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好像這園子是自己的。”

17-55?17-55

雖然“江南園林甲天下,

002460贛鋒鋰業,002460贛鋒鋰業

蘇州園林甲江南”,

中國銀行外匯,中國銀行外匯

但此時此时,

即使是無法用價格衡量的蘇州園林,

也隻屬於你我。

本文作者蘇州“探園”近兩年,

在她的鏡頭中,

並非對建築四四方方大氣酣畅的呈現,

你會看到另一種園林,

那是細膩品尝、

陶醉其间後才得到的主觀化印象,

——窗欞、亭臺、影子、繁花,

氤氳的水氣、朦朧的燈火、婆娑的葉影,

在某種灵敏視角的帶領下,

好像讓每個人感到——

蘇州園林,此时隻屬於我們自己。

撰文、攝影:蒽子

拙政園

中國四台甫園之一的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著作。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巧,花木茂盛,在拙政園裡,每一個轉身都能看到“一幅完美圖畫”的精彩和精美,讓人陶醉其间。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初春的拙政園,在半睡半醒的神態中,一切都是那麼的幽靜,水木明瑟,庭宇清曠。

初春的楓葉,一簇簇的競相開放,透著少女般的清純,透著粉嫩。微風拂來,它們紛紛揚揚地飄落至水面,又讓我想起“滿船清夢壓星河”,像極瞭種在水裡的星星。

“天然膩玉細生香,斜倚東風竚淡妝。但是春寒猶料峭,曉窗猶試綠羅裳。”

三月春寒未盡,蘇州園林裡的梅花已經在迎春盛开瞭。綿綿春雨喚醒瞭花朵,花朵喚醒瞭整個園子。樹影成畫,好像還留有餘香。

“聽雨入秋竹,留僧復舊棋。得詩書落葉,煮茗汲寒池。”

拙政園內的“聽雨軒”,是我下雨天時最愛待的一處。院子中的芭蕉,因其隱蔽,獨得一片幽靜的小天地。院子佈置一小水池,池畔植芭蕉幾株,更兼翠竹數竿。特別是夏天來此避蔭,遇上一場雨,聽著雨打芭蕉,那灌耳而來的音符,讓身子的每一個旮旯都清新起來。

“水風聲、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深秋的拙政園,遊客少許多瞭,散步其间無人打擾,好像,這園子是自己的,盡情享用其间。步入園內東墻的波形水廊,隨著地勢凹凸,時起時伏,有如臥虹臨水,波浮影動,構築別致。

水廊中段有小榭杰出,挑向水面,稱“釣魚臺”,釣魚臺後有芭蕉、石筍作補景,芭蕉修莖大葉,蒼翠垂蔭,雨滴葉上,洪亮圓潤,石筍亭立,詩意濃濃。

“水風聲、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好像是用特寫鏡頭攝下的一幅很有詩意的畫面:隻見秋風輕輕地吹拂著水面,白蘋花漸漸老瞭,秋天月寒露冷的時節,梧桐葉變黃瞭,正一葉葉地輕輕飄下。這句詩用來描绘拙政園的深秋,感覺再適合不過瞭。

留園

留園,中國四台甫園之一。始建於明代,清代時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後改為“留園”。

園以建築藝術精深著稱,廳堂宏敞華麗,院子赋有變化,太湖石以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

“綠竹入幽徑,青蘿指行衣。”

當時被這框住的綠竹所招引。在蘇州古典園林中,步移景異,运用框景是造園者常用的方法,營造出具有日子情味的畫意框景,描繪古典山水園林的靈秀和意境。

“姑蘇春風十裡,留園海棠依舊。”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曾在某個新鮮活潑的清晨來過,與它們氤氳的香氣一同陶醉在春天。

春天的留園,迎來瞭海棠的綻放。

“綠樹陰濃夏天長,樓臺影子入池塘。”

夏天跑去留園賞荷時,晴空驕陽,一片寂靜,池水明澈見底,留意到湖面照射著樓臺的影子,還有藍天白雲,荷葉與荷花,也湊瞭熱鬧進來,微風吹瞭過來泛起微波,隨之晃動的樓臺影子,多美啊。

好像聽到瞭門窗光影的低吟淺唱。

“一燈孤影小窗間,誰教來去如春夢。”

最喜歡留園的黄昏時分,每次挨近閉園時,散客舍靜,燈火闌珊,貪戀這一時的夸姣。

進入留園的小門,沿著長廊走去,裡面是古樸高雅的房子、花園、小湖、假山。湖中有一條小舟。船隻有時作為園林內表演运用,有時作為清潔湖面上的雜葉运用。每次看到水面灑滿瞭落葉,便離不開眼。

“無雪亦是冬,幸有花样襲人,清香滿園。”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唯有蠟梅,開百花之先,傲然屹立於寒霜之中,凌然獨自開。

冬日的園林內,琉瓦粉墻處,亭臺軒榭旁,梅花一現皆驚艷。駐足近前觀賞時,滿鼻皆是香味,好像一会儿染透身心。

滄浪亭

滄浪亭,是蘇州最陈旧的一所園林。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位于其上。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弯曲的復廊相連。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遙水皆有情。”

滄浪亭的美在於借景,通過內外兩道長廊,集園內古典建築、紅花綠樹、碧水青山等天然风光融為一體。清風明月這樣悠然的天然风光本来就是無價的,可遇而不可求的,流水與遠處的山巒相映成趣,別有情味 。

“綠樹陰垂畫簷。”

夏天的滄浪亭,綠蔭濃密,並不讓人覺得躁熱。園林內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結晶著古人的情懷和哲思。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綠。”

初春迎來瞭滄浪亭“聞妙香室”外看梅花綻放。探出的枝條上綻放的點點梅花叫遊人心醉。

垂枝梅,姿態飄逸別致,可裝飾園林水景,有“池水倒窺疏影動”的情味。

“風搖花影落白墻,院子深深隱暗香。春色滿園藏幾許,紅梅一樹映花窗。”

網師園

網師園,是蘇州園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園代表。始建於南宋時期。園內首要建築有叢桂軒、濯纓水閣、看松讀畫軒、殿春簃等。網師園的亭臺樓榭無不臨水,全園處處有水可依,各種建築配合得當,佈局緊湊,以精巧見長。

“明鏡平鋪秋水凈,影子入清來。”

網師園的彩霞池,一泓碧水流動著天光雲影,煙水迷離著網師園的朝朝暮暮。

春天,還不能忘瞭網師園的玉蘭。春風指過,皎皎玉蘭,如玉潔白,如皚皚白雪掛滿枝梢。玉蘭有個別名叫望春,原來她張望的並非是我們這些平常百姓,而明丽日光下的春色。

“不知清遠詩何處,翠壁苔花細雨斑。”

“竹外冰清斜影子”

夏至時,翠竹蔥蔥,枝葉連連,風乍起,竹影婆娑,馨然成韻,影子在墻上,猶如綠色的雲霧,多麼詩情畫意的綠竹圖啊。

耦園

耦園,始建於清代初年。至清末改稱為“耦園”。此園因在住所的東、西兩側各建有一園,故名“耦園”,且“耦”與“偶”相通,寓有夫婦歸田隱居之意。耦園三面臨河,一面通街,前後設有河埠。粉墻黛瓦,映襯著小橋流水,頗有江南水鄉風韻。

假如說拙政園是莊重的大傢閨秀,那麼耦園就是還未長成的豆蔻少女,用情竇初開的青澀眼眸,定格著屬於愛情的煙雲。

耦園曾為涉園、祝氏別墅,在沈秉成將園子重修擴建後,因他與小自己十五歲的妻子嚴永華舉案齊眉,伉儷情深,將之更名為“耦園”。

擇一隅花窗,看四季流轉。

“耦園住良伴,城曲築詩城。”

這是女主人嚴永華的詩句,刻在瞭耦園外墻上的窗欞上。

每日黃昏,嚴永華都會坐在吾愛亭中,面對著曲橋流水,用纖纖玉指撥動琴弦。琴音滌蕩在綠樹柔波之間,帶著來自對方的愛,相互交織,琴泉糾纏。

“八尺風漪午枕涼,始覺幽居白日長。”

聽風入夏,靜中歲月長。涼風微起的時候,帶來愜意與舒適。

“醉眠猶未起,花影滿晴窗。”

海棠映襯著水榭樓臺的影子,總是讓人心動,也使園林內勝景倍添風采。不負春色不負卿,一片春心付海棠。

“驚春花落樹,聞梵澗搖風。”

光從樹葉的間隙透過,投影到墻上构成細碎的影子。春天的花開花謝,聽聞於春風的搖曳。

“光影斑駁瞭流年”

蘇州園林,是任光影雕琢的詩人。疊山理水的點綴,將江南的玲瓏之氣,凝结在一磚一瓦之中。夕陽的餘暉將粉墻鍍成金色,又將花木的投影送上金墻,那些奇妙的光影情緒,都在風的急驟舒緩中搖曳舞蹈。

“竹影深深不語”

傾聽喃喃細語的樹葉,

觀察花窗上的任何風吹草動。

藝圃

藝圃,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1541年)。藝圃保存瞭明代園林的風格、佈局和造園方法,以簡練疏朗、天然質樸取勝,構築精巧,園景幽致,可稱明代住所園林中的佳作。藝圃位于於一條不起眼的小胡同裡,因為隱蔽,加上園林規模比較小,幾乎不為外人所知,更是作為老蘇州人吃茶的好去處。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藝圃住所部分不似其它園林以圍墻來分隔,而是直接臨水,可將全園景致盡收眼底。

水池居中,池北以建築為主,有博雅堂、延光閣等,池南以山景為主,臨池處則以湖石疊成絕壁、石徑,既有變化又較天然。

藝圃在蘇州園林中並不招眼,面積不大,沒有拙政園的喧囂,也沒有留園的人頭攢動,合计保存著清幽雅靜的氛圍。

山石流水、水榭回廊,藝圃雖小,卻精美異常,明清園林的典型特征都彻底呈現。繁忙之餘,去那品品茶,聊聊天,看看書,或许什麼都不做,安闲地倚欄賞一賞那一池蓮,也自有一種意趣。

“一霎荷塘過雨,荷花芳草垂楊渡。”

入眼處是荷花優雅的倩影,錦鯉在荷下爭食,聽著近邻桌的白叟閑閑地聊著瑣事,怎一個清閑安闲瞭得,如此,便是蘇州園林幽靜之美的精华。

《華夏地舆》5月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