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的股价今年以来几乎腰斩吉利汽车股价,市盈率到了8.6倍吉利汽车股价,今天我们用吉利汽车和其他汽车公司来做个对比分析。
1 市值
从市值看丰田以11994亿人民币排在第一吉利汽车股价,第二是通用汽车3284亿,国内第一名是上汽3364亿,吉利汽车是1174亿,广汽是924亿,最小的是长城汽车541亿。
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市值是吉利的10.2倍,国内最大的上汽是吉利的2.86倍,吉利目前在国内的市值排在第三位,比比亚迪的1140亿少一点,但因为比亚迪还有云轨道,电池等业务,所以排除在纯车企之外。
国内的车企对比国外还是有蛮大的差距,即使最大的上汽也只有丰田的三分之一。
2 营收
从营收规模看,丰田以人民币73600亿排在第一位,通用汽车4950亿排第二,吉利汽车是927亿排第四,上汽是4571亿第三,长城汽车479.8亿,最小广汽是372亿。
丰田的营收是吉利的79.3倍,而市值是10.2倍,说明丰田的第一没有水分。
规模对于汽车行业其实还是很重要,因为汽车行业最终的格局一定是寡头竞争,像美国经过近百年最后就只剩下3-4家汽车公司,日本也差不多,而中国还有几十家汽车公司。
这几年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速在3%左右,说明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接下来必定进入行业的整合并购,小厂家的命运就是被收购或者被淘汰。
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有抗风险能力,从营收上来说,吉利汽车已经进入了第一梯队。
营收增长吉利汽车股价:
吉利从2015年到2017年是高速增长,分别是38.6%,78.3%,72.6%,势头很猛,
广汽集体的营收也很高,2013年到2017年分别是45.2%,18.8%,31.4%,67.9%,43.9%。
上汽集团的营收增长从2013年到2017年分别是17.75%,11.2%,5.5%,12.8%,14.97.
长城汽车营收从2013年到2017年增长分别是31.5%,10.2%,21.%,29.6%,2%
明显可以看出,吉利汽车是越来越快,广汽一直较好,表现优越,而上汽的增长就少的多,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增长,长城的增长是大起大落。
3 净利润率
吉利汽车7.1%
上汽集体4.1%
广汽集体7.47%
长城汽车7.7%
丰田汽车0.87%
通用汽车0.69%
国外二个巨头的净利润率连1%都不到,很让人意外,整体来说无论是哪个汽车公司的净利润率都很低,国内普遍在7%左右,但上汽只有4.1%,对比营收可以看出,规模越大,净利润率就越低,之所以这么低不知道是降低了产品售价还是管理费用太高导致的,这需要通过毛利润率才能得出结论。
如果以国外作为标杆,那么汽车公司的净利润率也许还有进一步降低。
4 净利润增长率
吉利汽车近五年的平均增长达到了55%,这个增长速度非常高,只有2015年是负增长-46%,2017年更是达到了108%,但是今年中报的业绩增长56%。前面看了行业的整体增长是3%,所以身处其中的公司无论如何不可能长期维持50%的增长的,需要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广汽集团近五年净利润平均增长为62%,更加惊人,但广汽的股价从上半年开始一直走低,有各种传言说净利润增长有水分。
上汽集团的净利润增长就少的多,5年平均在12%左右,对于一个体量已经达到4000多亿的企业其实还是不错的。
丰田汽车的增长从2013年一路像做速降梯一样下滑,到去年底是负-20.8%,趋势越来越差,这说明全世界的汽车行业已经开始衰落了。
长城汽车的增长起伏不定,2013年44.47%,2014年是-2.2%,2015年0.22%,2016年30.9%,2017年是-52.3%,之所以如此不稳定应该是与SUV有关,他的几款SUV产品热销增长就快,但竞争压力特别大,SUV产品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已经占了乘用车的46%,增长已经进入瓶颈期,未来不会再有高速发展了。
通用汽车公司的净利润增长近5年中有4年是负增长,2015年暴涨245%,去年是负增141%。
最后看看2018年中报的业绩增长吉利汽车股价:
上汽集团18.95%,经过了去年的业绩低迷,所以今年的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
广汽集团11.8%,对比去年的增长速度下降了,但还不错
长城汽车52.7%,相对来说是大幅度增长,但不可持续
吉利汽车53.5%,也是高速增长,也不可持续。
整体来说,汽车行业不可能在有高速增长了,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来看都是如此,而且呈现周期性大起大落特征,国内比国外表现好的多,在这些汽车公司里吉利的表现是最好的。
5 毛利润率
吉利是20.1%,在汽车公司中算高的,上汽的毛利润只有13%,真的低的惊人,广汽和长城分别是23.3%,19.9%,上汽的毛利润是最低的,但是上汽的产品销售价格并不比别的汽车公司便宜,所以应该是其管理费用比别人高导致毛利润低,从而净利润也低。
6 从市盈率看,整体来说都差不多,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稍微贵一点,但也9倍不到,广汽和吉利汽车都是7倍多,和丰田差不多。这说明汽车行业整体处于低估值状态,所以国内汽车的估值现在是处于回归正常状态,和国际接轨。
7 净资产收益率
这些公司中表现最好的是长城汽车,达到23%,但去年降低到了10.48%,吉利汽车近几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在12%到36%之间波动,并不太稳定。
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资产,资本密集的行业,而且非常依赖新车型研发,风险较大,给股东的回报不高。从各国的股市历史来看,汽车行业一直都不是出大牛股的行业,这是其以上特性决定的。
彼得林奇曾经在克莱斯勒公司身上大赚过一笔,但他是在市盈率大概6倍多的时候买入的,这种股票只能用捡烟蒂的思路买,就目前来看各汽车公司的市盈率都在7-9倍,比较便宜了。
这些年国内市场汽车的销量在2800万辆徘徊,几乎没有增长,这几乎就是行业的天花板了,未来的增长来自哪里?拓展国际市场吗?别搞笑了,特意拉了一个丰田,通用来给大家对比,他们的趋势是惨淡的。而国内汽车既没有核心技术,又没有强势品牌,如何去国际市场开疆扩土?如何面对丰田等巨头的竞争?
所以二个总逻辑:
1 蚕食竞争对手的份额
国内燃油汽车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现在国内汽车市场三个层次:进口车,合资车,国产车,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哪个市场会逐渐扩大,哪个市场会变小?对应国内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比如家电行业,手机行业,基本是国内产品替代国外,但是国产车替代进口车就别想了,毕竟汽车还是有复杂的技术含量,而且国人好面子,有钱人是不会用国产车替换自己的座驾的,所以未来的最大的可能是国产车替代合资车。
合资车的老大是上汽,从营收增长来看确实也低于其他公司,当然他的体量也大三倍。消费者会舍弃合资车而用国产车吗?好像有这个势头,现在吉利,长城等国产车大街上到处都是,营收增长也更高。但汽车和手机还是不一样,要复杂很多,而且对于消费者是大项开支,所以会谨慎更多,这注定替代合资车的路不会那么顺利。
第二个蚕食的对象就是那些小厂家,比如众泰,中南汽车等,目前A股上市的汽车公司有二十多家,长期来说在乘用车领域只会剩下3-5家,所以这些小厂家很难生存,他们被替代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吉利,长城,广汽的增长也会是来自蚕食这些公司的市场份额。
2 新能源汽车是大方向
汽车行业的发展模式上百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在原模式下很难给新的对手进入的机会,国内汽车即使花了这么多年,而且是在政策保护下也只是做到现在这样。
而现在的汽车行业正处于巨变前夜,新能源汽车,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给了新的挑战者机会,打破了百年来的一潭死水,所以特斯拉崛起了。全球互联网公司,高科技公司纷纷入局,未来汽车行业和现在肯定是不一样的,在如此巨大的改变面前,传统行业的竞争显得就无足轻重,巅峰行业的绝非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者,而是跨界打劫,是来自外部的野蛮人,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伴随新技术出现的新产品,新模式,所以未来汽车行业真正的投资机会是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长期来看燃油车没有什么意思了。
那么这些老的汽车公司还有机会在新时代来临后重新崛起吗?从世界企业的历史看,几乎没有,新技术的出现一定会淘汰老的技术,几乎没有出现过一个企业能跨越不同的时代,在新老时代都是王者。
新技术代表着时代更先进的生产力,而那些用旧的技术组织起来的生产模式,人才储备,组织结构,管理思维和新的技术要求的完全不一样,所以必定会失败。马车巨头肯定是成为不了汽车巨头的,智能手机巨头成为不了智能手机巨头,所以诺基亚衰败是必然,苹果崛起是必然,电商兴起线下国美和苏宁必然衰败,淘宝和京东必然崛起。
所以这就是时代趋势的力量,会淘汰一切不顺从的力量,虽然李书福是一个极有企业家精神的领导者,但吉利集体能否在未来在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分一杯羹,依然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目前汽车行业的低估值给了投资者一个短期的捡烟蒂机会,最好的可能就是李书福带领的吉利汽车。
三 估值
就估值来说,未来5年给吉利的增长预期在15%左右,最高不超过20%,最低10%应该可以达到,所以目前不到8倍的市盈率并不高。
今年中报业绩增长52.4%,即使下半年和去年持平,今年的业绩增长也是26%,当然也不排除下半年负增长,2017年的增长是105%,所以今年的业绩我们按照30%计算应该是保守的,如果今年底吉利汽车的估值能恢复到12倍,那么股价是多少?
2017年每股收益1.19元×30%增长×12倍市盈率=18.5元,这个价格对于今天15元的价格并没有多少空间,当然如果市场给了15倍的市盈率,那么价格是23元。
关键是接下来几年能否维持15%的增长?并能达到12倍的市盈率?市盈率是市场决定,但从历史平均看目前明显处于低位,而业绩增长年均15%应该有很大概率可以达到,那么到2022年吉利的股价会达到32.4元。
但值得提醒的是汽车行业也有很强的周期性,所以如果用PB估值的话,吉利现在是行业中最高的,达到了2.96倍。
最后说一句,我个人并不喜欢汽车行业,因为行业特性是重资产,技术密集,资金密集,整体背景是衰落,而且行业面临巨变,尤其是现在的股市里还有更多其他更好的选择。
更有投资分析,请关注黑马财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