDesk
但除了这一堆尝试用区块链来改变传统金融体系的巨头之外,很多创业者、公司都在寻求方向、或者已经走在前进的路上。
而赖特尝试对比特币和其底层技术注册专利这一“尝试”,虽然不知道能否成功,肯定也能将上面这些人的魂全部吓出来。
当然,我们暂时还需要给其能否成功申请专利画上一个问号。虽然目前我们仍无法了解其申请专利的更多相关细节,并且也不太了解英国的相关专利条款,但就从普通专利申请规则的角度来看,肯定是具备成功的几率的。
▲图片来自Tktc
因为寻常专利申请过程中,在申请人递交了申请之后都会有一个公示的过程,如果他人有异议的话就可以在公示期间提出来。但比特币公认的创造者中本聪的身份从未获得“确认”,唯有赖特公开表示自己是“中本聪”。
那么这样看来赖特所申请的专利似乎并不存在竞争者。当然,最后是不是会炸出另外一堆“真中本聪”也未可知。
区块链专利,影响不只是一点半点
▲图片来自Wabi
比特币和区块链没有专利这件事的确也是非常奇怪,一部分原因可能来自比特币/区块链本身“开放”的基础思想,另外一方面则是源于大部分人对比特币都不熟悉,而真正熟悉比特币的人只是把它们当做投机工具。
作为可期的下一个创业风口,区块链技术存在的应用空间很大,从最接近的金融、到加密验证工具、又或者用于数据分发。目前整体的市场大小的确仍不好估计,但只计算R3 CEV合作的42银行及金融机构,专利成立之后的影响都不会小。更不要提下面这一堆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创业公司
▲图片来自Blogspot
到底值多少钱目前无法估算,但是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计算应该不过分。有意思的是,赖特本人并不太缺钱,早在去年12月被“曝光”之时,其资产仅以前的比特币投资就达到了6000万美元,参考最近的比特币价格上涨,这个数字很可能会翻倍来到1.2亿美元。
赖特本人怎么想,目前也没人知道。对于为何申请这些专利的回复也很简单:不予置评。
▲图片来自Youtube
当然,也不排除赖特是打算用此举来“一次性逼出”潜藏的中本聪,毕竟以中本聪本身的性格,区块链和比特币技术应该长久的保持其开源的特性。
另外一个猜想:赖特本身就是个惊天的阴谋,从一开始到现在反复的不承认/承认是中本聪就是为了注册专利。
真的感觉可以拍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