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俞剑华
何为“高毛产品”?
传统观点:
毛利率大于65%以上的产品,称之为高毛产品。
其作用,微观是提高单品的利益最大化,宏观是平衡企业整体毛利率。
高毛产品要起作用,关键是高毛产品的品类占有率。
品类占有率取决于顾客购买的认知(品牌)和顾客对产品功能的认可(品质)。
结论1:单纯追求毛利率(高毛)和提高品类占有率需要的品牌VS品质的顾客需求是矛盾的。
结论2:在追求毛利率最大化的同时,一定是劣币驱良币的过程。好产品(良币)是需要品牌建设,团队打造,渠道维护,顾客服务,工艺改革,研发创新一系列投入和支撑的。因此好产品一定不便宜。
结论3:过度的追求高毛,适得其反,顾客流失加剧和复购率降低,造成高毛不高利,毛利高,净利低,运营成本高的现象。
结论4:传统的高毛产品称之为“死”的品类管理。
他说观点:
高于品类平均毛利率同时能够获得顾客最大认可就是高毛产品。
毛利(高于平均)*销售额(最大化)。
在这个前提下,采购选择产品的重点不再是毛利的绝对值,而是能够获得最大销售额的且高于平均毛利率的产品,也就是从单一的关注毛利率到更加关注产品力、品牌力。
关注这样的产品我们称之为寻找合力,事半功倍。不与品牌博弈,不与顾客博弈。是三方都好的策略。
结论1:高毛产品是不断提高品类平均毛利的活用的方法,而不是死的条例。
结论2:唯有三方共赢才是长久的健康发展之路,顾客X连锁X厂家。
结论3:无论何时,卖药的企业永远将品质放在第一位。因此我们要由品牌高毛转移为品质高毛,这是卖药的核心价值观。
结论4:企业综合毛利率的提高是活的,而不是死的。
传统高毛是“死”的,关注价格,忽略品质;品类平均高毛是“活”的,不断优化品质和提高整体毛利率。
因此我们在品类管理中的结构性的调整已经势在必行了,要由原来的哑铃型(两头大)调整为橄榄球型(中间大)。要中间大,我们呼唤“品类终结者”
做大不如做强,做强不如做久,做久不如做的有特色!
企业经营的目的,对外市场占有率的最大化(社会责任的最大化),对内经营利益的最大化(经营的更加健康长久)。当今的OTC业态可谓春秋战国群雄争霸,兼并扩张触目惊心,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但是同质化的管理思路,高成本的运作模型,是否能够长期支持这个业态的良性发展呢?在大家关注“较差竞争力”的时候,真正关注“格差竞争力”的企业最终会笑到最后。
俞剑华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具有20余年营销管理从业背景。曾任职碧生源、上好佳、喔喔食品、无与伦比化妆品等企业,担任全国销售总监、董事长高级顾问等职。现任御芝林药业集团副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OTC)。曾参加特劳特定位深度班进修,深谙战略定位以及战略体检与重整,确保企业规避风险把握机会,保障业务潜力实现。2014年参加日本战略经营顾问STM集团HighBrain课程,并圆满毕业,深谙企业现代经营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中长期规划并落地实施。精通“利他”哲学与“理念经营”在中国企业的实践,在企业战略规划、品牌定位、营销管理、市场运营、精英团队打造、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