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共享:歌爾股份002242上市公司沟通日內容

南边成份?南边成份

TWS耳機——

002128露天煤業?002128露天煤業

下半年公司airpods占比多少?

樂視12高管增持?樂視12高管增持

挨近30%的份額,6條線,全年1200萬以上出貨量。

上證指數股吧,上證指數股吧

新款什麼時候出?

Q4出,兩款產品:一款是降噪版,一個是老款的延續。降噪版友商主導npi,另一款公司主導npi。兩款產品份額Q4確定。

產線怎麼規劃?

现在6條產線,本年至少添加4條。本年年末到下一年還會增長,產能能添加1倍,計劃下一年份額占比40%。

市場份額的添加搶瞭誰的份額?

市場蛋糕添加,三供沒添加產能。公司產能添加較多。

未來或许有價格戰嗎?

暫時降價比較少,隻有1%-2%,未來有或许,但本钱也會下降。

下一年H客戶的量有多少?

H增長很快,可是量比較小,幾百萬。airpods下一年有望9000萬,這幾年airpods一直在翻倍。未來airpods不僅是耳機,更是一個獨立的終端。

AirPods的利潤率?

一季度凈利率2個點,5、6月凈利率5、6個點。

安卓無線耳機收入多少?

約50美金*400萬。

安卓耳機毛利多少?

Android耳機ODM、毛利更高,蘋果是EMS。

有線耳機營收多少?

有線耳機營收20-30億,隨價格和銷量在逐漸下降。

聲學零件——

公司的制品和零件收入分別是多少?

制品大约70%,零件大约30%,其间mems麥克風大约8%,剩余的是聲學零件,聲學零件挨近2/3來自A客戶。

競爭剧烈拉低聲學零件毛利率,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對公司影響有限,影響公司10%營收額。

MEMS麥克風銷量怎么?

MEMS麥克風上一年11億顆,本年超過16億,收入增長超過30%以上,變成全球最大。

MEMS麥克風競爭對手是誰?

競爭對手樓氏,兩傢占比80%。

下一年iPhone聲學有严重創新嗎?

根據现在瞭解暫時沒有太大。

公司SiP佈局?

公司在青島投資瞭SiP,公司之前也做耳機的封裝,轉型過來不難。

VRAR等智能硬件——

對未來營收的展望?

守住聲學零件,拓宽音箱和VRAR光學。下一年或许音箱會起來,後年VRAR會增長。本年沒有大的增量貢獻,5G會推動。未來三年,歌爾想坚持40%的高增長。

VRAR看的到的應用終端有哪些?VR的應用場景比較多,遊戲比較多,教育,旅遊等。歌爾合作大客戶,首要關註零部件與系統集成。

國內科技巨頭發佈VR公司是否會供應?

大约率獨傢。

EMS的毛利潤有多少?EMS进步毛利率的辦法?

EMS產業毛利率不會很高,一般10%的毛利率,5個點的凈利潤。生產做到極致,在供應鏈中找利潤,进步自動化,克己零部件。

A客戶在AR和VR有創新嗎?

會的,傳言许多,專利也许多。

SonyVR單機價值量?

200多美金。

整體——

公司的增長首要來源?

本年airpods拉動,上一年十幾億,本年近百億。2季度5、6月達到抱负狀態,毛利率和凈利率上來瞭。别的一個是可穿戴,手表手環,本年30億,首要是H客戶,將成為公司第二大客戶,公司根本都是獨傢供應。Sony15億左右,下一年Sony有新一代產品PS5,或许會進一步增長,不扫除公司下一年做他們的主機。

本年銷售額多少?

300億以上,下一年會很大,產品陸陸續續上量,會快速增長。AirPods下一年或许會翻倍。

資產總量大,單位資產創造的利潤不高?

首要是公司一直在擴張:制作廠房,就要制作宿舍,戰線比較長,新的開工項目多。

大規模生產在濰坊和越南。越南12-13年開始建,越南工人一萬多,或许未來過2W。可是這些擴張很賺,也包含政府補貼之類。對未來成長樂觀,不是盲目擴張。

做零部件和制品的現金流對比怎麼樣?

沒有必定關系,首要和客戶賬期關系比較大。

本年三星多少收入?

十幾個億,賬期好,三星習慣自己做。公司拿下瞭下一代S和note的聲學零件一供。

公司給A客戶供哪些產品?

音箱、耳機、聲學零件等,本年有望挨近50%營收占比,增長首要來自AirPods。從AirPods開始,歌爾成為A客戶制品合格供應商。後面會考慮做音箱等。

公司在制品和零件上的戰略?

零件和制品互相支撑,制品帶動零件增長。

未來終端多,量會大。支撑大客戶,自己也有品牌。歌爾能做零部件到制品。做VRAR光學,是先行者,16開始出貨,未來會起來,估計是2020-2021。

現在到年末的增長,一個是AirPods5000萬部左右,年末前發佈降噪款。6條線組產出1200w以上的制品,良率很好,超過瞭客戶的設定目標。本年增長4條。本年份額30%下一年40%。毛利率不高,10%左右,規模效應帶來的利潤增量可觀。

越南工廠的好處?

越南工人流動性小,本钱低,好招。產線要求人員穩定,下一步需求工人多的產品線都會傾向於去越南。