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4.15%,此前為4.2%。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4.8%,此前為4.85%。  2019年11月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受權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公告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

  中國央行: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4.15%,此前為4.2%。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4.8%,此前為4.85%。

  2019年11月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受權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公告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19年11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4.15%,5年期以上LPR為4.80%。以上LPR在下一次發布LPR之前有效。

  【相關報道】

  央行召集六大銀行開會:易綱劃定四大重點 提高信貸投放能力

  引導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和促進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繼續下行,成為當前央媽最“操心”的事情。

  11月19日,央行行長、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易綱主持召開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研究當前貨幣信貸形勢,部署下一步貨幣信貸工作。這是繼去年11月以來,央行再度召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

  本次會議可謂陣容強大,除了易綱主持召開會議外,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央行相關司局負責人均出席會議。此外,6家銀行主要負責人也參加了會議,分別是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中信銀行副行長謝志斌、浦發銀行行長潘衛東、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

  從會議的主要內容看,央行主要釋放了以下幾點重要信號:

  1、會議肯定今年金融部門不斷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同時,也指出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局部性社會信用收縮壓力依然存在。

  2、會議強調金融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發揮好銀行體系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的關鍵作用。

  3、易綱對下一步央行工作“劃定”四大重點領域,包括繼續強化逆周期調節、用改革的辦法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推動金融機構轉變貸款定價慣性思維以促進實際貸款利率下行、推進資本補充工作以提高銀行信貸投放能力等。

  談形勢:局部性社會信用收縮壓力依然存在

  本次會議研究當前貨幣信貸形勢,部署下一步貨幣信貸工作。不過,細看主要表態,與央行上周六發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內容高度一致。

  會議分析認為,2019年以來金融部門不斷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穩健貨幣政策松緊適度,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提升,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一些,體現了強化逆周期調節的要求,為實現“六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貸款平穩增長,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信貸結構優化,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服務實體經濟提質增效。但也要看到,宏觀經濟金融平穩運行仍面臨挑戰,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局部性社會信用收縮壓力依然存在。

  “局部性社會信用收縮壓力”在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提到過,但央行并未具體指出究竟哪些領域存在信用收縮壓力。對此,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分析認為,當前社會信用收縮的壓力持續存在,傳統行業承貸意愿和能力受限,融資結構冷熱不均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大型金融機構和中小機構的投向矛盾。今年以來,大型金融機構投放穩定,對公中長期貸款投放相對積極,大型銀行因客戶結構因素,在基建“補短板”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而中小型金融機構對公信貸面臨不同程度的“資產荒”,造成信貸“月初回落、月末沖高”,低風險偏好推動持續向零售端轉型。目前中小銀行對公領域有效需求不足壓力仍然偏大。

  二是房地產、基建與傳統制造業的行業投向矛盾。前三季度以按揭為代表的房地產業貸款依然維持了較高增速,9月末全國主要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增速15.6%,仍顯著快于一般貸款增速;但制造業貸款增長較為低迷,除信息技術等個別領域維持高增長外,經濟舊動能信貸需求仍然不足;基建領域信貸則更多集中于中央大型項目,地方主體承貸意愿和承貸能力亟待啟動。一些私人部門出現了主動控杠桿和降杠桿的行為。

  三是區域信貸的不均衡問題比較突出。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地區信用風險事件偏多,傳統行業偏多,信用風險區域問題和行業問題出現雙集中,而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經濟活力相對較好。

  此外,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保障制造業貸款需求尤為重要。但近些年來,我國制造業貸款占全部貸款余額的比重低于制造業增加值占我國GDP的比重,制造業貸款增速也低;在貸款期限方面,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比重較低,銀行信貸期限與企業資金需求不匹配。

  為引導銀行加大對制造業貸款的支持力度,央行近期在宏觀審慎評估(MPA)中增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等指標,調整小微和民營企業貸款指標,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

  談舉措:易綱“劃定”四大重點領域

  面對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會議指出,金融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強結構調整,進一步將改革和調控、短期和長期、內部和外部均衡結合起來,用改革的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發揮好銀行體系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的關鍵作用,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

  易綱在總結中強調了以下幾點要求:

  1、要繼續強化逆周期調節,增強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基本匹配,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2、要堅持推進結構調整,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用改革的辦法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3、要發揮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對貸款利率的引導作用,推動金融機構轉變貸款定價慣性思維,真正參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促進實際貸款利率下行。

  4、要繼續推進資本補充工作,提高銀行信貸投放能力。

  央行部署的上述舉措多是過去提法的再強調,核心內容還是要通過引導銀行加大信貸投放、繼續推動貸款實際利率下行助力經濟穩增長。尤其是在推動貸款實際利率下行方面,實際上,近期央行動作頻頻,13天內先后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利率以期推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繼續下行。

  11月20日即將迎來LPR改革后的第四次報價,市場普遍預計,本次1年期LPR有望恢復下行趨勢,降幅預計在5-10bp。

  民生銀行首席宏觀研究員溫彬認為,11月20日的LPR報價非常關鍵和重要,它將明確MLF利率和LPR之間的傳導機制。

  “我建議我國LPR報價應采取美國類似的模式,即MLF下調5bp后,相應的,下一期LPR也應同步下調5bp。”溫彬稱,如果20日的5年期LPR也跟隨MLF下調5bp,那么政策利率和LPR之間的傳導機制就明確了,但這是否意味著掛鉤5年期LPR的新增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利率也會下調,只能拭目以待。

  不過,從推動貸款實際利率下行的角度看,除了新增貸款通過掛鉤LPR的方式降低實際利率外,推動存量貸款定價基準穩步切換為LPR也同樣重要。畢竟存量貸款才是占全社會貸款余額的大數,推動存量貸款利率下行,能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帶來更為顯著的作用。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提及“抓緊研究出臺存量貸款基準利率轉換方案”。

  王一峰預計,鑒于存量貸款切換定價基準的復雜性,很可能會分類安排,年內可能會推出存量對公貸款跟蹤LPR的轉換方案。

  “當前,對公中長期貸款總額約55萬億,驅動這部分產品定價下行,是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安排。央行LPR改革的目標主要是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消除銀行對大型企業的超額利潤,以此改善小微民營企業融資條件。”王一峰稱,原有對公中長期貸款主要集中于偏大型企業,這類企業議價能力較強,LPR改革后對這類企業的實際利率水平也較低,LPR機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擠壓銀行對于大型企業超額利潤的效果,因此預計對公存量合同切換利好大型優質企業,有助于其財務成本節約。

  降準降息仍有空間

  進入11月以來,央行一系列的貨幣政策實際操作,尤其是不到兩周時間兩度下調政策利率,讓市場看到了加大逆周期調節的力度。不少分析認為,展望下一步貨幣政策,降準、降息都還有空間。

  中泰證券研報則認為,在豬價高漲和地產韌性的情況下,MLF利率下調傳達的最重要的信號是,這兩個干擾因素或許并不是貨幣政策寬松的障礙,結構性的問題還是要交給結構性的政策去解決。央行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先讓明顯偏高的MLF向市場回歸,我國的降息周期才剛剛開始。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認為,總體來看,貨幣政策仍然是朝著邊際寬松的方向,需要關注節奏和力度對市場的擾動。下一步應關注貨幣政策節奏,結構性貨幣政策仍可期待。

  “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表態,并不否認貨幣寬松的空間,而是視經濟增長情況而動。要主動維持常態的貨幣政策空間,那么意味著央行在把握貨幣政策操作節奏和力度上更加精準、力求效率。”明明稱,預計后續貨幣政策操作的組合可能是以下幾個:

  (1)小幅度降息,例如此前MLF操作利率小幅下調;

  (2)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調整繼續后延,將原本一次性降息(即MLF和逆回購同時降息)轉變為兩次降息(MLF和逆回購先后降息);

  (3)繼續定向降準;

  (4)其他諸如MLF、再貸款、再貼現、PSL等機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及MPA考核等;

  (5)創設其他機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來源:券商中國)

(文章來源:央行網站)

【觀信股票財經網的新聞、圖片、音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行業信息傳遞,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