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的冬夜又湿又冷。最新的还款提醒又弹了出来——张梓菁坐在贵州剑江江畔的石凳上名校贷白领版,低头看着手机发呆。
2017年9月名校贷白领版,教育部宣布正式禁止“校园贷”。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表示名校贷白领版,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而一年半后的今天,张梓菁还在为她2016年读大三时借过的2万元付出代价。她怎么也想不通:陆续已还2万元,又被扣了4千元“砍头息”,“早就还得够多了”,但这家原名“名校贷”(现名“白领贷”)的平台怎么还缠着她不放?他们不单给她发消息催款,还对她的亲友们持续进行电话、短信、邮件轰炸。
记者以“名校贷”为关键词在QQ搜索群聊,找到了6个群名明确为“维权群”的群聊,每个群的人数在20到300多不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些维权群,记者还找到一些“名校贷”的中介群、工作群。而以“校园贷”为关键词搜索时,则因关键词被屏蔽而未能找到任何群聊信息。
校园贷已被禁止,而这些曾经的大学生借贷者们,这个鲜有人关注的群体至今仍有一部分在还贷的泥潭中挣扎。
泥潭
追溯到2016年的夏天,暑假临近尾声,张梓菁带着新学期的行李与一张银行卡从都匀启程,去往在重庆的大学。银行卡里存着2万元,是父母给她备好的学费与生活费。
刚到学校,张梓菁就收到好友小孙的借钱微信。她知道小孙喜欢“到处玩”,很能花钱,但信用一直不错,“总不会不还钱吧”。没怎么犹豫,张梓菁就给小孙转了钱。之后,小孙还来找过几次,每次都借一两千元,张梓菁爽快答应了。
谁曾想,小孙迟迟没有还钱,而张梓菁卡里只剩三位数的余额。交学费的日子眼看快到了,张梓菁不知如何是好。她再去找小孙催债时,小孙只告诉她,钱肯定暂时还不出,要是急需钱可以去一个叫“名校贷”的应用上借钱。
张梓菁记得清晰,小孙当时向她罗列了向“名校贷”借款的种种好处——门槛低,只要是在校大学生就能一下借好几万元名校贷白领版;利率低,“最低能到0.99%”;到账快,手续办完两三天内钱就能到帐。
张梓菁对这些“好处”没什么概念。她只知道,有这么一处地方,能让她借到钱以解燃眉之急,这就够了。她当即上“名校贷”分36期借款2万元。
与小孙说的一样,借款过程简单且顺利。张梓菁仅仅填写了身份信息,并上传身份证照片,随后按要求录制了一段露全脸的视频。她在视频中也只要朗读一段文字以代替签合同,“我,张梓菁,同意以上协议,我会严格按照协议还款……”之后,她很快接到了“名校贷”工作人员的确认电话。
张梓菁告诉记者,她当时甚至连合同都没看过。
申请借贷的第二天,她的银行卡就到账了16000元。“名校贷”通知她,少掉的4千元属于“预售咨询费”,“只要按时还清贷款,这笔钱就会全额退回”。
“这不就是‘砍头息’吗?”张梓菁的室友小李好心提醒她。所谓“砍头息”,指的是放贷时先从本金里扣除一部分,但利息仍按完整本金计算,这在小贷行业是个屡禁不止的潜规则。不过,那时的张梓菁不懂这些,也没想太多。她总觉得,只要小孙还她钱,她就可以按时还清贷款,多交一点利息影响不大。
“交学费要紧,要不然没学上了。”张梓菁还笑着同室友开玩笑。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陷入一个难以拔出的泥潭。
以“名校贷”为关键词搜索QQ群,可以找到多个维权群、中介群、工作群。
套路
很快,张梓菁就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2017年9月25日,第11个还款日。张梓菁正打算同往常一样还款时,发现“名校贷”应用自动更新了。通过手机应用还款是她唯一的还款渠道,她只能焦急等待更新完成。谁知,这一更新就是好几个小时。张梓菁说,她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应用更新完成了,只记得当她能还钱时,早已过了还款的截止时间——下午5点。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套路了”。
她向记者展示了还款记录:在2017年9月25日以前,所有的还款状态均显示“正常已结清”,即均为按期还钱;而2017年9月25日显示为“逾期已结清”。按合同上的说法,那4千元的“预售咨询费”将因此不再退回。
2017年9月25日,这是张梓菁第一次逾期还款。
有此遭遇的不仅仅张梓菁一人。
家住黑龙江省伊春市的韩泽在天津读大学时,为买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在“名校贷”上分36期借了一笔15000元的贷款,扣去“预售咨询费”后,实际到手12000元。按时还了10期款后,“名校贷”通知韩泽,他的信用额度提升到了24000元。没多想,他又借了24000元,被扣留了4800元的“预售咨询费”。
然而,在一次还款时,他一时疏忽,没发现应用已更新还款操作界面——原先只用按一次“确认”即可还款,现在则要多进行一次重复确认的操作。按习惯只点了一次“确认”就收起手机的他,次日收到催款信息时才发现,自己没能按时还钱。共计7800元的“预售咨询费”就此拱手送给了“名校贷”。
“他们‘套路’太深,我们一疏忽就会被坑钱。”之后的一年多里,张梓菁又碰到数次相似的事,“光是合同里写的‘罚息’和‘服务费’就被收了好几千元。”
即使如此,张梓菁依然凭借平日里省下的生活费,坚持还款直到毕业。毕业后,她回到都匀,在一家设计公司工作。公司每月26日发工资,正好是还款截止日的后一天,没有任何存款的张梓菁只得逾期还款。她想,反正4千元的“预售咨询费”已被扣除,晚一天还款最多交几十元罚金,应该没什么问题。
谁知,“名校贷”这回连一天都等不及了。他们给张梓菁打了一晚上电话,催她还钱。张梓菁不堪其扰,次日一收到工资就赶忙打开应用还款。由于还在见习期,月薪只有900多元,还款后仅剩百余元。从来不知赚钱难的张梓菁傻眼了,“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最后全交给‘名校贷’”。
那一夜,虽然没有催款电话的骚扰,张梓菁还是失眠了。
受害?
张梓菁不想再还钱了。
她觉得,自己七七八八加起来已经还了2万元,又被克扣4千元,“早就还得够多了”。她向“名校贷”的客服致电协商,却得到拒绝的回复。
她便用行为表达决心。可一旦她停止还款,催款电话就疯狂而至。她还收到过被恶意PS的身份证照片,上面被印上了“老赖”、“欠债不还”等大字。“名校贷”的工作人员还通过应用权限获得了她手机通讯录和QQ通讯录的所有联系方式,然后给每个人打电话、发短信与邮件,让他们催张梓菁还钱。
张梓菁说,她的朋友们起初还会问她怎么回事,后来习惯了,反倒安慰她。但她始终认为,“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给身边的人带来困扰”。同时,家人也担心欠债不还会影响她的征信。无奈之下,她只得继续还钱。
无独有偶。上海海洋大学大四学生姚智也是一名典型的被校园贷平台莫名骚扰的“身边的人”。
借款人是姚智的室友。室友借了校园贷后,姚智就每天接到无数通电话,电话那头的男人总让他帮忙催款。“我这个室友平时人都找不到,我怎么催?”姚智气愤地说,“我真是‘躺着也中枪’,天天被烦。”无奈之下,姚智换了手机号。
韩泽停止还款后,“名校贷”的工作人员也威胁他要将其借款时录制的视频与相关材料一并寄到他的学校、居委会、银行,甚至是当地的经侦支队,还威胁要将他告上法庭。不过韩泽并不在乎,他觉得他是被“坑”的,该还的钱也还了不少了,“法庭见就法庭见”。不过,记者了解到,确实存在被“名校贷”告上法庭的学生,而法院也做出了学生赔款的判决。
听起来,这些曾经的大学生借贷者们都像是受害者。
然而,“分期乐”的前员工陈先生说得很直接:“我们肯定不是高利贷,合同白纸黑字,受法律保护。你不能想买手机的时候问我们借钱,还钱的时候就说我们是高利贷吧?那到底谁才是受害者?我们一没有强逼着你借,二没有暴力催款,何错之有?现在国家不让放校园贷了,没问题,但以前借出去的钱总得收回来吧。”
对此,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的张春伟律师认为,视频的存在使得“名校贷”的合同具备法律效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中的年化利率即使考虑到“砍头息”的存在,依然低于36%,不属于高利贷范畴;而高额的“罚息”与“服务费”则属于违约金的范畴,仍然受法律保护,只是“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时,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但他也提到,类似张梓菁遇到的“还款时间节点上应用更新导致无法按时还款”,不应视作违约。
韩泽收到过的催债短信,发自不同的手机号,大多无法回拨。
“该还的钱我一定会还”
如今,每个月的25日,毕业半年多的张梓菁依旧收到还款提醒。
“当初会去借校园贷,一是交友不慎,二来也怪自己太傻。”外表纤瘦的张梓菁明显成熟了许多。她并不记恨把她带进坑的小孙,只是责怪自己不懂得分辨是非。但她与小孙也不再像朋友一样联系,只是偶尔催其还钱。
在记者辗转联系到的众多大学生借贷者中,愿意接受采访的寥寥无几。张梓菁说,她愿意全盘托出,是希望能用自己的经历提醒更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让别人不要再踏进这条河流。
“我们学校还有同学一开始只借了2千元,最后滚雪球滚到10万元,拿不出钱,跳楼自杀。”张梓菁说,“虽然没死,但他下肢瘫痪,结局还是很不好。”她实在不愿再看见这样的悲剧。
张梓菁的担忧不无道理。自2017年9月以来,仍有部分网络借贷平台改头换面以逃避监管,继续面向在校学生开展贷款业务。校园贷的危害毋需多言,教育部通知中直言其“严重威胁学生权益、危害校园安全情况”。就个体而言,接触校园贷的学生很容易陷入不良消费与连环贷款的陷阱,给学生本人与身边亲友的正常生活带来精神、经济双重压力。
国家打击不法贷款的力度从未减弱。2019年2月26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套路贷”新型黑恶势力犯罪有关情况。所谓“套路贷”,是以民间借贷为幌子,靠“套路”不断垒高债务,最后通过滋扰、纠缠、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手段催讨债务,进而非法侵占受害人钱财。这些特征与校园贷也多有相似之处。
“国家把这些事管起来,是好事。”收到记者转发给她的新闻后,张梓菁回复,“我现在转正了,工资收入也上去了,该还的钱我一定会还。”
(注:应受访者要求,张梓菁、韩泽、姚智、陈先生为化名。)
栏目主编:林环 文字编辑:林环 题图来源:胡幸阳 摄 图片编辑:雍凯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题图说明:张梓菁向记者展示“名校贷”应用还款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