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的模式,高举高打的风格,被诟病的很多,每天都有各种道理讲过来。问题是,没有一个道理是能打的。

你站在地上骂高估值,估值就能下来了taiyang

高估值的天敌,是货币政策的“突然紧缩”和“持续紧缩”,是宏观经济不断“超预期”的总量增长。

请问,货币政策,是这些讲道理的人定,还是美联储定taiyang?再请问,宏观经济,是这些讲道理的人推动,还是那些真正在有增长的行业中,持续努力的人来定taiyang

既然都不是前者的嘴能说了算的,那么我们要听他们怎么说么?

我们是不是应该,老老实实听美联储的话?

他的市场沟通是全球政府预期管理的最高水平,他手里有过去几十年的调控手段积累,有MMT政策下最全面的宏观经济数据,和迄今为止超越所有投行预测结果的数据模型,不听他的,难道听一群算命先生的么?

他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这个范式并不难,只要你不要觉得比美联储都聪明,总想左侧去证明主流投资世界都是傻逼。

你当玩嗨了的各国机构,敢忽略美国利率曲线的走势?

从3个月到30年的,整个利率期限曲线每天的波动,都被无数只眼睛和算法盯的死死的。只要各项信号超过了货币紧缩的阈值,舞曲自然会停止。你要做的,不是去猜什么时候按下暂停键,而是高度关注暂停键之前的各种细微变化,去见微知著,这才是真正的宏观分析能力。

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专注于能够推动宏观经济下一个上台阶的成长性资产?

或者说,没有这些东西,仅仅靠过去已经丧失增长红利的传统行业,哪个能打的可以再次把宏观经济拉出目前的增长困境?

洪水滔天之下,这些行业都没有啥明显的反应,难道洪水褪去,他们才会真正起舞了?这个逻辑能讲通,能说服自己么?

taiyang(太阳能庭院灯)

这半年,不是所有涨的好的,都是当期业绩看高估值的东西,光伏很多东西,现在算2022年估值,都不到20倍,他们趴在地上的时候,你去发掘了么?

taiyang(太阳能庭院灯)

连“驱动经济总量上台阶的最根本力量是能源”,这么简单的逻辑都弄不明白,这个“宏观”和“总量”研究,又都研究什么了呢?

我不是针对某一两个人,我是针对一整个把脑袋扎进沙子里的鸵鸟群体。

少一点抱怨,少一点有色眼镜,踏踏实实把投研体系打磨好,把真正的自上而下做好,至少先把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宏观流动性分析,做的再准确一点,不要闹笑话了。[/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