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連續下滑、曾被列失期臺海核電申請融資60億

手機炒股安全?手機炒股安全

新京報訊繼業績跌落、被列失期後,臺海核電擬向銀行申請60億元授信。

000504?000504

根據臺海核電最新布告,為滿足公司生產經營和業務拓宽對金融機構融資產品及快速辦理融資業務的實際需求,根據公司2019年度的發展規劃,公司及一級全資子公司煙臺臺海瑪努爾核電設備有限公司、二級全資子公司煙臺臺海资料科技有限公司、二級控股子公司德陽臺海核能裝備有限公司、二級控股子公司德陽萬達重型機械設備制作有限公司擬向金融機構申請綜合授信額度公民幣60億元整。

三星電子市值?三星電子市值

臺海核電表明,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具有杰出的盈余才能及償債才能,因業務發展、企業規劃的需求,获得金融機構必定的授信額度,有利於促進公司現有業務的持續穩定發展。

股市暴降涉及明星,股市暴降涉及明星

資料顯示,臺海核電树立於2006年,主營核電設備等高端裝備制作,2015年借殼丹甫股份(002366)實現A股上市。

臺海核電近期業績欠安。

臺海核電2018年年度審計報告顯示,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3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66.90%;營業收入為13.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4.14%。2018年公司資產總計71.36億元,較上年同期相等;負債合計39.17億元,較上年同期微降。

就報告期內業績首要影響要素,臺海核電稱,受國內核電新項目招標推遲及建設放緩的影響,公司新增訂單不達預期,行業景氣度偏低,公司亦遭到影響。此外,因宏觀金融形勢變化,部分子公司收入下降;公司期間費用有所添加。

臺海核電同期發佈的2019年一季報顯示,公司業績繼續跌落趨勢,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5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4.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4.18%。

新京報記者發現,臺海核電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3億元,2017年則為-1億元。

2018年年報顯示,臺海核電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較上期增長34.03%,首要原因系本期銷售回款比上期增長25.73%所造成的;本期經營活動現金流出比上期減少10.87%,首要原因系本期采購原资料开销比上期減少10.94%及付出的各項稅費減少44.34%;受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和流出的一同影響,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凈額本期比上期增長427.15%;

本年4月早些時候,新京報獨傢報道,臺海核電曾被列為失期被執行人,涉安全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一同糾紛。

收效法令文書確定的義務顯示,臺海核電子公司德陽臺海核能裝備有限公司拖欠安全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悉数未付租金公民幣3485萬餘元,被告煙臺臺海瑪努爾核電設備有限公司、臺海瑪努爾核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煙臺市臺海集團有限公司、王雪欣對被告德陽臺海核能裝備有限公司的付款義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4月28日,新京報記者查詢最高法院執行信息平臺看到,臺海核電已不再被列為失期被執行人。

臺海核電在2018年年報中表明,公司现在處於發展機遇期,严重改造居多,發展战略是在保證生產經營正常運行情況下,實施严重改造項目,因而,資金办理十分重要。一旦資金办理不善,运用不合理,將會產生严重影響和風險。首要會表現在幾個方面,其中之一是投資決策失誤,引發盲目擴張或喪失發展機遇,或许導致資金鏈斷裂或資金运用效益低下。

臺海核電在年報中列出的舉措包含:树立資金办理小組,拟定資金籌措和运用規劃。加強內部办理,對合同事前審批、事中執行、事後評價,進行嚴格監控與剖析。增強風險防备意識,树立風險預警機制和評價機制。

臺海核電稱,積極获得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支撑,獲得資金支撑。同時根據本身的實際情況,積極拓宽融資途径。

上一年12月20日,臺海核電控股股東臺海集團完结增資控股。

中核香港產業基金有限公司以15億港元的價格認繳臺海集團新增註冊資本公民幣2790.69萬元。增資完结後,臺海集團註冊資本將添加至公民幣5790.69萬元,中核香港產業基金將持有臺海集團48.19%的股權。

中核香港產業基金有限公司實力雄厚,其系中核產業基金办理有限公司办理下的投資平臺。資料顯示,中核產業基金办理有限公司是中核集團出資树立的專業股權投資基金办理公司,擔任設立基金公司的發起人和办理人。

臺海核電布告顯示,此次买卖完结後,將紓解臺海集團的現金流壓力,改进臺海集團融資條件,提高公司風險防控才能,有利於公司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此外,將對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有利於公司加速拓宽核電裝備市場,增強產品競爭力,鞏固公司核電裝備市場位置。

现在,臺海核電所處的行業已開始出現暖意。

據證券日報報道,4月1日在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2019年春季國際顶峰會議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傢核安全局局長劉華表明,本年會有核電項目陸續開工建設。

多傢券商近来發佈的研報提出,核電重啟或將為核電概念股帶來催化劑,打開成長空間。

新京報記者朱玥怡趙毅波編輯陳莉校對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