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一改此前三个交易周均只有3只新股申购的节奏,本周8只新股密集发行击碎了市场对IPO减速的预期。外围股市的大涨也难以触动悲催的A股。昨日,上证综指再创阶段新低,深证成指则出现2%以上的跌幅,两市共有135只个股跌停。
市场越低迷,IPO越生猛,堪称A股市场怪胎。股民普遍认为,近几年中国股市熊冠全球,当归功于IPO规模雄霸全球,越穷越生。
近期,在股吧论坛、证券营业部内,呼吁暂缓甚至暂停新股发行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论坛里,“千万股民大签名:强烈要求证监会停发新股、停止IPO!”的帖子成为焦点,点击次数超6万,回复近3千条,绝大部分股民表示支持。“暂停新股发行,起码让二级市场喘口气吧。”名为“大陆股民”的投资者无奈地回复到。“新股发行,股价暴跌,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另一位股民抱怨到。
西南证券南坪营业部的股民李丰表示,股市这样弱势,一下子发行8只新股,实在让人心寒。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股民则很无奈:“中国经济不断下滑,那么多企业需要资金,我个人觉得现在监管部门是宁可让大盘跌、让股民赔钱,也不会暂停IPO。”
针对投资者要求停发新股、停止扩容的问题,上周五证监会投保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回复称,“从过往的经验看,停发新股并不能对市场环境有实质性改善。”“停发新股是一种行政管制行为,改革应当尽可能避免采取这类措施,应当在市场和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下进行。”证监会称,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元,储蓄率高达52%,总的资金供给应该说是比较充裕的。目前资本市场气氛不够热烈,主要是国际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投资者信心受到影响,不是因为资金不足。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胡汝银也公开表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2449家,不到全国股份公司总数的10%,尤其是上交所上市公司仅946家,蓝筹股供给和价值投资的空间严重不足,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巨大。
“股市需要休养生息。过多的新股发行对市场资金产生了抽离作用,导致行情受到压抑、投资者损失惨重。”浙商证券分析师赖艺蕾在采访时向记者表达了他的观点。“A股市场不应只有融资功能,还应兼顾投资者的利益。目前情况下,监管层应该考虑市场对新股发行的接受度和整体环境,暂缓节奏让市场借此恢复信心。”
“市场化的美国股市,在低迷的六月,没有新股发行;上一周,美国也没有发行新股。有人说这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我个人认为,政府现在叫停或暂缓IPO,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调控行为。楼价过高,政府可以出限购等政策,股价弱势,政府同样可出台限卖或者限上市政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企业需要资金,贷款不顺畅是现实问题,但是市场可以采取发行债券等其他的融资手段,不一定非要在弱势的股市里继续增大融资规模。
“所谓的避免行政管制行为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审批制下不可能实现真正市场化。目前一级市场的市盈率根本不是企业真实情况的反映。”广发证券投资顾问王立才认为,“不是只有把股市规模做大才是业绩,完善股市的投资功能,对整个股市进行引导,避免其只为企业融资服务,且将优先的资金用到优质、真正有需要的企业,对监管层而言才是更为重要的。”
统计显示,A股历史上共有6次新股暂停发行。最近的两次新股暂停发行,分别是2005年5月25日到2006年6月2日,以及2008年9月25日到2009年6月16日,其间沪指分别上涨56.94%和25.86%。
第1次:1994年7月21日-12月7日
1994年7月20日粤宏远A发行后,一直到当年12月8日中炬高新发行。新股暂停发行期间,沪指在当年7月29日见低325.89点后,于同年9月13日涨至1052.94点。
第2次:1995年1月19日-6月9日
1995年1月18日,仪征化纤招股后,到创业环保招股,期间新股暂停发行时间约5个月。当年2月7日见低524.43点后震荡上行,5月22日最高摸至926.41点。
第3次:1995年7月5日-1996年1月3日
6个月间仅有两只股票发行,这段时间也被市场视为“暂停”新股发行。期间大盘跌至1月19日的512.83点后回升,当年年底飙升至1258.69点。
第4次:2004年8月26日-2005年1月23日
自双鹭药业发行之后,新股发行再度暂停,到2005年1月华电国际IPO。大盘先是反弹至1496.21点,随后跌至1200点附近。
第5次: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
因为股改的启动,新股发行暂停了一年。沪指于2005年6月6日见低998.22点后,一路涨至2007年10月16日的6124.04点。
第6次:2008年9月16日-2009年6月29日
大量发行新股导致股市连续暴跌,投资者信心尽失。IPO暂停后,但投资者仍心有余悸。沪指在10月28日创下1664.92点后才一路上行,于2009年8月4日上摸至3478.0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