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7月2日“滴滴出行”“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等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后证监会重启ipo,多家有望近期赴美上市的明星科技企业纷纷暂停IPO证监会重启ipo,开展自查自纠。
这些企业包括Keep、哈啰、喜马拉雅、货拉拉、小红书等。通过各方消息来看证监会重启ipo,上述科技企业暂停IPO,很明显跟近期对国内企业赴国外上市的监管有关。
过去两个月,中概股总体在压抑甚至瑟瑟发抖中度过,仿佛每一家企业头身悬浮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担心砸下来。
不过,近期证监会释放重大利好消息,之前业界盛传的诸多担忧可以消弭了。
中国证监会8月20日召开2021年系统年中监管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对外开放。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稳步推出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积极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建设。创造条件推动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加强市场沟通,稳定政策预期和制度环境。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坚定支持香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敲重点!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这场重磅会议最重要的就是8个字“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这意味着,喜马拉雅、Keep、哈啰出行等将迎来重启IPO转机,年内中概股赴美上市的节奏就有望恢复。
中美审计监管合作,体现了中国积极拥抱开放、愿意同各方共享中国互联网发展成果的诚意,也是中国智慧的体现,更是解决目前中国科技企业数据审查和保护分歧的上佳方案。
事实上,早在7月6日,我在《滴滴、BOSS直聘、满帮后续走向分析证监会重启ipo:中美审查互认,可乎?》一文中就提出了“跨国合作,审查互认”的方案。
原文如下:
目前所有的这些热点,综合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中方日益增长的对数据保护的需要和美方日益严苛的数据透明之间的矛盾。
如果双方都不退让,且都要遵守各自的原则和法规,这个矛盾还有解决的办法吗?
有的,那就是“跨国合作,审查互认”,类似新冠疫情的疫苗互认。
本质来说,一家合规且有价值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对中方和美方都有好处。中国企业拿到了发展的宝贵资金,美国市场的投资人可以享受中国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既然双方都有利益共识点,那么双方的证监部门就可以达成合作。美方的条条框框不变,中方的底线也不碰,在此基础上,中方证监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美方的条条框框对相关企业进行审查(这样的审查其实也帮助我们更好的管理相关企业),合格就放行,不合格就暂扣。美方要做的,就是认可这种审查结果。
这样美方“防止企业数据造假,保护投资人利益”的目的达到了,中方“数据不出境、数据保护”的底线也没有违背,可谓两全其美。
现在看来,证监会“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的方案和我当初提出的这个方案基本吻合,这个方案符合两国利益,极有可能将来被中美双方采纳。
写在最后:我还是那句话,要想达到“审查互认”,需要增进双方互信,只要双方互信的基础(利益共享)有了,一切就有了可能。
现在中国方面已经拿出来诚意,释放了继续广开大门、合作共赢的信号,接下来历史走向何方,就要看美方怎么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