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从时间顺序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商业贷款理论: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一、资产管理理论管理流动性风险的资产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的前身是真实票据理论商业贷款理论,该理论源于亚当· 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在美国则被称为“商业贷款”理论(Commercial Loan Theory)。这种理论认为,银行贷款的资金主要来自短期的暂时性闲置资金(主要是存款),为应付存款人难以预料的提现,就一定要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所以放款应该是短期的、商业性的,应该是用于商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之中,具有自偿性的贷款(Self Liquidation Loans)。这种短期贷款应与银行存款的到期期限匹配程度较高,使得银行可以用到期的商业票据和贷款去弥补存款的外流。因此,该理论强调贷款必须以商业行为为基础,以真实的商业票据为凭证。一旦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即可根据所抵押的票据,处理有关商品。
按照该理论,银行不能发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农业贷款和长期设备贷款,更不能发放用于证券投资的贷款。同时,凭借真实票据所发放的贷款,偿还期限非常短(通常在一年以下),流动性却往往非常高,因而对银行来说,比较安全可靠。在早期西方国家创造信用的能力相当有限,动产和不动产的二级市场也不发达的条件下,商业贷款理论所倡导的自偿性贷款的发放,的确是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保障信贷资产安全的有效方式。这种理论下的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现形式如表格7- 1所示。
表格7- 1 商业贷款理论下的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现金
短期商业贷款
存款(假定为活期存款)
资本金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理论的缺陷也日益明显。首先,它没有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贷款需求扩大和贷款种类多样化的要求,不利于促进经济高速、持续的增长;其次,该理论也没有注意到银行存款的相对性和稳定性,认为存款人会随时提存,所以强调短期的高流动性,但经验证明,银行存款的存取都是经常发生的,每天有提款的也有存款的,所以余额总是相对稳定的;再次,缺乏对贷款自我清偿外部条件的考虑,因为能否自我清偿不但取决于贷款的性质,而且取决于市场状况。如果出现市场萧条和经济危机,就难以自动清偿。
2.资产转换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金融市场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金融资产的种类增多、流动性增强。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等国家政府发行的债券大量增加,国债市场出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政府债券基本没有违约风险,在二级市场上容易以合理价格转卖变现。银行家们逐渐认识到,包括这些政府债券在内的变现能力强的资产既能产生一定的收益,也能在必要时出售这些债券转换成现金来满足支付需求,保持资产的流动性,由此诞生了资产转换理论(Asset Shift ability Theory)。资产转换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该理论找到了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的新方法,即银行可以用购买或出售短期有价证券的方式保持资产的流动性。这样既消除了贷款保持流动性的压力,又可腾出一部分资金作长期贷款;同时,既可以减少非盈利的现金资产,又能够增加盈利贷款的收益性。因为有这种积极作用,所以资产转移理论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精神支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一段较长时期内,美国商业银行持有的有价证券量超过了贷款量,成为银行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资产转换理论下,一家银行典型的资产负债表如表格7- 2所示。
表格7- 2 资产转换理论下的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现金
短期货币市场工具
证券(政府证券和其它证券)
短期商业贷款
存款
资本金
但是,资产转换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银行持有的资产能否变现,除了决定于自身是否持有足够的短期证券外,主要依赖于银行以外的金融市场的需求,如果需求不旺,持有的有价证券也难以变现;其次,在需求既定的情况下,银行所持有的资产能否变现还要受到金融市场上该证券行市的影响,如果多家银行竞相出售,会引起行市下跌,就难以保证资产的流动性;最后,银行所持有的资产能否变现还要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停滞或出现危机时,短期证券市场往往萧条,如果中央银行不出面干预,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就很难保证。
3、预期收入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Anticipated Income Theory)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首先由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一书中提出。当时,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产生了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对贷款的需求猛增,不仅需要短期资金,而且也增加了对银行长期贷款的需求。同时,在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下,在这一时期银行开始注意向消费者贷款提供贷款,消费者也逐渐接受了举债消费的观念。此外,其它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一切都迫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不能仅仅满足于证券的变现,还要根据借款人的偿还能力来开发、提供不同的贷款,以应对同业竞争。在这种情况下,预期收入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与该项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即预期收入密切相关。如果一笔贷款或一项投资的未来收入有保证,那么即使期限长,仍可保持流动性;相反,如果未来收入没有保证,即使放款期限短,仍有不能按期收回的坏帐风险。
该理论强调了银行贷款偿还和贷款项目未来收入的关系,认为借款者的现金流量通常随其收入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发放贷款时,要注意贷款的种类和还本付息的方式、期限,以与以借款者未来的收入决定的偿债能力相匹配。预期收入理论揭示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原因,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突破了银行原来的经营范围限制,让银行业务既不受银行资产期限和类型的限制,也不必过多考虑资产转让的性质,提出“只要收入有保证,就可以经营”的新思路。在该理论的影响下,银行开发了中长期分期还本付息的贷款,银行在安排贷款和投资组合时,也更有意识地错开了不同资产的到期时间、以保障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同时,通过改变贷款结构,增强了银行的地位,其发放的中长期贷款,使金融活动渗透到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更新领域,从而使信贷不仅作用于企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而且作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过程。
但是,预期收入理论并不完美,其缺陷在于:首先,预期收入难以把握,因为客观经济条件是错综复杂、发展变化的,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很难把握,一旦预期有误。就很难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其次,在资产期限过长的情况下,债务人的经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贷款到期时不一定具备偿还能力,故而增加了不确定性,因此以预期收入作为资产经营的标准,并不能完全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二、负债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现,金融市场上筹资融资纳新工具不断涌现,这些变化导致商业银行传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受到了其它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威胁和冲击。60年代初,美国花旗银行首创的大面额可转让存单(CDs)问世,为商业银行主动吸收新的资金来源开拓了新的路径,负债管理理论(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也应运而生。
负债管理理论与以前的流动性管理理论截然不同。以前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从资产的角度来考虑怎样满足流动性,而负债管理理论则认为银行可以通过货币管理来获取流动性。该理论不仅强调如何以合理价格获得资金,也重视如何有效地使用资金,特别是如何满足贷款需求。与传统的主要依靠吸收存款满足流动性的办法不同,负债管理强调通过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如银行同业拆借基金、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欧洲美元存单、回购协议等,进行筹资,通过改变银行负债构成的办法来满足流动性需求。
负债管理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用很短期限的借入资金来弥补资产上的缺口,即储备头寸负债管理;另一种方法是对所有到期负债进行管理,即贷款头寸负债管理。
1、储蓄头寸负债管理
储蓄头寸负债管理是用增加短期负债,来向银行有计划地提供流动性的管理方式。这种负债管理方法通过购入资金以补充银行所需的流动性,其主要好处是优化了资产结构。储备头寸负债管理的主要工具是购买同业拆借资金或使用回购协议。当某家银行的储备由于存款人提款,或增加了对有收益的资产投放而暂时不足时,它就去拆入短期资金;而当储备暂时盈余时,就短期借出。从这一点来看,这种负债管理方法提高了资金的运用效率,也减缓了银行体系由于储备的突然减少所带来的震荡性影响。
2、贷款头寸负债管理
贷款头寸负债管理被用来持续扩大银行的负债规模。这种方法首先是通过不同利率来融入资金,以扩大银行贷款;其次,通过增加银行负债的平均期限,减少存款的可变性,从而降低银行负债的不确定性,银行发行大额CDs就是这种方法的典型。贷款头寸负债管理可以看作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计划部分,这一部分是银行经过有计划的安排,增加负债,扩大贷款,获取利润;二是灵活反应的部分,这是银行管理人员为抵消外部干扰对资产负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采用的平衡砝码。存款的变动、贷款需求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有一定随机性的,负债管理就是通过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管理,并灵活地、及时地使用购入资金来缓释由此产生的流动性风险。
总之,负债管理开辟了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的新途径,在一定条件下增加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经营的灵活性。同时,负债管理的局限性表现为,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负债管理能够很好运行;但是一旦货币政策收紧,负债管理就会产生问题。货币紧缩时期,中央银行通过收缩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以减少信贷供给量,从而收紧银根,让进行负债管理的银行或是借贷成本激增,或是产生告贷无门的危险。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各国放松金融管制以来,在各类金融机构激烈的竞争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风险,过去的所有经营管理理论都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负债管理,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片面性。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不利于银行的价值创造;负债管理理论虽能较好地解决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但更多地依赖外部条件,往往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这使得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heory)应运而生,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其基本思想是资产和负债并重,将资产与负债、资金的来源与使用等相关方面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统筹安排。围绕两者的缺口或差额,根据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和负债双方在某种特征上的差异,协调不同的资产与负债在利率、期限、流动性等方面的综合匹配,进行最优化组合和合理搭配,以.实现银行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统一。无疑,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是一种更先进和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但是,这种管理方式要求实现资产和负债流动性的动态综合均衡,对银行的管理理念、方法手段、技术条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格7- 3是对这三种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归纳和比较。
表格7- 3 流动性管理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资产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核心思想
假定负债的总量和结构既定,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来管理流动性
银行可以通过主动负债或购买资金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
资产与负债并重,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动态双向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特点
存量调整的管理策略
增量变动的管理策略
存量与增量综合平衡的管理策略
缺陷
过分限制银行的业务范围,末充分考虑活期存款的相对稳定和信贷资金的运动规律
增大了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尚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之中,对银行管理水平的要求更高
四、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在各国放松金融管制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竞争空前激化。这种竞争不仅存在于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之间,连非金融的工商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地介入金融业的激烈竞争。同时,各国的货币政策相对偏紧,通货膨胀率下降。这些因素都抑制了银行利率的提高和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银行存贷的利差收益愈来愈小。与此同时,大量创新的衍生交易工具不断涌现并迅速变异组合,不仅为银行规避、控制、管理风险提供了许多新的途径和手段,也为银行开辟了新的盈利来源,但这些避险工具本身也存在潜在的、更加复杂的风险。
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认为,随着金融自由化、全球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风险和其它金融风险管理的难度更大了。《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又要求银行对表外业务的风险也要加强管理。融资技术和融资工具的创新使许多业务可以在资产负债表内外双向转换。如贷款的出售和担保等业务构成的或有负债等。所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不能仅限于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而应当对表内表外业务统一进行管理。这种理论认为,存贷业务只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在其旁侧,可以延伸发展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信息处理、资产管理、基金管理以及期货、期权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同时,这种理论也提倡将原本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例如,将贷款转让给第三者,将存款转售给急需资金的单位等。这种转售都只单纯地在资产和负债上分别销账、使表内经营规模缩减或维持现状,而银行仅收取转让的价格差额。这种做法也同银行逃避审计和税务检查有关。
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实质上是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扩展和延伸,使资产负债管理由表内扩展到表外,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金融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得包括流动性风险在内的金融风险管理以及资产负债管理日趋复杂化。目前这种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还在不断地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