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米牛网咋样,这里是反人设俱乐部。
我们讨论过年龄和存款米牛网咋样,以及男性结扎、真假名媛、豪门家教和不消费主义米牛网咋样,这期,我们想分享一位海底捞打工人的七天日记。
文 | 月弥 北北
编辑 | 金匝
海底捞,这家以服务闻名的“顶流”火锅店,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登上一次热搜。
海底捞式服务,意味着热情周到,甚至无所不能,这是海底捞的A面。但服务背后,海底捞的打工人们,究竟会面对些怎样严苛的规则和考验米牛网咋样?
反人设俱乐部这次去体验了一把海底捞打工人的角色——今年国庆假期,我们入职了北京一家海底捞门店,沉浸式地感受了海底捞不为人所知的B面。
来海底捞兼职的第一天,我最大的感觉就一个字,“累”。
这家店在北京人流量超大的某商圈,一直以生意火爆著称,连兼职费也比别家高。果然,这一整天,店里几乎没有桌子空下来过,“动作快些,动作快些。”催促的声音持续拉扯着我的神经,导致我一刻也不敢放松,身上带的传呼机随时在同步消息,哪一桌空出来了需要立马清洁,哪一桌客人又有了什么新的需求。
我感觉自己像一个人形扫地机器人,不停地走来走去,打扫地面,清理垃圾桶,有时候得拿手去掏垃圾,中间稍微空闲的几分钟,还被大堂经理叫去整理了碗筷。
晚上8点左右,我旁边的一个服务员小哥撑不住了,小声跟我抱怨说,他快要累崩溃了,我又何尝不是呢?还没说完,他又被客人召唤,小跑着去打了两碗番茄汤。
原本晚上9:30是工作人员的晚餐时间,但因为顾客太多了,大家只有得了空,才能去后厨过道上吃饭。我还挺期待海底捞员工餐的,来之前看过一些帖子,据说有奶茶、水果,但真来了,才发现在这里吃饭急得像打仗一样,吃什么,根本没人在意,都是胡乱扒拉几口就结束,还有更多人忙得没时间吃。
从早晨9点左右,我一直干到了晚上11点,一天下来,竟然走了两万步,脚都快废了。难怪和我一起打扫的王姨说:“海底捞的工作就是费脚,我买了六双鞋,有便宜有贵,贵的也有一千多,但不管穿什么鞋,脚都太疼了。”
老实说,一开始决定来海底捞,是一天180元的兼职工资吸引了我,而且吃住全包,十一前三天还有3倍工资。还有,以前都是我接受服务,现在有机会换一种身份体验,我觉得还不错。
但直到这一天结束,我才意识到,没有经受社会捶打的我,真是太天真了,当天晚上我跟我爸打电话,说着说着,我居然哭了——我想过在海底捞兼职可能会很累,但没想到,居然这么累。
▲ 入职信息旁贴着“双手改变命运”。图 / 受访者提供
《日不落》这首歌,现在绝对是我最讨厌歌曲排行榜的第一名。
它是这家海底捞门店在换班时播放的歌曲,每天下午16:00和17:00准时响起两次,每次完整时长是3分48秒。这也意味着,不论在做什么,都要在这一首歌的时间里完成交接班,歌曲结束,工作就得立刻重启。
但每次歌还没结束,听到蔡依林唱最后一次“我要送你日不落的爱恋”时,不管我有没有吃饱,都会立刻精神紧绷,条件反射一样放下筷子,周围的老员工们也会立马露出紧张的神色,边跑边催我快点回到岗位上。
我太好奇了,这家店为什么要选《日不落》?是因为这首歌节奏快,可以激励到大家也加快速度?还是因为海底捞每天营业二十多个小时,想做餐饮界的日不落帝国?
不只是《日不落》,早上开会,我们还会播放《携手明天》,这是海底捞的店歌,歌词里都是“共创美好未来”“时刻发奋图强”之类的词。好奇的我还去网易云音乐搜了搜这首歌,发现评论区基本就是海底捞员工大型鸡血现场,不同门店的人纷纷来留言打卡,高喊着“加油”“冲冲冲”。
我不知道我的明天会怎样,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吃饭太慢,是要被批评的,没有请假去洗手间,也是会被批评的。
前两天,负责做美甲的娜娜就被通报了:“上午10点53分去吃员工餐,在11点17分才到岗,期间去洗手间未给管理层请假。”看完这个心情有些复杂,一份通报,居然会精准到分钟。
有些讽刺的是,娜娜后来又上了表扬通报,理由是:“爱岗敬业,排美甲顾客比较多,主动留下来加班。”
▲ 海底捞等位区,提供免费美甲、手部护理等服务。图 / 视觉中国
这种精神紧绷,不只是在吃饭时出现,而是会蔓延到我在海底捞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
海底捞对员工的要求是“笑,跑 ,达”。笑,是指一直要微笑服务,还不能笑得太假米牛网咋样;跑,快走慢跑,快速的同时,还要眼里有活儿,随时注意周边的情况;达,遇到同事们要道一声辛苦了,顾客叫时要做到“人未到,声先到”。
看着容易,但实际做起来挺难的,这也导致每次经理朝我走来的时候,我都有种高中班主任查自习的感觉,下意识挺直腰杆,琢磨自己是不是符合要求。
还有一个担心是,眼前的顾客会不会就是总部派来检查的“神秘人”?——总公司常会派人以普通食客的身份来店就餐,为店面打分,被称为“神秘人”。这种随机抽查的压力下,得确保我们员工见到每个人都要亲切问好,餐前的水果、点心、热毛巾,吃完火锅后的牙签、薄荷糖,一个都不能落下,听说如果被“神秘人”发现服务疏忽,会受到特别严厉的处罚,甚至失去在店里晋升的资格。
我吃过很多次海底捞,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注意到,海底捞式服务的要求,落到要执行的员工身上,有多压抑。
和普通上班族不同,在海底捞,只要客人能看到的地方,员工就要处于工作状态,不可以在客人面前吃东西、喝水,有客人在,就不能解开围裙,甚至连上厕所也不能直接去客人去的厕所,而是得从后门走去楼上,或者去楼下——这些我不是很理解,在客人面前喝水、吃东西、上厕所,就意味着服务不专业吗?
连员工仪容仪表,海底捞也是有要求的,女生要化全妆,眉毛眼线眼影都得安排上,男生头发梳理好,不能有刘海。入职时我没有想到要化妆,什么化妆品都没带,还好口罩救了我,戴上之后就看不太出了。店里的男生们也用口罩来伪装,估计是早上起不来,没刮胡子,但最后还是被火眼精金的店经理一个个揪了出来。
▲ 图 / 《东京大饭店》截图
这段时间有个词很流行,社交牛X症。我以前一直有一个迷思,海底捞上哪儿找来那么多有社交牛X症的员工?我见过的,有给顾客唱生日歌的。还有听说的,帮顾客带娃的,给顾客小孩辅导作业的。
听说创始人张勇在创业初期为了留住客人,就是帮人带孩子、拎包、擦鞋,无论客人有什么需要,都一一满足。客人用餐时,他站在一边;客人抱怨喝酒伤了胃,他就熬一锅小米粥;客人夸奖辣椒酱好吃,他豪爽地送人几罐。“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态度好点,客人要什么速度快点,有什么不满意多陪笑脸。”
海底捞考核看的不只是翻台率或营业额,而是顾客满意度和员工努力程度,这或许是它诞生时就奠定的风格。
但几天接触下来我发现,实际上,这里大部分的店员,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极度热情,甚至有些佛系。今天开会,经理就批评了大家不够热情,原因是大众点评上有顾客写:“这里的员工有点高冷。”
经理希望多出现一些“感动案例”,她给我们分享的案例模版是:一个服务员发现客人受伤了,立马在自己手机上下单了创可贴和消毒水给客人送去。
当时老员工们都很疑惑:创可贴这些店里不是就有备吗?工作时间能用手机吗?从外面下单也不合规,“外面买的可以随便给客人用吗?要是过敏了谁来担责?”还有人嫌弃地说“有点做作”。
但这种感动还是被凝固成点评上简短的文字,成为考核员工与门店的标准,也化作了大家身上的压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过生日已经成了海底捞的保留服务,变着花样送果盘、免费的擦鞋美甲、随口一提就送上来的零食小吃……起初只是顾客夸奖的偶尔惊喜,但后来,它们一个个被加进常规服务的范围里。
客户经理楠姐每天需要领着大家唱几十遍生日歌,唱到最后,嗓子都受不了。这两天偶尔得空,我居然也被拉上去充当了气氛组。
▲ 海底捞员工给顾客送上生日祝福。图 / 视觉中国
我其实能感受得到,除去那些严苛的规定,海底捞还是有努力想给员工营造一种在家生活的感觉。
我住的员工宿舍是两室一厅,每个房间1-2人,如果是自己在这个小区租一个单间,房租要3500元左右。如果是两口子都在海底捞工作,还可以申请夫妻宿舍。海底捞提供的住宿,可能对于很多打工人来说,就是他们在这个城市的小家。
员工餐的口味也尽量照顾到更多人,每一餐的主食都有好几种,米、面都有。每餐还供应剥好的蒜和红油蘸水,我和一个做菜师傅吃饭拼过桌,他吃肉一定要就着大蒜,这是他最喜欢的店里的福利。
但更残酷的现实是,海底捞的忙碌,让大多数打工人没有时间生活。奶茶小妹小惠和捞面小哥阿龙,谈恋爱有一个多月了,但只有每天早上短暂的早餐时间,他们可以坐在一起说说话。
全店最高最帅的服务员小哥阿亮,是另一个服务员小妹的男朋友,但在工作时间内,他们完全没有交集,一次下班后,我在更衣间门口发现,他俩穿着同款外套,才知道这是一对情侣。
海底捞做六休一,连续六天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才能拥有难得的一日假期,和我同屋的燕子姐说,她不会在海底捞长待,“家里还有两个娃,舍不得”。
大堂经理文姐已经结婚生子,店里很多员工和她一样,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孩子都是在老家由父母照顾。有次早上上班时,她对着手机视频,家人说到孩子最近有点调皮,她只能无奈地说:“不听话就打。”
▲ 店长给新婚员工发红包。图 / 受访者提供
我最初进入的兼职群里,好几个在海底捞工作的年轻人觉得太累,没能待到国庆假期结束就跑路了,但对于很多正式员工来说,海底捞是他们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
我之前看过一份调查,有八成的海底捞员工对自己的待遇都是比较满意的。挣钱,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是大家的共同目标。就像店歌《携手明天》里唱的那样,“我们的愿景是,让员工快乐工作幸福成长,让员工买得起车买得起房”,朴素又直接。
小到日用品,大到金项链,海底捞用各种各样的奖励激励员工,定期举办的岗位比赛里,区域岗位之星还有机会拿到数万元的奖金。
和我同期进来的一位是二次入职海底捞,他是00后,大专毕业就出来打工,在上海当过少儿跆拳道助教,也去过北京、深圳,之前有些积蓄,但很快就花完了,又回到了海底捞。
“在这里能攒得下钱。”很多同事都对我说过类似的话,一是因为包吃住,二是收入比同行业要高一些,三是因为工作比较忙,“没时间花钱”。
在企业微信里可以看到除了店长外所有员工的工资明细,管理组里,大堂经理岗位单价是10500元,后堂经理一样,客户经理是9000元。
很多岗位拿的是计件工资,干得越多,赚得越多,带我做保洁的师傅王阿姨一个月工资五5600元,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7000-8000元。王阿姨挺满意这里的工资,“我们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大部分员工学历并不高,我投递简历时,HR看到我是研究生,问我有没有兴趣来做店长助理。等进了店,一个师傅老跟我念叨,说我是店里学历最高的,让我回去后好好读书,别来干这个苦力活。他们问我以后的职业规划,叮嘱说千万不要干餐饮,他们是没办法才做这个。
▲ 图 / 《寄生虫》截图
第七天,我的打工体验,终于要结束了。
临走前,店长递给了我一个大礼包,里面有一堆零食和火锅底料,都是我爱吃的,她还和我说,以后想干的话,可以随时联系她。
我想了想,来海底捞兼职还能勉强接受,如果是一份正式工作,我觉得我会抑郁。同事说,沉浸式打工的这段时间,我都变得不爱说话了——真的太累了,每天工作结束后,我连一个字都不想多说,只想躺在床上,赶快睡过去。
这七天沉浸式打工,我也深切理解了一件事:在海底捞,对顾客服务至上,对打工人严厉苛刻,从来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分不开的。
▲ 图 / 《东京大饭店》截图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