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才提前能知道哪個板塊或者個股有利好

當一個板塊的的許多個股都出現在漲停板位置,如果這一板塊品種較多,一般情況下這個板塊都將會有短線調整,反之,可以重點關注。
當一個板塊中的許多品種漲幅都在3--6個點、且不是處在高位時,這一板塊可能會成為新的熱點 ,可以關注。
當一個板塊被大家熱議且未能如期望的那樣快速上漲的話,也可以重點關注。
再有就是多看CCTV新聞頻道了。
多關心一下各方面資訊,或者用個手機炒股軟件(推薦牛股寶),比較方便,可以不限制地點的炒股。還能通過技術指標和板塊選股,牛股寶里還有牛人榜,能跟蹤學習牛人怎樣炒股。希望能幫助到你。

② 如何看一支股票的業績呢 那些是利好 哪些是利空呢

如何判斷上市公司公告中的價值
上市公司公告是指公司董事會對公司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并購重組等所有對公司股票價格可能產生較大影響事項的公開正式披露的報告。由于上市公司對公告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性負有法律責任,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總體來說,上市公司公告中一般不會存在明顯的虛假、誤導或遺漏。

非正式公告是指沒有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則進行披露的消息,或者指小道消息、傳聞,由于非正式公告不是上市公司依法通過正規途徑或渠道披露的信息,其真實可靠性沒有保障,一些消息甚至成為莊家用以欺騙散戶、操縱股價的工具。

因此,投資者應把上市公司公告作為主要的信息來源,加以仔細閱讀和分析。那么,投資者如何讀懂上市公司公告呢?

一、“三步法”讀公告

第一步,初步瀏覽公告內容。投資者應關注那些可能對公司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可能對股價產生較大影響的公告。如重大投資、合作、資產重組、兼并收購、股權轉讓公告、經營業績增長、公司遭受重大損失、公司減資、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重大訴訟、分紅方案、股票狀態變化等等,投資者大體對公告的內容屬利好、利平還是利空大致有個判斷。

第二步,詳細分析公告細節。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詳細分析:

1、公告說明事項的具體情況,該事項的背景等。上市公司以前發生過類似事項嗎?

2、該事項的進展情況,真實性如何?是已發生的,還是意向性的,其執行是否有其它前置條件或不確定性?

3、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如何,發生影響的時間是現在還是未來?如果上市公司以前發生過類似事項,那么當時發生了多大影響?

4、是否有承諾事項,對未來會有什么影響?承諾事項有保證措施嗎?

5、澄清了哪些傳聞、研究報告、媒體報道等?

6、該事項存在哪些風險?

第三步,全面了解上市公司。投資者可查閱上市公司最近的年報、半年報、季報,一方面關注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分紅方案、業績預告等信息,另外還要關注3個問題:“資金從哪來?貨往哪銷?誰在管理?”

普通投資者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信息往往集中在年報的會計資料和業務資料、董事會報告、財務報告三部分。

會計數據和業務數據摘要提供了上市公司報告期內的諸如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每股凈資產、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等基本的財務數據和指標。

董事會報告陳述了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分紅方案、投資情況、業績預告等基本信息。

財務報告則包括審計報告及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大會計報表等內容。

抓住了這些要點,投資者就可對上市公司基本情況有較完整的印象和大致的了解。

二、判斷公告信息的影響

普通投資者往往希望獲取公告信息后直接來判斷股價的走勢。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看公告中

“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部分的描述,這是公司對此事項的“官方”認識,但有些公告并沒有披露“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投資者就要經常有意識地去分析,以便從蛛絲馬跡中發現新的市場機會或者公司的風險。

1、財務影響和非財務影響。財務影響是能新增多少收入和利潤、提高多少凈資產等等。非財務影響比如會計師更換、管理層的變更、大股東的變動、公司獲得國家部門認證等等。非財務影響是無形的,經常被投資者忽視。

2、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投資者不但要分析短期影響,還要兼顧長期影響。如A公司賣出一個子公司70%股權獲利2億元,而這個子公司是其主要經營性資產,短期來說,賣股權獲利是好事,但長期來看,A公司失去了主要經營性資產,如果沒有新增利潤點,那么公司相當于賣掉了“生蛋母雞”,不見得是好事。

再比如,收購兼并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擴張方式,一個公司往往通過收購兼并來拓展新產品市場份額,或進入其他經營領域。這種重組方式的特點之一就是被收購兼并方生產及經營現狀影響較大,磨合期較長,因而見效可能較慢。資產置換是另一種常見和見效較快的重組方式,就是用公司的“劣質”資產交換外部優質資產,由于是采取整體置換形式,因而公司資產質量得以迅速提高,收益也可立竿見影。

3、一次影響和多次影響。投資者需分清一次影響還是多次影響。例如B公司2006年度收到政府補貼6000萬元,公告里寫的是“為支持公司發展,特給與公司一次性政府補貼6000萬元”,再查查公司年報,發現公司2004年、2005年已連續兩連虧,2006年的政府補貼很明顯是保證公告不被暫停上市之舉,是一次性行為,今后可能很難再得到政府補貼了。再如C公司收到2006年度政府技改項目補貼5000萬元,它是今后幾年都有的,顯然是多次影響,利好程度就高得多。

4、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同一事項的直接影響比間接影響的力度要大很多。例如D公司參股E證券公司5%,E證券公司剛獲得創新類券商資格。獲得創新券商資格對E證券公司就是直接影響,對D公司就是間接影響了。

5、歷史影響和現實影響。

如果上市公司以前發生過類似事項,投資者就可“以史鑒今”,分析以前類似事項的在當時的影響,就可大致推測出現實影響了。

需特別注意的是,事項對公司股票價格的影響是投資者自行判斷的,與公司無關。公司也不會對股票價格的走勢進行判斷。

三、莫忽視風險因素

上市公司公告往往對披露事項作出風險提示,但可惜的是,許多投資者盲目追求利好效

應,“思漲心切”,有意、無意地忽視風險因素,甚至明知有風險,也不予理會。

例如 F公司公告了與某外國大公司合作投資的事項,被投資者視為重大利好。但很多投資者沒有繼續分析該事項的風險因素,如投資協議最后未經商務部批準導致合作失敗的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如果不象當初預期的那么好,而面臨經營業績下降的風險;法律方面風險等等。

再例如G公司公告了承接境外巨額的工程建設訂單事項,仔細分析下,可以分析出其中蘊含的風險極大。如該訂單是真實的嗎?即使訂單是真實的,訂單可實現性有多大?最終訂單帶給公司的收益能有多少?收益穩定嗎?收益實現了,能收到工程款嗎?海外訂單受當地社會、經濟環境、政策影響的風險有多大?以前有類似公司承接大單后續發生過風險嗎?

四、謹慎使用各種研究報告,勿輕信傳言。

一般而言,研究報告是分析師通過研究上市公司公開信息,加上分析師行業研究,實現上市公司價值發現、價值重估。遺憾的是,近期一種不良的風氣正在一些研究報告中蔓延,過多的主觀臆斷和大膽猜測、甚至傳言出現在報告中。

例如某券商對 H公司的研究報告中公司主營產品VB2價格從240元/公斤上漲至340元/公斤的說法,在沒有依據的情況下大膽猜測“公司2007年業績為0.77元,至未來4個季度的業績1.1元”,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另外,已經有證券分析師由于在網站上連續發布不實信息,導致相關公司股價大幅波動,被證監會立案查處。

對于各種傳言、媒體上的不實報道,上市公司也會及時做出澄清,投資者應正面理解澄清公告內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深市發布的針對股價異動公告的澄清公告共102份,而經上市公司承認部分屬實的僅20余份,占比不到20%,也就是說,傳言的真實性極低。所以,投資者不要根據傳言進行逆向推理和任意猜測。

③ 有些股票在沒有利好的情況下、突然放量或放巨量上漲、是怎么回事額

這要看股價處于哪個位置了。現在游資也很多,不好說,都要繼續觀察。我只能把我學的知識說出來。 假如是經過長期下跌,慢慢盤出底部后,記住,是慢慢盤出底部后。某天突然放量漲停,應該是主力的最后一次大規模建倉。但是不要急著進,如果從這以后股價一直沒有跌破漲停那天的價格,而且沒有放量暴漲,然后一直縮量走上升通道就是真的。 假如是長期下跌,某天突然放量大漲,然后還是不怎么漲。就是假的了。因為一放大量,整個市場都在注意,給人一種有主力入場的感覺。這其實是個陷阱。主力不可能讓投資者輕易在他的成本區買到股票的。換個角度看,大家覺得這個股票見底了,都不會賣,股價早就無量漲停了。放這么大的量說明有人在大量賣。這都是假放量。 還有高位放量假突破。假如是高位放量漲,沒有套牢盤,股價上去是不需要量的。再觀察一下,假如放量不漲,就有出貨嫌疑了。 學的不多,只能說這么多了。

④ 股票有利好在哪里看的

新聞聯播,騰訊,新浪財經,東方財富財經網等等;

利好是指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好轉、銀行利率降低、社會資金充足、銀行信貸資金放寬、市場繁榮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對股價上漲有利的信息。嚴格的說,利好是指能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披露。

⑤ 看股票利好利空的消息在哪看

看公告
軟件個股的資詢里有
還要看大市的消息,財經新聞,如中央公布的統計數據、國際原油的價格

⑥ 怎樣查股票當天是不是有利好

我們把利好分為兩類:
1.突發性的利好
這類利好一般帶有政策性色彩,常見於大盤及若難返之后,突然公布減息等促進宏觀經濟恢復的措施,這種利好出來一般影響范圍較廣,持續時間較長,較易把握,跟進領漲板塊也許是最正確的選擇。

2.非突發性的利好
常見於個股業績大幅增長的公告,重大收購、重組等信息。這類利好出來,一般之前股價就已經有大幅的走高,因為信息永遠是不對稱的,總存在先知先覺的人提前動手!那么當天或許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或到達階段性的高點,難怪別人說利好出盡是利空。

回答您的問題,對于第一類利好,關注股市的大形態和國家大的政策就好了;
對于第二類利好,當天上市公司一般會有公告,發現也極為容易。

相信您更加關心“潛在的”利好,因為股票這個東西就是買未來、炒作朦朧和預期。

該怎么辦呢?記住走勢說明一切!簡單來說,長期盤整到需要面臨方向性選擇時,一飛沖天的帶量突破,往往并沒有什么利好出來,但是潛在的利好已經擺在面前,相信有一天利好會出來的,到那一天,您已經盆滿缽滿了,到時從容而去,帶走很多東西!

⑦ 今日股票新聞有沒有什么利好的,哪里看

新聞是有很多的,一般手機看會比較好的,可以用在神牛APP牛股快訊上去看,我下載了,正在用,感覺還不錯,以后長期用這款了,主要是資訊發布的時間比較早。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⑧ 股票是不是利好在哪里可以看到

股票的新聞在網上看到的嗎?

⑨ 股票的利好消息去哪看

新聞聯播,騰訊,新浪財經,東方財富財經網等等

⑩ 股票的利好消息都有哪些

是一種股票術語:就是看好股票未來的上漲前景而進行買入持有等待上漲獲利。

做多就是做多頭,多頭對市場判斷是上漲,就會立即進行股票買入,所以做多就是買入股票。

做多相信價格將上漲而買進某種金融工具,期待漲價后高價賣出的市場人士。與空頭相反。

外匯中是:做多相信價格將上漲而買進某種金融工具,期待漲價后高價賣出的市場人士。與空頭相反。

做多是指預期未來價格上漲,以目前價格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等價格上漲后,高價賣出,從而賺取差價利潤的交易行為,特點為先買后賣的交易行為。
做多是股票、期貨等市場的一種操作模式。一般的市場只能做多,就是說先買進,有貨才能賣出。這種模式只有在價格上漲的波段中才能盈利。即先低位買進再高位賣出。
利空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來源:棒槌股票知識網
利好,是指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好轉、銀行利率降低、社會資金充足、銀行信貸資金放寬、市場繁榮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對股價上漲有利的信息。
小,即小部分。 非,即限售。 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反之叫大非。 解禁,即解除禁止。 小非解禁,就是部分限售股票解除禁止,允許上市流通。 當初股權分置改革時,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說,有許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暫時是不能上市流通的。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

大非:即股改后,對股改前占比例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兩年以上方可流通.
小非:即股改后,對股改前占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小于5%,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
關于占股比例多少和限售時間關沒有明確的確定,只是業內一種通俗的說法。
限售股上市流通將意味著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來持有的股票可能會貶值,此時要當心.
最大的“莊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也就是所謂的“大非”“小非”。其中作為市場最有發言權的則是控股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經營狀況最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東及其他法人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們對公司股價既不關心,也無動力經營好上市公司。
不過,經歷去年的股改洗禮,越來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經或即將解禁流通,這些大股東們增持還是減持公司股票,能相當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可以無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現,廣大投資者無從得知具體情況。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東分散、有較多無話語權“小非”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點警惕的對象。

大小非的由來
當初股權分置改革時,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說,有許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暫時是不能上市流通的。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大部分叫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