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
怎麼看基金,怎麼看基金
紅色基因滲透在這座繁華都市的血脈深處
南昌炒股開戶,南昌炒股開戶
據統計,上海現存各類紅色資源600多處
000788?000788
包含舊址、遺址近500處,紀念設施100多處
這些紅色資源遍佈上海各區
它們凝固著歷史,更承載著精力
小編從上海16個區
選取瞭53個紅色紀念地
呈現給大傢
這些当地
你“打卡”瞭嗎?
黃 浦
興業路76號
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巍然矗立,這裡是中國革新的起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力傢園。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榜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望志路106號召開。100年前,代表全國50多位黨員的13位革新者,均匀年齡僅28歲。在這裡,他們用一個“火種”,點燃黑夜般的中國大地。
中共一大紀念館由中共一大會址、发誓大廳、新建展館等部分組成,整體面積達到瞭9600平方米。新館的展覽綜合选用文物實物、圖片圖表、動態視頻、油畫雕塑、實景還原、多媒體聲像等多種展现手法,各類展品超過1000件,全面系統地展现建黨歷程,講好建黨故事。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心機關舊址紀念館
淮海中路567弄6號
站在淮海中路567弄門口看漁陽裡,隻是一處一般的民居裡弄。但順著胡同走上幾步,右轉進“漁陽裡6號”,便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心機關舊址紀念館。
中國共產黨难望项背組織的領導下,俞秀松等8名青年發起树立瞭中國榜首個社會主義青年團——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
團的機關,就設在當時的霞飛路漁陽裡6號,今日的淮海中路567弄6號。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對各地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树立起瞭發動和指導的核心作用。為瞭掩護和團結進步青年,同年9月,於此開設瞭“外國語學社”。
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建登时(《新青年》編輯部)舊址
南昌路100弄2號
漁陽裡2號(今南昌路100弄2號),100多年前,在這個石庫門胡同裡,進步青年熱烈討論、探究救國救民之路,中國革新的火種燃起。
1920年头,《新青年》編輯部隨同陳獨秀來滬遷入漁陽裡2號。1920年夏,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在此树立。1921年6月初,經陳獨秀、李大釗書信商議決定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榜初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年7月中共一大後,此地成為中共中心局辦公地。
2020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起組建登时(《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對外開放。飽經風霜的老宅从头回歸,向人們講述中國革新火種在這裡悠悠燃起的歷史。
中共中心政治局機關舊址
雲南中路171-173號
天蟾逸夫舞臺旁有一幢兩層鋼筋水泥結構沿街樓房,看似並不起眼,卻隐藏玄機。這裡曾是中共中心政治局在1928-1931年時的隐秘機關舊址,也是中共中心在上海期間运用時間最長的一處舊址。
1928年春,在上海擔任黨中心會計作业的熊瑾玎以商人身份租得雲南路447號(今雲南中路171-173號)生黎醫院樓上的三間房間,並掛出“福興”商號的招牌作為掩護,設立黨中心政治局機關。1928年4月至1931年4月,這個城市中心的“紅色心臟”見證瞭中國革新風雲變幻的三年,周恩來、鄧小平、李維漢、瞿秋白等中心政治局成員在這裡作业,中心政治局许多重要會議在這裡召開,共發出過100餘份文件,指導全國革新。1931年4月26日晨,顧順章被捕叛變,上海中共黨組織機關遭到大破壞,但此處機關未被搜寻,及時轉移。
2020年10月1日,中共中心政治局機關舊址(1928-1931年)對外開放,歷史建築風貌恢復如初,中共中心政治局隐秘辦公地的歷史身影得以再現。
靜 安
老成都北路7弄30號
在络绎不绝的延安路高架旁,靜靜矗立著兩排百年石庫門。青灰色的磚墻、乌黑的木門,記載著一段跨过近百年的風雨歷程。這裡便是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早年為黨的中心局宣傳作业負責人李達的寓所,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榜首個地下隐秘出书機構——公民出书社的所在地。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2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召開。這次會議榜初次提出瞭黨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新綱領,榜初次提出瞭黨的統一戰線思维——民主聯合戰線的思维,拟定瞭榜首部《中國共產黨规章》,榜初次公開發表瞭《中國共產黨宣言》,榜初次比較完整地對工人運動、青少年運動和婦女運動提出瞭要求,榜初次決定参加共產國際,榜初次明文提出瞭“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
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
茂名北路120弄7號
毛澤東终身屡次來到上海,甲秀裡是他在上海寓居時間最長的居所。
原慕爾鳴路甲秀裡318號,今茂名北路120弄7號,是上海毛澤東舊居所在地。
1924年毛澤東來滬,除繼續擔任中共中心局秘書、協助陳獨秀處理中共中心的日常作业外,還參與領導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作业,為維護國共协作作出瞭重要貢獻。當年6月至12月,毛澤東同夫人楊開慧、兩個孩子毛岸英、毛岸青以及嶽母向振熙白叟一傢五口寓居於此。
為展现毛澤東寓居在甲秀裡時不為人熟知的崢嶸歲月,陳列館增補瞭一批毛澤東在國民黨上海執行部作业期間的相關展品,包含毛澤東的手跡和批復等,這些史料大部分為初次在大陸公開展出。
中共中心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
新閘路613弄12號
新閘路613弄12號(原新閘路經遠裡1015號),矗立著一幢磚木結構坐北朝南的舊式石庫門裡弄居处——中共中心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在1928年至1929年間,這裡見證瞭中共中心軍委機關在滬鬥爭的崢嶸歲月。
在尖銳復雜和險惡的環境中,中心軍委對武裝工農、舉行起義、創建公民軍隊、指導紅軍建設等严重問題進行瞭艱辛探究,中共中心軍委機關也見證瞭周恩來、楊殷、彭湃等革新元勛的光輝事跡。這裡也是彭湃勇士被捕地。90多年前,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搜捕,彭湃等在這裡被捕入獄,最終壯烈犧牲。
虹 口
四川北路1468號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虹口區一條逼仄的胡同內,中共“四大”正在隐秘舉行。大會到会代表有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林育南、莊文恭、陳潭秋、李維漢、朱錦棠、范鴻劼、李逸、阮章、譚平山、項英、周恩來、彭述之、汪壽華、李立三、李啟漢、王荷波、尹寬等20名,這是一次名副其實的“胡同裡的群英會”。
遺憾的是,在上世紀30时代的淞滬抗戰中,“四大”會址原建築毀於日軍的炮火。此後的漫長歲月裡,“四大”會址被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
經過不懈的研讨和考證,2011年虹口區在上海市的支持下,擇址四川北路1468號籌建中共四大紀念館,2012年9月7日正式開館。
左聯會址紀念館
多倫路201弄2號
你是否讀過魯迅先生所寫的《為瞭忘卻的記念》這篇文章?就像是左聯歷史上的標註,以紀念左聯五勇士的視角,向我們敘述瞭一段關於左聯的歷史。
上世紀二三十时代,短短的多倫路上一度“群星灿烂”,魯迅、郭沫若、茅盾等触类旁通名人聚居於此。位于於多倫路的左聯會址紀念館,便是以左聯歷史為載體,鮮活地刻畫瞭左聯戰鬥歷程和光輝事跡。
展館一樓,被打构成教室的模樣。這裡保存瞭百年前的天花板和地上,並根據文獻復原瞭左聯树立大會場景。一塊黑板、一張講臺下面擺放著幾張長凳,似乎重現瞭1930年3月2日下午兩點,左聯树立大會在這裡召開的情形。
李白新居
黃渡路107弄15號
李白勇士,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主人公李俠的原型,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無線電臺作业者之一。1948年12月30日清晨,一封發給西柏坡的電報,成瞭李白生命的絕唱。
位於黃渡路107弄15號的李白勇士新居,是李白生前最後寓居、作业和被捕的当地。
魯迅新居
山陰路132弄9號
1927年至1936年,魯迅在上海虹口度過瞭人生最後十年。
位於山陰路132弄9號的大陸新村是魯迅在上海的最後居处,魯迅先生於1933年4月11日以內山書店職員的名義租下,1936年10月19日清晨5時25分在這裡去世,終年56歲。
在虹口區四川北路一帶,還能够參觀位於甜愛路200號的魯迅紀念館。
魯迅紀念館是新中國树立後树立的榜首個人物紀念館,於1951年1月7日正式開放,周恩來總理題寫瞭館名。魯迅紀念館現有館藏文物8萬餘件,以魯迅的文稿、書稿、譯稿、書信,以及魯迅保藏的木刻著作和日子著作為主。
長 寧
愚園路1376弄34號
1927年10月24日,《佈爾塞維克》雜志在上海隐秘創刊,編輯部就這樣設在瞭愚園路亨昌裡418號。雜志歷任編委會成員包含瞿秋白、羅亦農、鄧中夏、王若飛、毛澤東、周恩來、惲代英等人。
大革新失敗後的敬仰關頭,是《佈爾塞維克》雜志榜首時間傳遞瞭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心眾多的重要決議,宣傳瞭開展武裝鬥爭、進行土地革新、树立工農民主政權的正確理論。
1988年10月24日,編輯部舊址作為長寧區革新文物陳列館,正式向公眾開放。
中共中心上海局機關舊址
江蘇路389弄21號
江蘇路389弄21號,胡同盡頭一棟不起眼的小樓,在1947年5月至1949年5月間,曾是中共中心上海局機關的所在地。
1946年6月,國共和談决裂,全面內戰爆發,中共在上海的活動被逼轉入地下。而位於江蘇路的上海局隐秘機關,直至上海解放都未曾露出。上海局也因而得以長期開展“第二戰線”作业,鞏固黨的隐秘戰線。
2016年7月1日,經過房子修繕和歷史復原,機關舊址向公眾開放。
復旦公學舊址
華山路1626號
1905年,教育傢馬相伯與於右任創辦復旦公學。1912年,經孫中山領導的民國臨時政府批準,將前清公產李鴻章祠堂調撥於復旦公學运用。今日的長寧區華山路1626號復旦中學,便是旧日復旦公學的這處舊址。
1919年5月5日晚,時任《民國日報》主編、復旦公學大學部中文系主任邵力子獲悉,五四運動已經展開,於是第二天一早親自到校,敲響瞭復旦校園裡的鐘聲,成為“五四運動上海榜首鐘”。
2014年4月,祠堂被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作為復旦中學校史館沿用至今。
徐 匯
龍華西路180號
龍華勇士陵園位于在有著千年歷史的龍華古鎮,是上海規模最大的紅色聖地。位於其间的龍華革新勇士就義地,是原淞滬警備司令部軍法處的刑場遺址。
1931年2月7日深夜,林育南、歐陽立安、惲雨棠、柔石、胡也頻、殷夫、馮鏗、費達夫等24人在此被隐秘殺害,史稱“龍華二十四勇士”。
1990年,龍華勇士陵園啟動建設,園名由鄧小平親筆題寫,江澤民題寫碑銘“丹心碧血為公民”,陳雲題寫“龍華勇士紀念館”館名。莊嚴肅穆的龍陵,安葬著1700餘位革新先烈。碧血丹心,忠魂永存。
百代小樓
衡山路811號
本年4月30日,經過3年的修繕和佈展,《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地”即首張唱片灌制地——百代小樓正式揭牌。
小樓建於1921年,位於衡山路811號。1935年5月3日,百代唱片公司臨時树立瞭一支合唱隊,在樓內的錄音棚中,錄制瞭《義勇軍進行曲》的首版唱片。
新中國树立後,1952年,百代唱片更名為中國唱片廠,後又改稱上海唱片廠、公民唱片廠。2001年,唱片廠、大中華橡膠廠等企業相繼搬遷,工廠旧址改建為瞭今日的徐傢匯公園。
上海交大錢學森圖書館
華山路1800號
2011年12月11日,錢學森誕辰百年之際,錢學森圖書館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建成開館,館藏展品超過6.1萬件,包含與錢學森有關的珍貴文獻、手稿、相片和實物。
其间,有一份標註著“96分”的考卷一向為人津津樂道。原來,1933年6月,錢學森參加水力學課程的期末考試,雖然答對瞭卷面一切題目,但在最後一題中因漏寫瞭一處下標被扣去4分,體現交大的治學之嚴謹。
2020年,錢館被核定為國傢二級博物館。在這裡,人們能够感悟這位“公民科學傢”精彩絕倫的终身。
普 陀
安遠路62弄178—179 號內
滬西工人半日學校舊址位於安遠路62弄原錦繡裡178—179 號內。1920 年秋,中共上海發起組派李啟漢在此開辦滬西工人半日學校(後改名為上海工人榜首補習學校),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由於學校活動引起瞭反動當局的恶感,於1921 年秋被租界巡捕房查封。錦繡裡為1920 年由日資內外棉九廠出資制作的二層磚木結構的工房,共38 幢,占地8671 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1000 平方米,今已不存。
滬西工人半日學校是中國共產黨在建黨前,也是歷史上最早開辦的榜首所工人學校。半日學校舊址所在建築將在修繕後从头開放。1989 年9 月被公佈為普陀區榜首批革新紀念地。
顧正紅勇士殉難處
澳門路300號
顧正紅勇士殉難處位於澳門路300號。顧正紅(1905—1925),中國共產黨黨員,1925年2月,日商紗廠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舉行罷工,顧正紅帶領工人揭穿帝國主義剝削工人的罪过,被槍殺,成為“五卅”運動導火線。
1959年5月,在顧正紅勇士殉難處,塑建高2.5米的顧正紅勇士像,並立紀念碑,碑上刻有時任華東局書記魏文伯題寫的“顧正紅勇士殉難處”8個大字。2008年5月30日五卅運動83周年紀念日,顧正紅紀念館在其殉難處旧址建成開放,占地上積1300平方米。1989年9月被公佈為普陀區榜首批革新紀念地。
滬西工友俱樂部遺址
西康路972弄
滬西工友俱樂部旧址位於安遠路278—280號德昌裡內。德昌裡地處公共租界西區邊緣,是紡織工人聚居地,1924年9月,在中共中心委員、工運負責人項英領導下,在這裡树立瞭滬西工友俱樂部,項英、鄧中夏、李立三、劉華、瞿秋白、惲代英等經常到俱樂部講課。1924年末俱樂部在19個紗廠中树立瞭工會小組,成員發展到近千人。1925年头,滬西工友俱樂部遷至蘇州河北岸的譚子灣三德裡,繼續領導滬西的工人運動。
俱樂部舊址原為德昌裡的3間坐西朝東、磚木結構的平房,現已不存。1987年被公佈為上海市級革新紀念地,1989年9月被公佈為普陀區榜首批革新紀念地。
楊 浦
楊浦區國福路51號
頂覆綠色筒瓦,黑色鋼窗,淺黃色水泥拉毛墻面,這便是陳望道舊居,现在的《共產黨宣言》展现館(陳望道舊居)。
1920年春天,陳望道在老傢浙江義烏分水塘村的一間柴屋裡翻譯《共產黨宣言》。一天,母親給他送瞭粽子和一碟蘸粽子吃的紅糖水,結果他太投入翻譯,錯把墨汁當成紅糖水蘸著吃瞭。
過瞭一會兒,母親在屋外問:“還要不要再添些紅糖水?”他連聲答話:“夠甜瞭,夠甜瞭!”待母親進來拾掇碗碟時,才發現他滿嘴墨汁,他自己卻渾然不知。
這便是“真理的滋味”的故事。一盞暗淡的火油燈,伴先生送走瞭一個個漫長的寒夜,又迎來一次次拂晓的曙光。1920年4月下旬,陳望道終於完结瞭《共產黨宣言》的中文翻譯作业,並把譯稿帶回上海。
國歌展现館
楊浦區荊州路151號
1935年头,上海電通公司遷到原荊州路405號,在這裡拍攝瞭電影《風雲兒女》。電影故事梗概的作者田漢為《風雲兒女》所寫的自在體詩《萬裡長城》一節的內容,便是《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義勇軍進行曲》從這裡唱響中華大地。
2009年,一座以國歌為主題的國歌紀念廣場、國歌展现館建成。每天,過往的人都會駐足看看國歌主題雕塑,聽一聽國歌的旋律。
館內收藏首版《義勇軍進行曲》黑膠唱片,是國歌展现館的“鎮館之寶”。首版唱片當年發行量極少,館內現存的這張首版唱片,保存无缺,放到唱機上仍能正常播映,昂扬的旋律跨过時空,催人奮進,歷久彌新。
秦皇島路遊船碼頭
楊浦區秦皇島路32號
從楊樹浦路轉進秦皇島路,秦皇島路遊船碼頭臨江而立。遊船碼頭的前身,是黃浦碼頭。
1919年到1920年間,“睜眼看国际”成為覺醒瞭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共識,包含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等在內的650餘名學生從黃浦碼頭登船出發,遠渡重洋赴法國寻求新知。
现在,這裡是上海黃浦江遊覽重要的水上門戶,是依照“国际會客廳”要求開發建設的集浦江遊覽和濱江遊覽為一體的水岸聯動綜合體。
秦皇島路遊船碼頭候船大廳內,有一個“初心啟航展现廳”,通過圖像、展板、聲音、實物和互動體驗區,展現瞭百年前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的歷史場景。
公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现館
上海市楊浦區楊樹浦路(中海龍科技大樓南側約50米)
外觀看起來像個沐浴在陽光裡的“木盒子”,楊浦濱江公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现館,位於始建於1902年的“祥泰木行”舊址。
展现館既延續瞭老木行的“基因”,又交融瞭“5G+8K”、“3Dmapping”等高科技展陳方法,全面展现楊浦的過去和未來。
楊浦大众親切地稱此地為“人人館”。络绎於走廊間的時候,身邊柵格墻上掛滿瞭楊浦市民自己拍攝的濱江美景。“光陰的故事”互動屏幕上正不斷播映著楊樹浦老居民口述的歷史。
寶 山
上海解放紀念館
寶楊路599號
寶山勇士陵園東側,一棟小樓造型別致,它便是“上海解放紀念館”。
館內,300餘幅圖片資料,142套共計302件革新文物和歷史檔案、形象資料,真實再現上海新中國树立前後驚心動魄的歷史瞬間。
傳統場景與現代多媒體幻影成像、視頻投影及聲光電仿真技術融為一體,重現當年上海戰役的部分戰鬥情形,參觀者身臨其境般見證公民軍隊解放上海的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
上海戰役月浦攻堅戰紀念碑
龍鎮路205號月浦公園內
熱鬧的月浦公園內,上海戰役月浦攻堅戰紀念碑靜靜地位于在此。
紀念碑坐北朝南,碑座选用紅褐色的大理石,莊重肅穆。碑的主體是兩位高擎紅旗、手持鋼槍、充滿怒火的解放軍戰士雕像,标志著廣大指戰員為解扩大上海、迎候新勝利而前赴後繼、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力。
戰士的身邊是被循环往复的敵碉堡殘垣,标志著月浦攻堅戰的艱苦卓絕和戰況的慘烈。紀念碑碑高5.15米,標志著月浦鎮於5月15日解放;連花壇總高5.27米,标志著5月27日上海勝利解放。
羅店老街“公大醬園”
羅店鎮塘西街72弄5號
羅店老街“公大醬園”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在羅店地區的隐秘聯絡點。
新中國树立前,這傢其貌不揚的醬菜館裡,卻幹著轟轟烈烈的革新大事。
1939年,醬園老板的弟弟王同衍與老友嘉定人毛平東树立瞭一個叫“青年抗日團”的組織,意图在於團結青年,模模糊糊抗日。羅店的地下黨員在此隐秘刺眼上級領導人,開展革新鬥爭,堅持到寶山解放。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它也完结瞭歷史任务。现在它隱在老街一角,像位飽經風霜的白叟看著歷史的激流緩緩前行。
藻北小學復名緣記碑
顧村鎮共富路75號共富新村小學內
藻北小學始建於1944年,由當地有声望的教育人士李西坪擔任校長。
1944年地下黨派人到此校任教,並負責開辟寶山藻北地區的地下黨作业。藻北小學成為中共郊区工委滬北區的機關所在地,也是中共地下黨組織在寶山地區的重要活動基地。
學校新中國树立前被毀,解放初重建,易名為胡莊小學。1987年遷址重建復名藻北小學。同年4月,為紀念藻北地區中共地下黨組織的活動,在該校東南角設立復名緣記碑。
2004年,因藻北小學動遷,復名緣記碑遷至共富新村小學。
閔 行
七寶鎮新鎮路1050號
1928年,“白色恐怖”籠罩上海,反革新勢力瘋狂搜捕共產黨人。在此布景下,盛世鐸和楊品珍兩位中共地下黨員相繼來到明強小學,分別化名為盛幼宣、楊逸菲,以教員的身份作掩護,一邊隐秘開展聯絡活動,一邊在課堂上傳播革新思维,教唱革新歌曲,帶來瞭馬列主義的新思潮。
1929年末和1930年头,在黨組織策劃領導下先後發動的奉賢莊行暴動和南匯泥城暴動受挫後,有多名領導人和參與者相繼撤到七寶休整,其间一些還由盛幼宣、楊逸菲接應,安插在明強小學任教。
1932年秋,七寶地區榜首個中共地下黨支部在明強小學正式树立。在他們的影響下,一大批學生和群眾参加革新隊伍。
華漕抗戰紀念館
華漕鎮北街17號
華漕村北街17號,是一個看似尋常的宅院。但鮮為人知的是,84年前,這裡曾駐紮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气——“蘇浙別動隊榜首支隊第三大隊”,其第二、三中隊裡的300多位勇士也犧牲安葬於此。
1937年10月20日,第三大隊大隊長任達接令連夜率隊直奔華漕,並帶領一中隊搶先占領吳淞江北岸陣地;二、三中隊駐紮在鎮上的華漕廟及其邻近(便是今日華漕村北街)。10月23日下午兩三點,駐地上空忽然出現十餘架轟炸機,對華漕進行瞭狂轟濫炸,戰士們倒在血泊中,老大众埋在廢墟裡……
10月29日、30日,留在鎮上的隊員們含淚掩埋戰友的遺體,鎮東那個小浜似的大炸彈坑成瞭100多位勇士們的歸宿地,其餘的勇士遺體被分別掩埋於四處的小壕溝內。這些小壕溝原是老大众所挖,以防敵人空襲,最終成瞭勇士們的長眠之處。
七號橋碉堡
漕寶路七號橋東側
在閔行触类旁通公園西南角,一座蘑菇狀的巨型碉堡靜靜矗立著。這便是“七號橋碉堡”,也是閔行區境現今僅存的造型独特、體量較大的戰爭遺留建築。
解放戰爭時期,漕寶路是進入上海市區的重要通道,水陸交匯處的七號橋天然成為上海西郊的重要戰略要點。
1949年5月,公民解放軍先頭部隊率先向敵碉堡守軍發起攻擊。由於國民黨軍在七寶的防禦工事相當之堅固,解放軍傷亡慘重,經歷三天三夜鏖戰,終於打開瞭解放上海的西大門。
现在,七號橋碉堡已殘破不胜,但遍佈其周身的數十個射擊孔仍明晰可見,似乎在訴說當年那場戰役的殘酷。
浦 東
川沙新鎮川南奉公路4398號
張聞天新居位于在上海浦東東海之濱的祝橋鎮鄧三村,是一座一正二廂房庭園。
張聞天同志是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新傢,是我黨在一個相當長時期的重要領導人,對於當時一系列正確決策的构成、完善和執行,對於中國新民主主義革新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做出瞭永存的貢獻。
紅色泥城主題館
泥城鎮南蘆公路1887號
紅色泥城主題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泥城鎮南蘆公路1887號,占地上積7990平方米。
在這片堪稱“浦東延安”的革新熱土上,發生過聞名全國的泥城暴動,打響瞭浦東抗日榜首槍,諸多勇士南渡浙東開辟抗日根據地,泥城青年300多人積極響應國傢號召赴朝參戰。
“兩彈一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德州路380弄1號
“兩彈一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现瞭我國榜首個核武器研发基地——西北核武器研发基地為發展核武器走過的光輝歷程;記錄瞭82位上鋼人為祖國國防事業奉獻芳华的热情歲月;刻畫瞭“兩彈”功臣們晚年回到上鋼為社區建設發揮餘熱的點點滴滴。
嘉 定
塔城東路486號
青松肅立,竹靜蘭幽。嘉定區塔城東路486號,有一處3.5萬餘平方米的建築——嘉定區革新勇士陵園,那裡安葬著各個革新歷史時期犧牲的嘉定籍勇士,也是嘉定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精力傢園。
在各個革新歷史時期,嘉定籍勇士共有741名。其间在一、二次國內革新戰爭中犧牲22名,抗日戰爭時期犧牲43名,解放戰爭時期犧牲487名,新中國树立後犧牲189名。為瞭讓革新勇士有一個安魂處、讓人們有紀念英烈的場所,1959年,嘉定制作瞭革新勇士陵園。
陳君起紀念館
南翔鎮和平街255號
南翔古鎮景區內一處鬧中取靜的当地,位于著一座建築面積缺乏百平方米的紀念館。場館雖小,但對於嘉定共產黨人的革新鬥爭史卻至關重要——那裡是陳君起紀念館,記錄瞭嘉定首位共產黨員陳君起的傳奇终身。
陳君起1885年出世於南翔,1924年参加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南京地委婦女委員、國民黨南京市黨部婦女部長。1927年4月10日,中共南京地委在大紗帽巷10號召開緊急擴大會議。清晨2點,陳君起等10人被捕,後被隐秘殺害。
外岡遊擊隊紀念館
外岡鎮恒諧路999號
“中醫司令”呂炳奎1914年1月出世在嘉定一戶一般農傢,長大後投身中醫藥事業。日軍侵吞上海、嘉定淪陷後,呂炳奎經營數年的中醫館在風雨中飄搖,他决然投身到抗日戰爭中,典屋當田收購瞭十餘支步槍、一支手槍和一挺機槍,組建民眾自衛隊。
這支部隊成為“外岡遊擊隊”的前身,後承受黨的領導,融入抗日激流。他們處決漢奸、火燒敵機、伏擊日軍汽艇、在徐行八字橋與日軍激戰。紀念館通過三個展室、80餘件文物、史料等,生動再現瞭外岡遊擊隊的事跡。
金 山
袁世釗勇士新居
楓涇鎮南大街123號
在楓涇古鎮南大街123號,有一座百年老宅臨街矗立,正是革新勇士袁世釗的新居。在這座上下兩層的磚木結構小樓內,袁世釗日子及從事革新作业至1928年。
袁世釗,1904年3月出世,1924年参加中國共產黨。作為楓涇南鎮榜首位中共黨員,他树立瞭區域內最早的黨組織,組織發動瞭震動上海、影響蘇南的“楓涇暴動”,後因叛徒出賣,在上海被捕。1931年2月,袁世釗於鎮江北固山勇敢就義。
“為革新犧牲是最光榮的,時代的車輪在前進,革新必定成功,不過時間關系,等著吧!我的精力永遠不會消滅……”這是袁世釗留給父兄遺書中的一段遺言。
金山區勇士陵園
東海村鎮鎮南路2042號
在金山區漕涇鎮,金山區勇士陵園安靜位于,50位勇士長眠於一片盎然綠意中。
這座陵園前身為“漕涇33勇士墓”,是為紀念在漕涇海灘進行渡海訓練時遭敵機偷襲壯烈犧牲的33位勇士,於1950年2月建筑而成。1950年1月23日,解放軍27軍80師238團2營指戰員正在漕涇海灘進行海演出訓。上午9時,從舟山群島飛來兩架飛機。此時,指戰員們首要想到的,是邻近老大众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所以,他們並未撤离進村,而是全體就地臥倒,作好反空襲的戰鬥準備。炸彈接二連三地在指戰員身邊爆破,33名勇士壯烈犧牲。
2012年,金山區公民政府對勇士陵園進行瞭擴建修繕並更名為金山區勇士陵園,除瞭原先的33位勇士以外,還長眠著之後不同時期為國為民奋不顾身的17位勇士。
新街暴動紀念碑
月工路與金強路交叉口南50米
在金山工業區新街村,有一塊寬7米、高3.5米的大理石紀念碑:3位手持大刀和鋼槍的英豪目光堅定、鬥志昂揚,下方“新街暴動紀念碑”七個大字躍然眼前。
故事還要從新街暴動領導者李一諤講起。李一諤不僅是金山榜首位共產黨員,還是金山和平湖地區共產黨組織的締造者、創建人。
1929年2月6日黄昏,李一諤帶領“紅色暴動隊”隊員和農會會員,從甪裡、大石頭、金衛、甸山、馬棚、官橋等地分路向新街迫临,燒毀惡霸土豪張忍伯傢前埭院宅,並將張忍伯罪狀和宣傳標語貼遍街头巷尾。但在國民黨當局大批軍警的追捕下,李一諤不幸被捕,於3月10日就義於松江西河莊刑場。
新街暴動後,金山地區一夜之間冒出瞭許多的共產黨,他們的出現在這塊土地上播下瞭革新種子。
松 江
錢傢草路和大方路交叉口邻近
楓涇暴動指揮所舊址(大方庵)位於松江區新浜鎮趙王村香長公路南側。1927年,中共江蘇省派遣陳雲到青浦、松江、金山一帶,發動農民開展秋收暴動。當時,大方庵成為農民革新軍活動中心,楓涇暴動指揮所就設在大方庵內。
1928年1月19日,農民革新軍即遭到國民黨的圍剿。因寡不敵眾,吳志喜、陸龍飛二人不幸被捕。1月26日,二人分別在松江和楓涇勇敢就義。小蒸、楓涇地區的革新力气在敵人的血腥鎮壓下遭到瞭嚴重的摧殘。楓涇暴動失敗後,陳雲被懸賞通緝,即轉移到浙江嘉善李桂卿傢,化名李介生隱蔽下來,繼續領導淞浦地區的農民革新鬥爭。袁世釗等共產黨員不顧國民黨反動派通緝的危險,幾度隐秘回来楓涇,繼續發動農民群眾,開展革新鬥爭。
近年來,大方庵幾經修復,設置瞭“楓涇暴動史料展”。楓涇地區的農民武裝暴動,與上海郊縣及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農民武裝暴動遙相呼應,推動瞭土地革新戰爭時期的革新形勢發展。
“紅色堰涇”黨建触类旁通宣傳長廊
楊典公路688號
葉榭鎮堰涇是一塊陈旧的土地,一塊英豪的土地。這個面積不大的村落,從1927年到1948年,曾經走出過24名地下黨員,數量約占松江區的四分之一。葉榭鎮榜首位共產黨員蔣三大、浦南地區黨的榜首個地下組織葉榭黨支部都在這裡誕生,被譽為“共產黨員之鄉”。
蔣梯雲身世於一個日子相對殷实的地主傢庭,在日軍全面侵華之後,屢次組織抗日遊擊隊,盡管屡次失敗,但仍然不平不撓,参加共產黨之後,更是遭到日、偽、頑各方勢力的虐待,幾乎破傢喪身,但仍然堅強不平、勇敢鬥爭。
2019年,葉榭鎮堰涇村在蔣梯雲新居邻近制作“紅色堰涇”黨建触类旁通宣傳長廊,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再現瞭革新先烈當年的崢嶸歲月,見證著風雨如磐的时代。
松江區勇士陵園
車墩鎮南門村聯絡公路753號
松江區勇士陵園的前身是位于在縣苗圃桃園內的松江革新勇士墓地,侯紹裘、薑輝麟等勇士紀念碑靜靜矗立,紀念著歷史,見證瞭變遷。
现在,松江區勇士陵園邻近一片吉祥安寧,但往前追溯幾十年,這裡也曾硝煙彌漫。
九峰三泖育英傑,松江這座歷史触类旁通名城湧現瞭大批仁人志士、革新英烈。松江勇士陵園紀念館中還記錄瞭近200位英烈的光輝事跡。其间年紀最小的勇士僅16歲,最大的也才40歲。
青 浦
陳雲紀念館
練塘鎮朱楓公路3516號
青浦西部,距離練塘古鎮不遠處有一條俗稱“三裡塘”的小河,河邊下塘街上有一座磚木結構的旧式民居。1911年至1919年,“共和國掌櫃”陳雲在這裡度過幼年時光。後來,14歲的陳雲離開三裡塘和下塘街,去上海商務印書館當學徒,從此走上革新道路。
2000年,在陳雲同志誕辰95周年之際,以這座旧式江南民居為基礎,陳雲紀念館建成開館。紀念館總占地上積65畝,由陳雲銅像廣場、陳雲生平業績館、陳雲文物館、陳雲新居等組成。
任屯血防陳列館
金澤鎮西岑任屯村111號
血吸蟲病大多盛行在江河湖沼密佈的地區,江南水鄉青浦雖美,卻從地舆條件上為血吸蟲繁衍供给瞭“溫床”,青浦曾是上海郊區9個血吸蟲病盛行縣中疫情最嚴重的一個。無數專傢教授和防治人員深化青浦農村開展血吸蟲病防治作业,1983年,青浦消滅瞭血吸蟲病。
陳列館是全國仅有保存下來的血吸蟲病防治陳列館,講述瞭上海青浦公民堅持奮戰30多年,防治結合、消滅釘螺、送走瘟神以及後續鞏固監測的故事。
小蒸農民武裝暴動陳列館
練塘鎮小蒸社區三管橋路86弄
“共產黨,扒平王,一夜打死七隻狼,財主人傢淚汪汪”,直到今日,青浦區練塘鎮小蒸地區的白叟們還會哼唱這首90多年前流傳的抗租抗息鬥爭歌謠。
在練塘鎮小蒸社區老街東首、三官橋路86弄,位于著一座小蒸農民武裝暴動陳列館,百餘平方米的展館內陳列瞭1927年末至1928年头,陳雲、吳志喜、陸龍飛、陸銓生等發動領導的小蒸農民武裝暴動的相關史料,真實反映瞭大革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青浦的难望项背活動事跡。
練塘鎮東莊村
練塘鎮東莊村蒸東288號
東莊村,上海市青浦區練塘鎮的一個小村莊,近百年前卻是滬郊農村革新鬥爭的前沿陣地。“一抹紅雲映水色,兩行濃墨書傳奇”,這兩句話說的是東莊村重視紅色触类旁通傳承。
1927年3月,中共青浦縣獨立支部树立;當年9月,青浦榜首個農村黨支部也在當時的小蒸地區宣告树立。同年11月,中共青浦縣委树立,陳雲任縣委書記。次年,在陳雲的領導下,小蒸農民武裝隊伍發起瞭有名的“小蒸暴動”。
奉 賢
奉糧路70號奉城榜首中心小學內
中共奉賢縣委舊址是奉賢革新的發源地,見證瞭中共曙光中學特別支部的树立,這是奉賢境內榜首個中共黨支部。
舊址內設四大展廳以榜初次國內革新戰爭、土地革新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四個時期為布景,重點介紹瞭劉曉、李主一等革新先輩的事跡和解放戰爭時期黨組織領導公民開展武裝鬥爭和地下鬥爭,迎候奉賢解放的情況。舊址以開展特征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為主,已成為奉賢全體黨員、市民、團員青年團體重溫革新歷史,弘揚紅色革新精力的所在地。
趙天鵬勇士紀念碑
四團鎮文鵬路169號
趙天鵬(1903-1928),男,今浦東新區泥城鎮橫港村人,1926年10月参加中國共產黨曾參加“八一南昌起義”。
1928年6月16日晚,趙天鵬受命執行處決國民黨四團區東一鄉行政局長惡霸張沛霖,在撤離途中與敵相遇時被捕。1928年7月2日,全国著雨,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公民的好兒子趙天鵬同志被敵人五花大綁,押到四團鎮的銀杏樹下,一路上,趙天鵬同志視死如歸,高唱國際歌,臨刑前,天鵬同志高呼:“反動派必將滅亡”、“公民必定會翻身”、“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驚惶失措的敵人匆促向天鵬同志射出罪惡的子彈。
敵人一連開瞭七槍,天鵬同志才慢慢地倒在巨大的銀杏樹下,25歲的趙天鵬,為革新事業獻出瞭他寶貴的生命。
莊行暴動勇士紀念碑
莊行鎮紅十字路(近紀念塔橋)
莊行暴動勇士紀念碑,建於1967年5月,現已被定為區級保護文物,分別於1985年和2008年从头翻建,碑上“莊行暴動勇士紀念碑”九個熠熠生輝的大字,是由中華公民共和國外交部前副部長、領導莊行農民暴動的劉曉同志親自題寫。
“莊行暴動勇士紀念廣場”是由已故國傢領導人陳雲的長子陳元題寫。肅立在紀念碑下,似乎又看到瞭先烈們為瞭中國公民解放事業前赴後繼、浴血奮戰的感人場景。
崇 明
豎新鎮躍進村1016-1號
每年7月30日,崇明區豎新鎮常有人買不到豆腐,因為傢傢戶戶都要祭祀豎河鎮大燒殺死難者。1940年7月30日堪稱“崇明最漆黑的一天”:日軍以搜寻抗日遊擊隊為名,在豎河鎮大举燒殺手無寸鐵的平民大众,遇難者120餘人。
事實上,當時遊擊隊常在豎河鎮老街上的茶館開會,不少大众都知道遊擊隊動向,但便是沒人說出來。
遺址占地上積5.3畝,內設豎河鎮大燒殺遇難同胞紀念碑、3000平方米祭掃廣場和300平方米遇難同胞紀念館。
海界宅事情紀念館
豎新鎮堡西村1549號
簡陋的屋內,一張老舊八仙桌上點著一盞火油燈,燈光下一名身材魁梧的男人正站著大方陳詞,還有兩人正在全神貫註聆聽,还有一人拿著紙筆認真記錄。
館內這些蠟像,還原瞭1930年4月12日崇明縣工農兵代表會議的部分場景。當晚,中共崇明地下黨在海界宅開會討論“五一”示威遊行和大罷工。由於情報走漏,會議遭到反動軍警忽然襲擊,大批黨員被捕,史稱“海界宅事情”。
紀念館位於豎新鎮堡西村老村部二樓,展现瞭海界宅事情的很多圖文資料。
施傢河沿地下黨鬥爭史展覽館
豎新鎮椿南村806號
施傢河沿是崇明革新鬥爭的“火種”點燃之地。在中共崇明地下黨組織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地處今豎新鎮直河港至相見港約一平方公裡范圍內的施傢河沿區域至關重要——該區域是當時地下中共大椿支部的駐地,是新中國树立前中共崇明地下黨組織重要的活動地之一。
展覽館由崇明火種、紅色堡壘、英豪輩出、卓絕鬥爭和日子區展现等板塊組成,講述瞭吳明福和周展、吳文彬、施潛等施傢河沿首要中共地下黨員親身參與過的幾個革新鬥爭故事。
上海16個區,53個紅色紀念地
你“打卡”過幾個?對哪幾個形象最深?
歡迎投票(請投5票)
欄目主編:唐燁 文字編輯:胡幸陽
來源:作者:上觀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