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则漫画参考《中部第六二教诫罗亩罗大经》、《增壹阿含第一七品第一经》,
罗睺罗是佛陀未出家前所生的儿子,在佛陀成佛后第六年回迦毘罗卫城省亲时,随佛陀出家,是佛教史上第一个剃度出家的儿童,从此僧团中建立了沙弥制度。
佛陀告诉了罗睺罗许多佛法的修行方法,如:观照色蕴是五界(地、水、火、风、空),三十二身分或四十二身分皆无我,慈、悲、喜、舍四梵住,不净观(十种不净),无常想,出入息念(包含了四念处的修习)等。
参考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早着衣,执持衣钵,为乞食入舍卫城。具寿罗喉罗晨早着衣,执持衣钵,随世尊后行之。于是,世尊回顾呼具寿罗喉罗曰:“罗喉罗!凡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卑、或贵,或在远、或在近,一切之色乃“其色非属于我,我非是此色,此色非有我。如是,对其色应以正慧如实观之。”罗喉罗曰:“世尊!唯色耶?善逝唯色耶?”世尊曰:“罗喉罗!色和受;罗喉罗!色和想;罗喉罗色和行;罗喉罗色和识;亦如是也。 于是,具寿罗喉罗心念:“今谁从世尊面前已受教诫,而将入村里行乞者耶?”由其行乞还前于一树下结跏跌坐,端身正置,面前现念分明。具寿舍利弗见具寿罗喉罗于一树下结跏跌坐,端身正置,面前现念,对具寿罗喉罗曰:“罗喉罗!汝宜修习出入息念,罗喉罗!已修习,已多修习出入息念,则有大果、大福利也。”于是,具寿罗喉罗于晡时宴默而起,诣世尊处。诣已,顶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罗喉罗白世尊曰:“师尊!出入息念如何修习之?如何多修习而有大果、大福利耶?” 世尊曰:“罗喉罗!凡独自存于内身之坚粗物及依之而存在之物,即: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物、粪,以及其他,所有独自存于内身之坚、粗物与此等而存在之物,罗喉罗!此谓之内地界。内地界与外地界,即为地界也。而对:“其地非厉于我,我非是此地,此地非有我。”如是对此应以正慧如实观之。如是对此地以正慧如实观已,则厌离地界,心离地界贪。” 罗喉罗!何为水界?水界为内水界与外水界也。罗喉罗!何为内水界?凡独立存于内身之水及液态物,水及依其存之物,即: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皮脂、唾液、关节、滑液、尿、与其他一切独立存于内身之水及液态物,罗喉罗!此谓内水界。内水界与外水界,此即为水界也。而对“其水非属于我,我非是此水,此水非有我。”应以正慧如实观之。如是对此水,以正慧如实观已。则厌离水界,心离水界贪。 罗喉罗!何为火界?火界为内火界与外火界也。罗喉罗!何为内火界?凡独自存于内身之火以及火态物,与依之而存在之物,即以此火被热之,以此火被衰老之,以此火被烧之,以此火啖、饮、嚼、味之至正常消化者,其他一切,各自内身所执受火、火态。罗喉罗!此谓之内火界。内火界与外火界,此即为火界也。而对“其火非属于我、我非是此(火),此火非有我。”如是观此应以正慧如实观之。如是对此火以正慧如实观已,则厌离火界心离火界贪。 罗喉罗!何为风界?风界有内风界与外风界也。罗喉罗!何为内风界?凡独自存在于内身之风及风态者,以及依之而存者,即:上行风、下行风、腹(外)风、腹(内)风、肢体循环风、入息风、出息风等,与其他一切独自存于内身之风及风态者,以及依之而存在者,罗喉罗!此谓内风界。此内风界及外风界,即为风界也。而对“其风非属于我,我非是此风,此风非有我。”应以正慧如实观之;如是对此风以正慧如实观已,则厌离风界,心离风界贪。 罗喉罗!何为空界?空界有内空界与外空界也。罗喉罗!何为内空界?凡独自存在于内身之空、空态者,以及依之而存在者,即:耳孔、鼻孔、口腔、及依其咽下啖、饮、嚼、味,并于其处停留啖、饮、嚼、味,及依其由下方排泄啖、饮、嚼、味者,与其他一切独自存在于内身之空,空态者,以及依之而存在者,罗喉罗!此谓内空界。内空界与外空界,此即是空界也。而对“其空非属于我,我非是此空,此空非有我。”如是对此应以正慧如实观之。如是对此空以正慧如实观已,则厌离空界,心离空界贪。 罗喉罗!汝应修习如地;罗喉罗!汝修习如地时,则所生喜,无喜之触,不偏取心而住。罗喉罗!犹如于地无论投弃净物,亦投弃不净物、亦投弃粪便、亦投弃尿水、亦投弃唾液、亦投弃脓水、亦投弃血液;然地不以其净物、不净物等而恼之、或耻之、或忌避之。如是,罗喉罗!故应修习如地。罗喉罗!汝修习如地,则所生之喜、无喜之触、不偏取心而住。罗喉罗!汝应修习如水;罗喉罗!汝修习如水时,则所生喜,无喜之触,不偏取心而住。罗喉罗!犹如于水洗净物亦洗不净物、亦洗粪便、亦洗尿水、亦洗唾液、亦洗脓水、亦洗血液;然水不以其净物、不净物等而恼之、或耻之、或忌避之。如是,罗喉罗!汝应修习如水……乃至….不偏取心而住。 罗喉罗!汝应修习如火。罗喉罗!汝修习如火时,则所生喜、无喜之触,不偏取心而住。罗喉罗!犹如火烧净物,亦烧不净物、亦烧粪便、亦烧尿水、亦烧唾液、亦烧脓水、亦烧血液,然火不以其净物、不净物等而恼之、或耻之、或忌避之。如是,罗喉罗!汝应修习如火……乃至……不偏取心而住。 罗喉罗!汝应修习风。罗喉罗!汝修习如风时,则所生喜,无喜之触、不偏取心而住。罗喉罗!犹如风吹净物、亦吹不净物、亦吹粪便、亦吹尿水、亦吹唾液、亦吹脓水、亦吹血液然风不以其净物、不净物等而恼之、或耻之、或忌避之如是,罗喉罗!汝应修习如风……乃至……不偏取心而住。 罗喉罗!汝应修习如空。罗喉罗!汝修习如空时,则所生喜,无喜之触,不偏取心而住。罗喉罗!犹如空不被固定在任何处。如是,罗喉罗!汝应修习如空;罗喉罗!汝修习如空时,则所生喜,无喜之触,不偏取心而住。 罗喉罗!汝应修习慈心,罗喉罗!汝修习慈心时,则凡彼嗔恚将可被舍断之。罗喉罗!汝应修习悲心。罗喉罗!汝正修习悲心时,凡彼恼害将可被舍断之。罗喉罗!汝应修习喜心;罗喉罗!汝正修习喜心时,凡彼喜乐将可被舍断之。罗喉罗!汝应修习舍心;罗喉罗!汝正修习舍心时,则凡被一切感动对待将可被舍断之。罗喉罗!汝应修习不净观。罗喉罗!汝正修习不净观时, 凡彼贪欲将可被舍断之。罗喉罗!汝应修习无常想;罗喉罗!汝正修习无常想时,凡我慢将可被舍断之。 罗喉罗!汝应修习出入息念;罗喉罗!由修习、多修习出入息念,则有大果、大福利。罗喉罗!如何修习出入息念?如何多修习,而有大果、大福利耶?罗喉罗!在此,比丘诣闲林、或树下、或空闲处结跏跌坐,端身正置,面前现起念,彼具念而出息之,具念而入息之。或正在长出息时,彼知:“予出息长”;或正在长入息时,彼知:“予入息长”:或正在短出息时,彼知:“予出息短”;或正在短入息时,彼知:“予入息短”。感受偏息身者,修学:“予将感受偏息身而出息之。”感受偏息身者,修学:“予将感受偏息身而入息之。”正使身行安息者,修学:“予将使身行安息而出息之。”正使身行安息者,修学:“予将使身行安息而入息之。”感受喜者,修学:“予将感受喜而出息之。”感受喜者,修学:“予将感受喜而入息之。”感受乐者,修学:“予将感受乐而出息之。”感受乐者,修学“予将感受乐而入息之。”感受心行者,修学:“予将感受必行而出息之。感受心行者,修学:“予将感受小行而入息之。”正使心行安息者,修学:“予将使心行安息而出息之。”正使心行安息者,修学:“予将使心行安息而入息之。”感受心者,修学:“予将感受心而出息之。”感受心者,修学:“予将感受心而入息之。”正使心大喜者,修学: “予将使心大喜而出息之。”正使心大喜者,修学:“予将使心大喜而入息之。”正使心定者,修学:“予将使心定而出息之。”正使心定者,修学: “予将使心定而入息之。”正使心解脱者,修学:“予将使心解脱而出息之。”正使心解脱者,修学:“予将使心解脱而入息之。”随观无常者,修学: “予将随观无常而出息之。”随观无常者,修学:u予将。随观无常而入息之。”随欢离贪者,修学:“予将随欢离贪而出息之。”随欢离贪者,修学: “予将随观离贪而入息之。”随观灭尽者,修学:“予将随观灭尽而出息之。”随观灭尽者,修学:“予将随观灭尽而入息之。”随观定弃者,修学: “予将随观定弃而出息之。”随观定弃者,修学:“予将随观定弃而入息之。”罗喉罗!对出入息念,实如是修习之,如是多修习之,则有大果、大福利。 罗喉罗!因出入息念以如是修行,如是多修习者,从觉如其最后之出入息而入灭,非从不觉知。” 世尊所说已,悦意之具寿罗喉罗大喜世尊之所教。
更多漫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菩提漫画
新浪博客(微博):@菩提漫画
往期漫画:
菩提漫画/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如来
菩提漫画/如来不提倡利用神通传教
菩提漫画/如来如何面对谩骂
菩提漫画/如来普渡众生了吗?
菩提漫画/不中第二支毒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