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

虽然近期海外市场波动剧烈工银现金宝,但是“赚钱效应”渐显的A股市场工银现金宝,依然带动了基金销售的火爆。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仅3月12日就有3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其中有两只基金为一日售罄。

不过,在资金争相涌入这一领域之时,有投资者也表示,其持有的基金,收益并没有像市场热捧得那么高,有些甚至亏损了30%。

工银瑞信一产品运行近5年 净值不足0.5元

“去年以来基金的收益确实不错,我2018年买的一只融通创业板指数基金,买的时候净值是7毛钱,现在已经涨到1块钱了,收益有40%左右。”14日,济南投资者秦昭华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不过,令秦昭华不解的是,她买的另一只基金,净值却依然在低位徘徊,迟迟不能回升。“南方中证高铁产业(160135),2016年买的,当时银行的理财经理说A股指数已经下跌了很多,是抄底的好机会,我就挑了这只基金。8毛钱的成本,后来涨到1块,但是从2017年开始就一路下跌,一直没有个像样的反弹,到现在净值也只有6毛多。”

工银现金宝(工银添益快线)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与秦昭华遇到的情况类似,在A股市场出现明显反弹之后,基金的表现却差异极大,有的基金出现净值翻倍的表现,有的基金却仍在低谷徘徊。如安信价值精选(000577)成立于2014年,目前净值达到3.3元工银现金宝;但与之同样成立于2014年的工银瑞信创新动力(000893),目前净值只有0.64元。

通过Wind资讯统计发现,截至本月12日A股收盘,市场中仍有392只股票型基金净值低于1元,其中工银瑞信互联网加(001409)净值最低,只有0.445元。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工银瑞信旗下的这只基金于2015年6月成立,可谓生不逢时,恰好赶上市场大跌之时,其净值也随市场指数一路走低,甚至一度跌至0.25元。直到去年开始,这只基金的净值才有所回升,但距离回归1元净值之上,仍遥遥无期。

从基金规模看,目前该只基金的规模仍有36.71亿元,并不算小。当然,该产品运行近5年时间中,净值几乎都在1元以下,也意味着有不少投资者被深套其中。

工银现金宝(工银添益快线)

值得关注的是,净值表现不佳的股票型基金队伍中,有数只工银瑞信旗下基金产品现身。比如,工银瑞信创新动力,这只基金2014年成立,目前净值只有0.64元;2015年成立的工银瑞信聚焦30(001496),净值最高曾到过1.148元,但随后一路下滑至0.583元,目前净值仍在0.78元左右。

对此,部分受访投资者表示,若基金公司多只基金出现业绩表现不佳的情况,会让他们谨慎考量认购、申购该公司的产品。

基金经理“一拖多”仍备受诟病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基金净值的糟糕表现?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除了基金成立时间点、投资领域等先天因素外,作为产品掌舵者的基金经理,或是影响基金收益的主要因素。

如“工银瑞信互联网加”成立之时的基金经理为王烁杰、刘天任,两位经理彼时都有多年的证券投资经验,但面对市场火爆行情时,反而没有体现出专业投资人士更应注意的风控管理。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时间为2015年6月,彼时A股已登上5100点的高位,随即开启了下跌模式,在2015年6月到9月的市场主跌期,上证指数下跌了28.63%,这只基金期间没有放缓建仓脚步,截至当年9月30日,基金单位净值亏损了近50%。

另外,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王烁杰、刘天任在2014年12月到2017年5月还担任了工银瑞信创新动力的基金经理,这只基金在他们任职期间的净值表现为-28.40%。

采访中,有投资者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在A股市场回升的2014年至2015年期间,基金产品销售火爆,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也迅速扩容,但基金经理人数有限,经常会出现其同时管理5只、10只甚至更多产品的这种“一拖多”情况。在投资者看来,“一拖多”会使得基金经理分身乏术,产品投资“同质化”、集中在相同的股票中,净值随市场波动的风险会有所增大。

其实,监管层也认识到“一拖多”对基金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去年就曾对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产品的情况做了进一步规范,要求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要有管理产品的数量上限。

经济导报记者通过Wind资讯统计发现,如今多数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产品数据均在上述要求范围之内,不过部分基金经理管理产品的数量和规模依然偏大,业绩也不甚如人意。如工银瑞信基金经理郝康,目前管理着工银瑞信红利优享(005833)等5只基金,合计规模超20亿元。但截至目前,多数产品在其任职期内的收益均为负数。

若“以史为鉴”,投资者对于“一拖多”的基金经理或相关情况较多的基金公司,还应谨慎对待。

【同期声】小心违规销售的基金工银现金宝

近来火爆的基金销售背后,不乏销售宣传方面的推波助澜,一些带有业绩排名、预期收益、一日售罄等“吸睛”效应的宣传词语,不时出现在朋友圈或产品介绍中。其实这种做法已经违规,给出的业绩预期更是“空头支票”,应引起投资者注意。

据悉,监管部门今年就已下发了《严格规范宣传推介行为 促进权益类基金健康发展》的监管情况通报,要求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进一步规范基金销售活动和基金宣传推介行为。但在此背景下,基金销售渠道宣传违规和打擦边球行为却依然屡见不鲜。

如去年底,厦门证监局发布关于对厦门市鑫鼎盛控股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点名鑫鼎盛在“基金决策宝”App上发起“全民砍价大狂欢”活动,投资者参与活动购买基金可获取现金优惠奖励,该行为就已违反《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有受访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不应轻易相信基金产品宣传的收益,而是应该考量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考察过基金长期表现后,再进行投资。(经济导报记者 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