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健
本报记者 周琰 来源: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快速上涨,仅2018年一季度,境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上升3.7%,创出10年来最大季度涨幅,仅1月份升幅就超过3%,去年全年累计升值6.4%。但在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后,前期强势升值的人民币4月9日出现回撤。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报6.3107,较上一交易日回调108个基点。
担忧贸易战冲击人民币为时尚早
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争端令部分市场人士担忧人民币可能承担较大贬值压力。在结束清明假期之后,人民币中间价周一(4月9日)大幅下调;周二(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收报6.3071,较上一交易日升值43点。
多位市场人士持不太乐观的立场。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表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中国可以使用“压低本国货币”作为回击美国的两大王牌之一,另外一张是限制美国服务业进口。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将略微贬值,因未来数周中国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可能指向中国经济略微放缓,部分归因于中美贸易摩擦的风险增加。
而国际金融问题专家韩会师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对人民币汇率方向上的影响高度不确定,人民币是否存在升值过度也值得商榷,担忧贸易战冲击人民币为时尚早:“首先,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针对中国公布的500亿美元征税清单只是‘拟加征关税’清单,在6月正式名单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其次,即使‘拟征税清单’最终变成‘征税清单’,也不一定直接转变为对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再次,人民币是否存在升值过度有待商榷。”
外汇储备平稳增加有助跨境资金均衡流动
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3月份我国官方外汇储备31428.2亿美元,较2月份增加83.38亿美元,2018年第一季度官方外汇储备增加27.71亿美元。SDR口径3月份官方外汇储备为21617.01亿SDR,较2月份减少61.6亿SDR。
华泰宏观首席分析师李超表示,3月份官方外汇储备变动不大,而且估值因素对于新增贡献较大,中美贸易冲突对跨境资金并未显现出较为明显的直接影响,同时在经历1月份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企业积极结汇之后,目前资金跨境流动处于均衡状态。
同时,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有效汇率的内在稳定并未动摇。李超表示:“从人民币目前的定价公式来看,是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美元指数的变动成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定价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果按照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定价机制,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的前提是美元指数的大幅贬值,美元指数的大幅变动已经超出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双边范畴。中美贸易摩擦进入拉锯战,中美贸易摩擦谈判的关系将会是‘W型’走势。因此,中美贸易摩擦谈判是不会形成新的中美‘广场协议’的。”
此外,李超还表示,特朗普在中期选举之前挑起中美贸易摩擦本质是“借题发挥”,目的是想以此提升其在本国的民意支持率。中美贸易摩擦谈判过程较长,谈判的博弈过程中汇率容易发生超调,从而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人民币贬值应对贸易战”言论属少数投机者炒作
日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表示,所谓“中国正在考虑使用人民币贬值来应对当前与美国的贸易争端”的报道,应属少数投机者炒作,意在混淆视听,试图趁机获利或试探政策取向。希望市场参与者增强分辨能力,防止被误导。
“2017年以来,市场预期合理分化,央行应该已经逐渐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市场供求在当前汇率形成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管涛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也认为,全球汇率市场将维持整体稳定,贸易摩擦不会延伸成为汇率战。李扬表示,中国对外的依赖,无论从实物还是从资金层面看,都没有那么重。他说,首先,中国在经常账户下的总盈余已经不高,到去年年底只占GDP的2.6%;其次,从资本流出的情况看,中国的资本是通过长期贸易积累实现的,资本流出虽然会带来一定影响,但对经济的负面冲击不会太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从某种角度看,人民币资产已经表现出一定的避险资产的特点;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基本不存在主动引导人民币贬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