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评论员、亚太智库研究员 张敬伟

特朗普政府突然重视非洲金融时报中文,通过他的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提出了美国的非洲战略。

12月13日金融时报中文,博尔顿在一家保守智库的演讲中提出金融时报中文,美国对非洲地区的愿景是“独立、自力更生和增长金融时报中文,而非依赖、支配和债务”。此外,他还强调,美国非洲战略遵循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原则,确保美国的“新政策”和“每一美元援助”,都将促进美国在非洲的“优先权”。更重要的是,博尔顿直指美国非洲新政策是针对中俄量身打造,因为中俄在非洲的金融和政治影响力对美国构成了威胁。

金融时报中文

2018年12月13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对外介绍特朗普政府的非洲战略。

博尔顿提出的非洲战略,“坦率”且充满“歧视”和“目的”。特朗普以前的历届美国政府,也曾经对非洲有过多层次的援助,譬如医疗救援、青年交流,当然也包括经济援助。这些援助,按照博尔顿的说法是数百亿美元。但是美国对非援助,是和非洲国家亲美挂钩并附加政治条件的,因此美国对非援助虽然不像欧洲的殖民主义掠夺,但并未将非洲视为真正的伙伴。援助或是政治上的犒赏,或是经济上的施舍,当然还有以反恐或平暴为名义的战火施加...尽管如此,过去60年美国对非的援助--当然也包括过去两年美国国务院和对外援助署对非80亿美元援助的收效甚微,都被博尔顿给彻底否定了。

博尔顿提出的非洲战略,似乎有些新意,如提出了“非洲繁荣”的口号。而且,美国还给出了一个似乎很有雄心的对非经贸合作路线图。但是美国的非洲战略是建立在“歧视”非洲、攻击中俄基础上的利己战略。

金融时报中文

一是基于一贯的“美国优先”,按照博尔顿的说法就是每一分投资都要确保美国在非洲的优先权和主导权。因此,美国非洲战略的“钱景”不仅要以非洲国家是否亲美作为评价标准,而且要评估美国的投入与产出比。故而,博尔顿提出的美国战略,“歧视”性更重,“目的”性更强。

二是退出非洲战略不忘泼污中国和俄罗斯,尤其对中非经贸合作关系视为“掠夺”、给非洲国家制造“债务陷阱”、“抑制了美国投资机会……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构成了重大威胁”。因此,博尔顿的非洲战略是中俄倒逼的结果--而且对于中非深厚的经贸合作关系充满了“美国落后”的焦虑感。这种焦虑之下的非洲战略,是美国在非洲大陆上演中美俄“三国演义”,也是美国对华博弈的战略衍生。就此而言,美国援助非洲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三是博尔顿非洲战略难掩机会主义。众所周知,特朗普当政两年,尚未出访非洲,而且还污蔑非洲国家是“粪坑国家”。即使特朗普的妻子梅拉尼娅不久前访问非洲,也引发了一场“白帽子”风波。在此情势下,特朗普政府不可能推出让非洲繁荣的非洲战略,而更像是机会主义的外交策略。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战略也相当矛盾,既要披着“非洲繁荣”的面纱,又要和中俄竞争,还要“美国优先”,更何况美国也未必有足够的资金能够如愿达到美国的目的。毕竟,美国财政赤字高企,连大规模基建还在停留在纸上,给非洲的投资只能是画饼。

金融时报中文

2018年10月6日,埃及儿童手持美国和埃及国旗欢迎美国第一夫人到访。

欧洲有殖民非洲的历史原罪,美国在非也因政治选择和军事行动而冲淡了其不真诚的援助行为。中非经贸合作的成功经验在于,中国对非没有歧视,中非合作建立在互利双赢基础之上。因此,无论美国如何诋毁中国,美国重返非洲已经难以取信非洲国家。正如《大西洋月刊》所论,“非洲战略”可能太小,也太晚了。中国已经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这一发展进程恰逢美国和其他西方势力撤出非洲之际。FT中文网(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社论直言,美国非洲战略在商业方面,确实有些新想法,但对非洲的看法还停留在19世纪和冷战之间,措辞严重过时。

不改歧视非洲和对抗中国的目的,美国的非洲战略能走多远值得怀疑。

作者简介金融时报中文:张敬伟,亚太智库研究员,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金融时报中文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