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文化共识,提升业务能力,树立主人翁意识!12月28日,沈阳城市学院举办绿岛六期培训班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会。本次汇报会分为教学管理组与辅导员组,共计16个小组88人参与汇报。汇报中,教学管理组创新采用创意视频的表现方式,生动展示了小组学习的研究成果;辅导员组通过情景剧演绎、PPT汇报等多种形式,将学习成果与全校教师分享。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爽主持,校董事会主席、校长徐伟浩教授,校党委书记张学广及学校其他领导同志出席,各院部领导和全体教师参加大会。

教学管理组

01

有效提升学生竞赛获奖路径研究

班主任:姚威 刘阳

组长:赵玮珈

组员:鞠现银 刘波 谭笑

董旭 雷丹阳

积极鼓励和带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是沈阳城市学院“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能力培养”办学理念的具体实践,与“自主学、动手学”的实践化教学体系相契合。第一小组总结梳理出五条路径帮助学生有效提升竞赛获奖能力:一、跨学科跨专业,扩大参赛覆盖面;二、跟前沿跟主流,选准课题突破口;三、进课堂进小组,重视日常磨与练;四、配名师强阵容,增强指导实效性;五、勤梳理常总结,巩固提高上台阶。

02

基层教学组织的运行与完善

班主任:姚威 台玲玲

组长:尹嵩

组员:曹家华 姜旸 李大鹏

王冬雪 张靖

第二小组对照宏观背景和教育部政策,得出沈阳城市学院确立发展基层教学组织的策略具有前瞻性。学校把基层教学组织建到了“最末端”的教研室,形成了以系主任、系秘书、系辅导员为主要架构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将教学功能、管理功能、育人功能、科研功能交叉融合,确保基层教学组织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组织架构上的创新突破。

03

提高“小组学习”

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班主任:姚威 沙莎

组长:常啸

组员:张旭 庄岩 于晓旭

杨嘉瑶 孙伟

第三小组通过研究沈阳城市学院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小组学习有效性的方法、措施、技巧,以期为绿岛教师进一步落实小组学习提供宝贵经验。他们将小组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拆解、细分,形成了小组任务设计、小组任务分组、小组任务布置、小组任务过程管理、小组任务汇报、小组任务打分与反馈六个环节。

04

教学运行管理标准化

研究与实践

班主任: 姚威 郭可

组长:丁一冰

组员:孟小春 吕一品 张少松

李特 刘美佳

第四小组充分结合教学实际和管理流程,将从教学运行的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梳理,结合学校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的实际,选取不同阶段的核心工作为要点,展示了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流程、标准化程度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05

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发展建设研究

班主任:姚威 姚旭

组长:刘赛

组员:关紫兮 徐丹丹 戢婷婷

王敬 宋宏梅

第五小组提出了在学校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教研室合力不足、青年教师需要帮扶、理论课堂吸引力不足等问题。该小组认为要基于“精神共勉,文化认同”组建教学团队;基于“目标导向,职业成长”运行教学团队;基于“教学成果,培养质量”检验教学团队。通过推动教学团队有效运行,可以深化推进课程建设、规划整合教学资源、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培养教学队伍、提升强化教科研水平。

06

现代信息技术在

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班主任:姚威 董文龙

组长:杜华

组员:韩放 刘欢 崔冰冰

杨露 金鑫

第六小组通过研究整理国内外大学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以及在教学与管理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对照学校目前正在使用的教学平台、教学管理平台、实验实践场所的情况,为学校将来选择适合的在线教学模式、搭建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决策平台提供参考,为学校的一线教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与管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经验。

07

系教学秘书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班主任:姚威 黄姗

组长:刘璐

组员:李学林 董静 程婉

杜姣 刘柏麟

围绕“凝聚文化共识,提升业务能力,树立主人翁意识”的培训目标,通过对学校系教学秘书日常工作总结,第七小组采用冰山模型的理论,设计了沈阳城市学院系教学秘书胜任力模型,包括如下9个素质能力:高度的文化共识、主人翁精神、沟通能力、问题判断与解决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知识分享意识、领导能力和资源管理能力。

辅导员组

01

辅导员职业能力考核评价

与提升策略研究

班主任:何兴中 门祥平

组长:王海旭

组员:邹全 金姬 张冉

杨东旭 李甜甜

该小组通过调研辅导员工作,总结优秀经验做法、分析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辅导员提升工作能力的方法与策略和能够指导辅导员工作的行动指南——“辅导员工作指南”和“12351辅导员育人工作考评体系”。“辅导员工作指南”可以使新入职辅导员老师做事有据可依,遇问题能找到可借鉴的方法;“12351辅导员育人工作考评体系”即“一个立德树人总体目标,两个方式方法,三级联动,五个体系,最终形成一个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成为辅导员不忘育人初心、履职尽责的风向标和检验辅导员工作能力的考核标准。

02

辅导员践行学校“三个紧密”理念的

具体实施路径研究

班主任:何兴中 关玲

组长:刘冰峰

组员:张帅卿 许相坤 张鑫

王婧淳 安方琳

该组以“辅导员践行学校'三个紧密'理念的具体实施路径研究”为题,围绕沈阳城市学院“加强教师与学生紧密接触,加强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加强创新与传承紧密结合”的办学指导方针,以辅导员办公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体育狂欢节为模拟背景,通过演绎新老辅导员交流探讨学生工作经验的小故事,生动诠释了作为育人主体的辅导员,如何立足本职岗位工作,亲身践行“三个紧密”理念,切实提高育人工作实效。

03

学院辅导员和社区辅导员

同向同行育人的对策与实践

班主任:何兴中 任妮

组长:刘程程

组员:刘岩 刁宏伟

蒋若楠 张戚

该小组通过对学校辅导员工作现状及问题的深入研究,形成了学院辅导员与社区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对策与构想,提出了搭建沟通平台、建立协同会商机制、构建学生培养体系的设想,及在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在学生联合培养方面,该小组建议根据不同情况开展临时的碰头会、定期的分析会以及必要的协商会。最后,在以上机制的构建下,学院辅导员与社区辅导员要遵循首问制和主导制原则,以“为学生解决问题”为宗旨,做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04

辅导员在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的

主体价值与指导力提升策略

班主任:何兴中 张超楠

组长:李雨馨

组员:张鑫 考旭东

孙雪 徐美玉

该小组通过筛选适合学校学生参加的竞赛项目、访谈优秀指导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总结出辅导员在竞赛中的主体价值,即指导学生参加双创竞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参赛认识、通过社团搭建师生互动桥梁。辅导员指导力提升途径包括加强自我主观意识、自身素质和指导水平;在学校层面通过建立双创竞赛督导小组、开展双创指导培训,提高参赛激励政策及发挥专业优势等推动指导能力提升。

05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

协同育人实践研究

班主任:何兴中 刘苏红

组长:王昊

组员:王明达 刘青越 祁岸男

张驰 邓金钰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协同育人是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建校之初,就提出生活导师、专业班主任、思想政治辅导员相互配合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该小组主要从班级建设、学业指导、双创竞赛、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开展策略研究,分析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在协同育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小组成员结合自身经历和访谈调研,寻找突破口和平衡点,提出措施,解决育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实效,更好地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效果。

06

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

措施与方法研究

班主任:何兴中

组长:王嵩

组员:李彬 陈慧明

张守平 姜雪娇

该小组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等方式总结我校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习惯养成教育措施与方法,总结为理论教育法、实践体验法、榜样示范法、评估反馈法四种。并将我校学生行为习惯分为五类:思想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和社会行为习惯。之后从学办主任、系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五个岗位方向,评估责任权重并依此找出每类问题的解决措施。

07

辅导员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

作用发挥和处理策略

班主任:何兴中 胡家鑫

组长:耿欣欣

组员:曹洪彦 刘芮 胡安琪

小组成员通过调查研究形成了一份《校园危机事件处理策略报告》以及一份汇集百余个国内外校园危机事件经典处理案例的案例集。在汇报中,小组重点阐述了辅导员在校园危机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预防作用、雷达作用、桥梁作用等,结合校情将校园危机事件分为公共卫生类、意外伤害类、校园安全类、网络安全类、管教冲突类、危机事件类、自我伤害类七大类。针对每类危机事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辅导员能够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以及此类危机事件发生后的经验总结。

08

沈阳城市学院“一站式”

学生社区建设问题探究

班主任:何兴中 王进国

组长:李琦

组员:伍先松 赵宁 张菁

学生社区是课堂之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本组汇报内容共包含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内涵与标准、“十六字”社区工作方针的内涵及要求、目前我校学生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改进措施、我校未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设想五部分。通过智慧化社区在建设、安全检查、暖心服务、快乐社区文化等多方面的实施,为学生提供精细化、高效化、专业化服务,在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保驾护航。

09

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提升路径

与方法实践探索

班主任:何兴中 昝旺

组长:赵长亮

组员:陈英华 殷月

韩琳慧 赵晓彤

该小组通过研究形成了全程化、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四段式”全过程就业指导系统,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四年全过程,按照不同年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同时,该小组建议搭建就业数据平台,即通过建立就业数据信息库、搭建岗位资源共享平台和培养学生就业“经纪人”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所需的就业指导教育。还建议采用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全力促进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最后,建立就业岗位推荐奖惩机制,从而提高专业辅导员及学院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向上性。

今天的学习与交流

助力明天更好地远行

2022共筑绿岛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