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财经社 赵怡然

编 |鹿鸣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京沪高铁上市,未经许可京沪高铁上市,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1月16日,京沪高铁完成A股首秀,从申报到上市,前后不过86天时间,实为罕见。

从首日表现看,京沪高铁股价开盘涨幅一度超过43%,触发临停。截至收盘,报收6.77元/股,涨幅38.73%。市值约3325亿元,比肩万科。而按照总股本计算,京沪高铁在一天之内市值增加了928.17亿元,超过了华夏幸福、绿地控股等房企的总市值。

据招股书,京沪高铁上市超30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收购新线路运营主体——京福安徽公司。由于该公司评估价格为500亿元,仍有近200亿元差额,需京沪高铁自筹资金解决。

虽然估值昂贵,该公司成立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亏损数额已达20亿元,因此引发不少争论。

上市现场,京沪高铁董事长刘洪润表示,收购新线主要考虑三点京沪高铁上市:一是京沪高铁在徐州到蚌埠段运力饱和,收购新线后,从西边来的车不再经过徐州,整体运力提高;二是该线路地处南北通道和东西通道的交叉上,所有车都要从此处经过。而众所周知,京沪高铁靠收“过路费”,2019年1到9月,“躺赚”127亿。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保证成长。三是看好安徽及长三角地区发展。

刘洪润还表示,正研究各种措施,改善京福安徽公司经营情况。

京沪高铁上市

铁路资产证券化之路

上市现场,京沪高铁第一大股东,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桂章表示,京沪高铁登陆A股,是铁路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新局面的开端。

据第一财经统计,中国铁路系统总资产超8万亿,资产证券化率仅有2.23%左右。2006年,大秦铁路、广深铁路相继登陆A股,但此后长达13年,未有其他铁路资产上市。

为何时隔13年,再次打破空白。从根源看,京沪高铁背后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多年沉淀的巨额负债,已到不得不面对处理的地步。

一期名为《从京沪高铁上市看中国股市》的视频节目提到,中国铁路建设运营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依靠每年第四季度政府补贴一笔资金,保证略有盈余。而据中铁总2018年年报,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铁总负债5.23万亿元。盈余相比负债,杯水车薪。

支出也相当可观。除去建设运营支出,2015年,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向《华夏时报》坦言,铁总银行贷款已经达到3万多亿元,按照6%利息来算,每年要拿出1800亿元的利息给银行。而铁总200多万员工一年的工资,还不到1500亿元。并戏称“铁总在给银行打工”。

还有媒体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国铁路总公司曾向国务院提出,希望免掉两万多亿元债务,因为现在,铁路总公司“连利息都还不起”。

京沪高铁上市

鉴于这一形势,借助上市引入民资,被视为破局思路之一。而加速这一进程的,则是中铁总内部一次重大人事变动。

2019年1月,国家铁路局局长杨宇栋空降中铁总,任总经理。原总经理改任董事长。杨宇栋26岁进入北京铁路局,从见习生做起,历任北京铁路分局丰台西站站长,北京、大同铁路分局副分局长等。

据财新网引述国家铁路局人士透露,杨宇栋属于实干型官员,雷厉风行,无论此前在中铁总,还是国家铁路局,都表现出较强的推动铁路变革的决心。相比中铁总前两任总经理盛光祖和陆东福,杨宇栋被任命为总经理时,刚满50岁,有较多时间进行改革政策布局。

幕后赢家

作为具有标杆意义的高铁第一股,京沪高铁上市首日,顶格涨停,背后股东被视为幕后赢家。

京沪高铁主要股东有三家京沪高铁上市:第一大股东为国铁集团下属投资股东,持股43%;第二大股东为中国平安旗下平安资管,持股9.9%;第三大股东为社保基金,持股6.2%。

按照1月16日的涨幅,平安资管在一天之内的浮盈已经达到了91.89亿元。

此外,据京沪高铁1月8日发布的公告,人民日报、中车资本、淡马锡等21名战略投资者,参与了京沪高铁战略配售。但平安资管、社保基金未在其中。

京沪高铁与平安资管、社保基金渊源已久,但双方的合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08年,平安资管作为牵头人,发起“平安--京沪高铁股权投资计划”,牵头国内7家大型保险机构共投资160亿元。被认为在特殊时期,雪中送炭,高风亮节。

但此后,平安资管意欲撤资的声音时有出现,且要求当时的铁道部回购其所持股份。矛盾主要集中在财务数据披露不够透明,以及派驻的董事“一无管理权,二无建言权”上。

另据财新称引述接近京沪高铁公司人士透露,2014年底,开通三年的京沪高铁首现盈利时,平安资管和社保基金希望尽快推动京沪高铁上市,提高公司透明度,且社会投资方也希望在公司上市后实现投资退出。

不过如今,平安代表第二大股东对外表示,目前无减持计划,将长期持有。据中国平安年报,2018年,作为京沪高铁的二东家,所获现金分红达3.05亿元人民币。

京沪高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