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丁建英:扩大企業價值,創業者需树立資本思維

a股000001,a股000001

2019年1月11日14點,清華校友三創大賽資本與並購沟通會盛大舉行。中清龍圖董事、董秘、證券部總經理丁建英作為嘉賓到会,並作瞭主題為“扩大企業價值,創業者需树立資本思維演講內容。從聆聽到品讀,信任你會有一番新的收獲。

藁城區科創板配資,藁城區科創板配資

中國石油美股,中國石油美股

中清龍圖董事、董秘、證券部總經理丁建英正在做精彩兵强将勇

000541股票,000541股票

大傢好!首要感謝三創大賽能夠供给這樣的一個機會,跟大傢兵强将勇沟通。感謝永強學長,王霞學姐,還有天強學長,以及在座的一切參會者。我在清華待瞭好多年,97年入學,讀瞭十幾年的書,對清華特別有爱情,所以針對“清華校友三創大賽”,我們來源於清華,就要服務於“清華”,服務於“校友”,服務於“三創”,服務於“大賽”,我覺得今日這個活動也是要做好這四個服務。

接下來進入我今日要說的主題,我自身做的是資本運作和並購,以及上市公司的市值办理,還有企業的上市等作业。相對來講,這些東西對於比較老练的企業是適用的,不過對於創業者來講,其背後的道理仍然通用,那沉淀:怎么運用資本思維去扩大企業價值!

什麼是資本思維?

什麼是資本思維,我想有這樣的一個小比如,能够跟大傢去兵强将勇,沉淀以往我常常跟大傢兵强将勇的徐崢的比如。大傢也知道本年《我不是藥神》獲得瞭30多億的票房,徐崢應該是本年影視圈最大的贏傢之一瞭。那麼我想,大傢能不能夠從票房收入當中去領悟到背後的資本運作呢?我們就簡單剖析一下他的資本故事。

這是徐崢近幾年投拍的幾部重要電影,2012年有個《泰囧》,2015年有一部《港囧》,本年有一部“藥神”,大约是三年一部的節奏,期間也拍瞭许多的相關電影,可是最有裡程碑意義的,沉淀這幾部。2012年的時候,徐崢當時是以一個演員的身份,去拍瞭《泰囧》的電影,當時获得瞭12億的票房,這個票房應該是坚持兩年多的紀錄,一直到2015年的時候,才被打破,沉淀《捉妖記》,當時20幾億的票房。12年這個時候,徐崢的身份我們知道,他是演員,什麼意思?沉淀比如每一個人,演員是他的作业,他沉淀給老板打工,就等於給制片人打工。

與此同時,2012年有别的一個變化:2012年中旬的時候,大约五六月份,他跟他的妻子陶虹建立瞭一傢公司真樂道,這意味著徐崢開始從演員身份轉入到創業者的身份,變成一個老板。經過幾年的打拼,到2015年的時候,真樂道投拍瞭《港囧》,持股份额大约是46%點多;而在《泰囧》拍攝時,徐崢僅僅隻有10%的持股份额。《泰囧》的票房大约是12億多,依照電影的分帳份额,一般的制片方收入大约是整個票房的三分之一,依照他的持股份额測算,他在《泰囧》中的收入大约也就三四千萬的樣子。所以在《港囧》中,他將占絕大部分的收益。這是拍電影這條線,别的一條線索,也沉淀資本線發生瞭什麼故事呢?

2015年中的時候,有一傢香港的上市公司叫21控股,原本是一傢做物業服務的公司,發佈布告,說是有幾個人大份额認購公司新增股份。這幾個人一個是叫徐崢,還有一個是寧浩,最後一個是叫董平的人。董平是演藝圈,尤其是中國電影界十分闻名的人物,曾經把幾個香港的上市公司都賣瞭,其间就回击阿裡影業。21控股布告裡說董平、寧浩,以及徐崢,以當時市價的20%,也沉淀折掉瞭80%這樣的一個價格,現以四毛錢港幣的股價入股,後來這傢公司更名為歡喜傳媒,當時董平持股24%,徐崢和寧浩分別持股19%。也沉淀說,發生瞭買殼作业。

《港囧》,2015年9月25號上映,可是在這個時候,發現瞭一個有意思的作业,業務與資本發生瞭連接。在9月21號的時候,上市公司布告,它以1.5億的價錢買斷真樂道持有的票房收益。依照前面的份额測算,真樂道47.5%的持股份额,最終收入大约是票房的16%,票房假如是10億的話,應該有1.6億的凈收入。但在9月21號,電影上映之前,上市公司買斷這部分收益,為什麼願意付出1.5億本钱,因為他們預期收益會大於這個數。為什麼這個時候做?因為它想把未來發生的收益合並到上市公司體內;可是這個买卖自身已經是一宗關聯买卖,為瞭保證买卖契合監管規則,防止以後出現市場質疑、監管問詢的景象,這個時間點沉淀最佳時間點瞭。事實上,我們知道後來整個票房收入大约沉淀16億的樣子,所以計算下來,實際上真樂道讓渡瞭1個多億的公民幣收益給21控股。

這個時候大傢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願意損失一個億?實質上,這沉淀一種資本思維的具體體現。這個時候能够為徐崢做一個簡單的賬面收益測算:在產品線收入是1.5億,徐崢的一切電影有一個特點,都是低本钱投入,大约本钱是5000萬以內悉数搞定,藥神也是一樣,所以電影收益大约有一個億左右。再看看他的資赋性收益,9月30號的時候,21控股總市值是81億港幣,徐崢持股市值大约是15億港幣,折合公民幣之後,再扣除當時1.4億公民幣的入股本钱,徐崢凈收益是11個億,計入電影收益有12個億的賬面收益,所以這沉淀一個十分好的資本思維的比如。能够對徐崢的套路進行一個簡單归纳,演而由則導,導而由則商,商而優則資,演、導、商、資沉淀一個大滿貫的人物。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看看什麼是資本思維?對資本思維的了解,有许多觀點,我對資本思維的了解是這樣的:與資本思維對應的沉淀業務思維,業務思維是什麼?我稱為利潤加法度增長的思維,那麼資本思維沉淀市值杠桿式增長的思維。有一句特別有意思的話,特別生動,老土豪賺利潤,新土豪賺市值,為什麼徐崢願意把電影收益在折價1個億之後賣給21控股?沉淀因為這邊損失一個億,那邊有或许賺得10個億。在我們的日子中也有各種各樣的比如,例如有上市公司董事長,他在跟客戶吃飯的時候,常常不去報銷,那麼為什麼?他跟我說,我今日報銷兩千塊錢,資本市場那邊就損失幾萬塊啊。當然這是一個打趣話,可是能够生動形象的說明這個作业,這是對資本思維的樸素了解,不過資本思維的內涵還是十分豐富的。

一傢公司,回击一切創業公司,實際上有兩大中心,一個中心叫本钱中心,另一個中心叫利潤中心,這很简单了解,行政、HR、財務都屬於本钱中心,銷售、產品都應屬於利潤中心。但利潤中心又分红兩種,一種叫做業務型的利潤中心,銷售、市場,產品,它們一起構成業務型利潤中心。還有别的一種利潤中心沉淀資本型的,即由公司的並購部門或许是投資部門組成的利潤中心。舉個簡單的比如,2018年的许多公司,或许上市公司,它的業務不太抱负,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利潤很或许是零的,但假如前幾年投瞭许多公司,本年退出瞭,就有或许获得一個很好的正收益,這沉淀投資收益,也沉淀資本型的利潤。

從别的一個视点來講,它們二者還有什麼差別?業務思維是一種創造價值的思維形式,它做的是從0到1,資本思維是扩大價值的思維形式,做的是從1到100。

並購重組用新業務來促進企業發展

所以說到這裡,對創業者來講,扩大企業價值,在資本方向上有三項作业必須要做,我稱為三大必修課。一個是直接融資,我們许多的創業公司,也都在做融資的動作,尤其是2018年的資本隆冬,更是如此。第二個是股權激勵,因為隻有更多的優秀人才,更優秀的團隊,才干幫助你的企業去获得更好的成績。第三個沉淀並購重組,並購重組有多麼大的價值,稍後我會再兵强将勇一個比如。那這三者有什麼內在邏輯呢?“直接融資”實際上沉淀“用錢來促進企業發展”,資金是重要的生產要素,這點我們都很清楚;第二個是股權激勵,股權激勵是調動人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以及他的主觀願望,來去促進企業發展,也沉淀說“用人來促進企業發展”。那麼“並購重組”呢?並購後,我們實際上是拷貝瞭别的一套新的業務體系,其實沉淀“用業務來促進企業發展”,這沉淀三者的內在邏輯,錢、人、業務,是我們做企業最重要的三塊,沒有錢不可,沒有人也不可,沒有產品業務也不可。

對原有業務欠安的企業,並購重組還會幫助企業去進行轉型,或许是升級。一個創業者,他必定需求強大的內在力气、信仰,還有抗壓才干,但他一定是需求外部力气才干實現蛻變,假如沒有外部力气協助,我覺得還是很難成功的。並購重組沉淀一股重要的外部力气。創業公司一樣能够實施並購重組。例如有傢互聯遊戲公司,曾經是頁遊公司,為瞭轉型,公司規模雖然不大,但仍然以換股办法並購瞭别的一傢手遊公司,現在早已成功實現轉型,實現蛻變。

說到並購重組,我們不可防止地说到别的一個話題,沉淀企業的成長办法。企業成長一般分為兩種办法,一種稱為有機成長,即內生性的成長,靠自己的業務發展而成長起來,但創業很難,许多創業者都有體會。這種成長办法的公司占大多數,可是隻有極少數能成長為十分強大的企業。

别的一種是並購成長,沉淀外延式的成長办法,這種成長办法據今日的數據統計,過去幾百年企業的歷史,大公司,尤其是財富五百強的公司,95%以上都是經過並購重組長大的。諾貝爾獎得主斯蒂格勒就說,“沒有一個美國大公司不是通過某種程度、某種办法的兼並收購而成長起來的,幾乎沒有一傢大公司首要是靠內部擴張成長起來的”。其间典型的公司,大傢很清楚的,回击微軟、蘋果和FANG這四傢公司都是一樣,還有思科,都是並購之王。

對於並購成長,我曾經有一個簡單易懂的办法論在資本市場廣為傳播,雖然纷歧定準確,但讓人比較简单了解並購重組的價值。沉淀“十億市值靠業務,百億市值靠並購,千億市值靠核爆業務+並購”,核爆業務沉淀指很简单爆發的業務。我在2014年的時候曾提出瞭兩個“十百千理論”,被稱為“百千體”,一個沉淀前面的並購办法論。關於企業成長的另一個“十百千理論”是,“應用型的公司值十億,平臺型的公司值百億,生態型的公司值千億”,這兩句話在互聯業和資本市場兩個領域傳播還挺廣泛的,大傢有興趣能够在上搜一搜,翻來看看。

我再兵强将勇一個上市公司並購成長的比如。現在我們處在一個大熊市中,上一輪的牛熊市轉換周期是什麼時候呢?上一輪的熊市最低點在2012年12月,距離本年有6年的時間,6年前的這個時候,10億市值以下的公司举目皆是。但到2015年6月份,已經是上一輪牛市的牛頂瞭。這個期間正好是30個月,兩年半的時間,我曾參與一傢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也沉淀這30個月的時間,市值漲瞭30倍,股價漲瞭20倍。為什麼市值漲幅跟股價漲幅纷歧樣?因為A股大部分產業並購都是通過增發新股的办法完结收購的。這個20倍的股價漲幅在滬、深兩市排名排在第15名,樂視是第16名。

從這個比如中,我們能够說下當下的資本市場。我們每個人,正如馬雲前兩天講的,我們不要過於關註外在境況,我們要做好自己。我想表達什麼意思呢?沉淀我們要順勢而為,在牛熊市的轉換中去運用大勢,來為我們自己服務,其實有個生動的比如沉淀小米的雷軍。當年他在金山的時候,把金山用瞭10幾年的時間搞上市,大傢很清楚,他自己是一個IT勞模,但金山也沉淀幾十億的市值。金山上市不久,他就離任瞭,他說他很苦楚,為什麼做這麼多年還不如BAT?後來他想理解瞭,因為他總是在逆勢而為,為什麼金山做的欠好,OFFICE在和微軟抗衡啊,他個人再怎麼牛,牛不過大勢啊,事實讓他理解瞭,他做得完全是一個逆勢而為的作业。後來他建立瞭小米,就要踩在移動互聯的風口上,就有瞭那句經典的雷軍“風口論”,他要做順勢而為的作业。後來他還建立瞭一傢基金,叫順為資本,也是“順勢而為”的意思。所以面對今日的資本隆冬,今日的企業,我們不要管外在的境況,我們反而要爱惜熊市,苦練內功,高築墻。

以上沉淀我今日兵强将勇的首要內容,關於更多的並購重組的東西,我在我的新書裡面寫的很清楚,沉淀《兵臨城下——中國上市公司並購風雲》這本書。上市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是问候变革開放40周年的一部作品,內容沉淀總結瞭A股八大形態並購1993~2018年二十五年間風雲激蕩的實踐歷程,各個類型的代表性事例和並購作业、布景在書中都有所告知。我還做瞭一個模型,對過去25年的A股並購全景給瞭一個相對全面的展现,我信任能夠對在座的同學有一些幫助。這本書,也得到瞭諸多師長前輩給我的支撑,沉淀書上所列的這八位導師,謝謝他們。

今日我的兵强将勇就到這裡,謝謝大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