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荔枝都知道,一直以来,我们给大家推荐的基金,主要是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的优势在于,持仓透明,费率便宜,标准统一,不受基金经理个人水平影响。
还有一点很重要怎么挑选基金:指数基金的挑选相对简单,看看跟踪标的、费率、业绩走势、规模、跟踪误差等常见指标就可以了。
但是去年以来,不少荔枝反应,这两年主动基金走势看起来要更好,也给我们讲讲主动基金吧。
直接这么一刀切,从指数基金全部切换到主动基金,180度大转弯,肯定不行,但一直放着不管,充耳不闻,也不是办法。
所以,我们决定先在荔枝汇试水,由班主任把关,精挑细选一些主动基金,推荐给会员。
事实证明,这些基金业绩确实不错,会员基本也都赚到钱了。
今天,力哥让挑选负责挑选主动基金的小林老师,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挑选方法和心得。
下面是小林老师的分享,大家掌声有请~~~
最近5年,主动基金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沪深300近5年上涨70%,而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同期收益为120%。
由于市场上出现了一批10年经验的老江湖基金经理,长期收益也非常漂亮,因此吸引了很多投资者。
不过挑选主动型基金,比指数基金难很多。
外行选基金,一般就看一个指标:历史业绩。
历史业绩很重要,但不知道看业绩的门道,反而容易上当受骗。
比如基金经理可能随时会换人,一旦换人,未来收益就很难说了。
再比如有些基金经理操作风格很极端、持股高度集中,幸运踩中翻倍股,业绩排名就会飙升。
但这种投机取巧,甚至拿投资者钱给自己博名利的思路,成功是偶然,失败是必然,最坑人。
以当年的明星基金——宝盈资源优选为例,自从彭敢离任后,基金业绩就一落千丈。
所以关键要看基金过去的优秀表现,是怎么来的,未来是否可持续。
专业术语,叫“业绩归因”。
但这些专业数据,普通的免费网站都找不到,我们要用到wind、choice等专业金融数据终端才能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看基金分类。
有些耳熟能详的优秀基金,比如广发稳健、易方达平稳增长等,虽然长期业绩也很优异,但其股票仓位常年只有40%-60%。
我们出更高的管理费,请基金经理来操盘,就是想获得比指基更高的收益,结果你股票仓位那么低,就有点尬了。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选择普通股票型与偏股混合型基金这两类。
第二步,排除现任基金经理任职时间晚于2014年12月31日的基金,如有多位经理共同管理,以任职最久的一位为准。
这句话有点拗口,根本目的是避免基金经理三心二意,经常换人。
另外,现在的机构,早已不是一个牛人可以单打独斗的时代了。
优秀基金经理,也要有优秀团队支持,得长期磨合,基金公司的整体投研实力就很重要。
历史上,不少明星基金经理自立门户后,业绩“大变脸”,也说明老东家投研团队的幕后支持非常重要。
这种基金经理,也要排除。
第三步,剔除十亿规模以下的基金。
小基金一旦出现大额申赎,往往会损害投资者权益,而且规模太小也经常会出现限购问题。
还有,基金规模太小,基金公司赚的管理费也少,无利不起早,油水越少,基金公司越容易忽视这个基金,基金经理也越容易因为赚不到钱离职。
第四步,选出晨星五年评级与济安金信综合评级都在四星及以上的基金。
这两个评级机构,分别是国外和国内最权威的基金评级机构,同时筛选,安全系更高。
第五步,将累计任职时间从大到小排序,得到一个候选基金经理池。
投资是个很古老的行业,长期业绩好坏,和学历、智商或年纪轻更容易吸收新知识的关系都不是很大,但是天赋和经验对投资的影响,非常大。
我认为,投资天赋是学不来的,有人天生就是对市场有极高的敏锐度,但究竟是初生牛犊盲目自信,还是真的天生适合吃这碗饭,需要经过很多年的市场检验,才能知道。
同时,经验也可以通过时间,逐渐习得。
经历过的风浪越多,越容易战胜人性弱点,最终脱颖而出,笑到最后。
投资是一场长跑,只有多次成功穿越牛熊,才会真正懂敬畏,知分寸,也能排除运气的因素,这样的基金经理,才更有可能长期表现既稳定又优秀,值得长期托付。
第六步,导出候选基金经理池重仓股的投资风格、平均持股时间(股票换手率)、平均持仓市值等指标,判断基金经理的业绩来源。
比如,如果该经理平均持股时间为0.2年,也就是说平均一只股票买了2个月就要卖掉,那么这个经理是靠交易、择时的方式来赚钱的。
就目前的A股市场,以及可预见的未来A股发展方向看,这种交易风格会越来越难赚钱,应该回避。
如果担心高估值成长股崩盘,想入手估值适中的风格,也可以选价值型的基金。
最后一步,也是最复杂的,得结合基金公司整体投研实力、公司文化和价值观、长期市场口碑、历史踩雷情况、基金经理离职率等因素,将可能还有一些瑕疵的基金,排除掉。
这一点,就非常考验我们自己的投资经验和对基金行业的了解程度了。
此外,还要考察基金经理投资理念是否经得起推敲,以及实际投资操作是否能够做到言行一致,不是光嘴上说的漂亮。
要对基金经理做到“听其言,观其行”,就必须依靠阅读基金的定期报告。
一般在基金销售平台的“基金公告”中,可以查阅定期报告。
“听其言”就是看基金经理讲述自己的投资策略。
以我个人最喜欢的基金经理之一张坤为例,张坤在他所管理基金季报中写道:
“判断周期性的顶部和底部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心中没有企业内在价值的 ‘锚’,投资就很容易陷入追涨杀跌中......作为管理人,我们唯有通过每天不断的研究和积累,不断提高判断企业长期创造自由现金流能力的准确率”。
“观其行”就是看基金经理投资组合的变化。
例如,要了解他是否去判断股票的顶部和底部了,我就会去看一下张坤的持仓变化。
与去年底相比,张坤在市场普遍认为抱团股估值过高的情况下,他的股票占总资产比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高了一点。这可以体现,张坤确实没有判断市场的顶部,没有做他认为困难做不到的事情。
再看持股方面,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持仓股总体变化幅度比较小,前期被认为抱团估值较高的茅台、五粮液占净值比几乎没有变化。但泸州老窖、洋河的比例减少比较多。
市场上媒体解读为,是因为易方达蓝筹精选的规模太大(880亿),所以虽然白酒贵了,他也不能大幅度减仓,否则可能连锁导致股价大跌。
似乎很有道理。但我觉得,这是媒体的研究没有做透。
张坤还有一只基金,易方达优质企业。根据一季报,该基金只有105亿规模,是易方达蓝筹精选八分之一的规模,但它仍然大量持有白酒股。
张坤在以前的访谈中讲过:“(股价估值太贵的时候)如果你判断它的竞争力没有问题,长期的天花板没有看到,那可能陪伴就是更好的选择......””我不会用一部分仓位来做选择,这么做很耗费精力,也未必会有好的结果......”
在我看来,张坤不会想泸州老窖、洋河的估值贵了,就去寻找换其他估值便宜的股票,是否以后能赚得更多一些怎么挑选基金?他也不会去想,现在股市没有好的机会,要不要减少股票投资?
正如他所说,频繁操作很耗费精力,也未必会有好的结果。
投资上不操作,那么他的精力都花在哪里呢?
50%在读书,50%在看年报。通过每天不断的研究和积累,不断提高判断企业长期收益的准确率。
张坤的言行与他的成绩,给我们基民也有很大的启发。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们完全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本职工作的不断精进上,这也是一种复利效应,而且是你更擅长的,更能带来超额回报。
同时,把并非自己专业的事,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
比如理财这件事,就可以让荔枝汇班主任给你把好关,出谋划策,不是非要把自己宝贵的精力花在频繁看盘、追涨杀跌、或是调仓换基上。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总收益”才能够实现最大化。
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